小學體育教學開展跳繩運動分析
時間:2022-05-25 10:13:35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開展跳繩運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然后論述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的現狀,最后提出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的有效策略,包括充分了解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提高對跳繩運動教學的重視程度;注重課堂教學的生動導入,培養學生對跳繩運動的學習興趣;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等。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跳繩運動;課堂導入
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教育體制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小學體育教學同樣如此,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活動等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開展跳繩運動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趣味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樂于跳繩,愛上體育運動,快樂而輕松地學習跳繩運動的技巧方式。
一、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
跳繩運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體育活動,深受人們的喜愛。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身健體,促進血液循環。跳繩運動屬于有氧運動,通過跳繩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同時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達到減肥增肌的效果[1]。作為一項有氧運動,跳繩運動的氧氣利用率比慢跑更多,相應的健身效果也會更好,通過跳繩運動既能促進肌肉增長并消耗脂肪,體內也不會產生過多的乳酸,所以運動后身體也不會感到太多的不適,特別適合運動強度不能過大的小學生群體。此外,跳繩運動的體能要求較低,很少造成運動損傷,與小學生的身體體能相適應,滿足小學體育教學需求。第二,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跳繩運動需要手、腦、腿等身體器官相互協調完成,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在跳繩運動過程中,學生的上肢、下肢,以及腰部、腹部等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協調、靈敏地完成運動,極大鍛煉了學生各個身體部位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第三,便于靈活進行教學活動。跳繩運動的教學條件要求很低,實施起來比較靈活。首先,場地靈活,由于跳繩運動簡單易行,對活動場地的要求很低,只要地面不要太滑、太硬,就可以進行跳繩運動教學;其次,運動時間可長可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的身體情況靈活調整;再次,跳繩方便攜帶,價格低廉,學生可以每人一條;最后,跳繩運動的參與人數不固定,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多人一起跳。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的現狀
第一,開展水平較低。我國小學體育開展跳繩運動教學以來,一直同跳繩運動教學水平較高的歐美發達國家、先進地區進行交流學習,雖然跳繩運動的開展水平確實有所提升,但是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而且還呈現出不平衡的發展水平,有的地區開展得好,有的地區開展得差。第二,學生、家長對跳繩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觀念和學校的影響,廣大的學生和家長群體一直以來都不太重視體育課程,導致很多學生在跳繩運動學習上形成了片面的認識,錯誤地認為跳繩運動不重要,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不認真,在思想、紀律、學習等方面對自己的要求不高,故很難掌握跳繩運動的技巧精髓,也很難發揮出跳繩運動本身強身健體的作用。第三,缺乏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這些年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一直采用示范講解+練習的教學形式,跳繩運動也延續了這樣的教學形式,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盡管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體育教學做出改變,但是單一、機械化的教學形式依舊改變不大,使學生在跳繩課堂上的積極性偏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跳繩運動教學的有效展開。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了解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提高對跳繩運動教學的重視程度。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跳繩運動的開展水平,學校和體育教師要清楚認識到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高度重視跳繩運動教學[2]。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學習并借鑒發達國家、先進地區的開展經驗,把其中有價值的意見為我們所用,爭取改善我們國家跳繩運動開展不平衡和水平較差的現狀,從整體上提高我國小學跳繩運動的開展水平。當然僅學校和小學體育教師提高認識是不夠的,學校還需要向學生、家長宣傳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跳繩運動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為跳繩運動教學的全面展開創造有利條件。(二)注重課堂教學的生動導入,培養學生對跳繩運動的學習興趣。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與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有著直接聯系。成功的課堂教學導入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使其以熱情、飽滿的態度進行學習。所以在小學體育跳繩運動的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趣味性導入項目,引起學生對跳繩運動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跳繩運動技巧學習,讓學生通過跳繩運動鍛煉身體、磨礪意志,深刻感受到運動樂趣,讓學生真正愛上跳繩運動,喜歡上體育課程。對此,首先,教師要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轉變傳統僵化講解的教學形式;其次,根據運動項目和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一些趣味性的導入項目,如觀看花樣跳繩,快速激發學生對跳繩運動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學習,從而順利完成教學導入任務,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生動有趣的“看傳幫帶”教學導入項目,完成課堂教學的生動導入。具體過程是:教師組織會跳繩的學生表演花樣跳繩,讓其他學生觀看表演,感受跳繩運動的魅力,產生參與跳繩運動的強烈欲望,進而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上的跳繩運動教學,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三)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保證跳繩運動的教學質量并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們要引入多種類型的教學形式,組織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新型、多樣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學習與進步,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基于此,教師可以把現代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結合多媒體、微課等教學方式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也可以結合游戲、競賽等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以吸引學生參與,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學到跳繩運動的技巧,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第一,利用多媒體、微課等方式創新教學形式,使跳繩運動教學形式多樣化、新穎化。在跳繩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分解演示跳繩運動的技術動作,讓學生看清、看懂,然后再讓學生模擬練習,以此創新教學形式,促進跳繩運動的順利展開。例如,講搖繩雙腳跳的技術動作時,教師可改變過去由教師演示的教學形式,通過多媒體視頻分解展示這一技術動作的每一個動作,引導學生建立清楚直觀的技術動作概念。第二,利用游戲、競賽方式等豐富教學活動。游戲、競賽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活動,設計并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營造歡樂愉悅的教學氛圍,刺激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域,使學生始終保持較高的興奮度,積極主動地學習跳繩運動,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十分鐘的跳繩比賽,十分鐘內跳繩總數最多的小組獲勝,并得到一定獎勵。獎勵可以是具體的物品,也可以是教師口頭表揚,以此激發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熱情,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跳繩運動。(四)進行趣味化練習,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課堂練習是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術動作的關鍵環節。所以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運動教學時,要加強技術動作練習,讓學生積極地練習技術動作,掌握跳繩運動要領。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總是機械化地練習,教師教學的趣味性不足,學生的練習興趣也不高。對此,教師可以把一些娛樂性內容融入跳繩運動技術動作練習,使練習趣味化,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并逐漸掌握跳繩運動的技術動作。例如,教師在練習環節可以把唱歌、背古詩等融入其中,創造娛樂化、趣味化的跳繩運動練習內容。如讓學生自己決定跳多少下,倘若跳不到,就唱一首歌或背誦一首古詩。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五)促進教學評價改革,強化學生的自信心。眾所周知,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顯著差異,有的學生運動能力強,有的學生運動能力弱,這部分學生在跳繩運動學習中可能存在困難,會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其后續學習[3]。對此,教師應當改革以往的教學評價方式,減少考試評價,多采用賞識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有信心學好跳繩運動的技術動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其表揚,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使其以自信狀態學習跳繩運動。例如,在評價學生的跳繩技術動作時,教師可以認真觀察學生,從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彈跳能力、節奏把控等多個角度評價學生,并運用“你跳繩動作的協調能力真棒!”“你跳繩的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漸進,節奏把控得非常棒!”之類贊賞的話語評價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
四、結語
跳繩運動的特點和優勢突出,但其融入小學體育教學后的開展水平并不高,還有待體育教師進一步進行教學創新改革,改善跳繩運動的教學現狀。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想有效開展跳繩運動,就要高度重視跳繩運動,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導入、技術動作演示教學、練習和教學評價等教學工作,提高跳繩運動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彩梅.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學生快樂跳繩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7(9):75.
[2]張健康.跳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70):139.
[3]鄭翠英.小學花樣跳繩運動教學的現狀及教學質量提升的路徑探析[J].運動,2017(21):124-125.
作者:周紅燕 單位:甘肅省華亭市上關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滲透
- 下一篇:創新理念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