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學對學生人格的影響
時間:2022-07-20 10:21:01
導語:中學體育教學對學生人格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格是指人整體的精神面貌,是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的綜合體現。中學體育教育是提升中學生能力、培養中學生氣質、磨練中學生性格的良好陣地,故而,對中學生人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中學體育教育以獨特的教育形式,影響著中學生人格的形成,對中學生人格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本文著重分析塑造中學生健全人格的意義,以此論述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人格形成的影響,并提出加強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人格形成的策略。
關鍵詞:中學體育;學生人格;影響
健全與完善人格是中學生成長目標之一,同時也是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培養與健全中學生人格,正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共同責任。體育教育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科目,體育教育實質就是戰勝自我、克服困難、提升意志力與體魄,中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能夠實現身心健康成長,從而能夠達到人格健康發展教育目標。中學體育教育對中學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學科知識不能夠比擬的教育作用。中學生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助于中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樹立自信健康、向上的信念,從而促進中學生人格的形成。
一、塑造中學生健全人格的意義
(一)健全人格是中學生成長的需要。中學教育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在此教育時期,中學生通過一定的知識積累與生活閱歷,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于初步形成階段。此外,中學生還應該通過一定的教育渠道不斷的完善與健全自身的人格,提升自身的心理素養與道德情操;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并積極參與到社會與教育活動中,在實踐中發展自我與展示自我;而中學體育教育能夠實現中學生人格的形成,中學生在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能夠提升自身的創作能力與適應能力,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群體中,從而為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礎(二)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才是一個民族與國家發展的基石,同樣也是一個民族與國家發展的支撐。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時期,經濟結構的構建與社會主義的發展都不離開人才的作用。而人才應該從基礎教育開始培養,這就需要中學教育不僅要為中學生提供豐富的理論課程教育,而且還應該提升中學生道德修養與人格素養,從而為國家發展提高實用型人才。而中學體育教育,能夠彌補文化課程教育的不足,能夠讓中學生親身體驗運動,使中學生在運動中能夠釋放情緒,得到心靈的洗禮,進而完成中學生的人格。
二、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人格形成的影響
(一)培養中學生參與意識。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使人們生活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使人們逐漸形成了參與社會意識。就當前社會發展形成而言,只有融入到社會,并與社會共同進步才能夠與時俱進,不被社會所淘汰。中學生是社會中較為活躍的群體,而中學體育教育由于其教學內容形式多樣,競技賽性質的體育項目,一直深受中學生的喜愛,中學生通過參與到體育項目活動,能夠真實的體驗成功與失敗,增強中學生團隊意識,培養中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使中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從而提升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意識。因此,中學體育教學是培養中學生參與意識的重要渠道。(二)培養中學生意志力。體育運動為現代人們帶來一定的樂趣,是人們休閑與娛樂必不可少的運動環節,同時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強身健體運動。中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不僅被要求具有強健的體魄,同時還需要具有頑強的意志力。人類在挑戰生理極限過程中,意志力顯得較為重要。而在體育競賽中,頑強的意志力是決定體育競賽勝負的關鍵。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中學生播放相關的體育競賽節目,使中學生能夠受到運動員意志力的感染,增強自己的意志力。中學生在自主參與到體育競賽中,會以意志力去戰勝比賽,同時中學生參與比賽也能夠培養中學生的意志力,使中學生的意志力不斷的增強,進而健全中學生的人格素養。因此,中學體育教學是培養中學生意志力的重要渠道。(三)提升中學生表現能力。受到儒家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人們一直以含蓄、謙虛做人,不太在人前表現自己,同時這樣的思想也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中學生,使中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都不愛表現自己。這樣的思想能夠使人不自負,但使中學生的個性特征無法體現,從而能夠影響中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的有效發揮。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使知識日新月異,這就需要中學生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以往較為保守的思想與行為,應該積極面對挑戰,勇于創新。而中學體育教學能夠改變中學生這一含蓄的思想理念,事實上,體育運動過程就是中學生創新意識、表現意識、競爭意識的體現,同時也能夠將中學生的創新意識、表現意識、競爭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能夠進一步健全中學生的人格。在中學體育教育中,要求中學生應該勇于表現自我,以最快、最強、最高的精神意識去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增強中學生的自信心,使中學生能夠通過體育實踐活動,提升自身身體素養,培養中學生頑強、勇敢的精神,從而使中學生能夠身心健康成長。因此,中學體育教學是提升中學生表現能力的主要渠道。
三、加強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人格形成的策略
(一)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教育是教師與學生教學與學習的重要場所,只有教師教授的好,中學生才能夠學習的好;只有教師為人師表,才能夠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學生,中學生才能夠以教師為楷模,進而健全自身的人格,而中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故而,中學體育教師應該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從而才能夠提升中學生的道德情操。一位職業素養較高、正直公道、品德高尚、言行舉止文化的體育教師,必定會受到中學生的敬仰與愛戴,使中學生樂于與教師親近,并將其作為自身的標榜,從而健全中學生的人格。在教育中,中學生較為渴望得到這樣的教師,只有教師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平易近人的行為舉止,才能夠與中學生打成一片,在生活與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學生,進而實現育人教育。因此,中學體育教師應該為中學生樹立楷模,通過相關的培訓工作與自主學習,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專業素養,使自身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在教學中為中學生樹立楷模。在中學體育教育中,教師應該以親和的心態去面對中學生,為中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使中學生受到教師的感染,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發展中學生的智力與體魄,從而使中學生全方位發展。(二)提升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社會發展,時代的進步,網絡教育應運而生。當前,中學教育運用互聯網教育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其能夠將知識內容以生動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現在中學生面前,激發中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中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內容。因此,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中學生授課,將體育理論知識與信息技術相整合,將知識內容變得生動化,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育活動中,從而健全中學生的人格素養。(三)營造寓教于樂教育氛圍。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體育知識內容,為中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教學氛圍,激發中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使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中學體育教育活動中,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中學體育教育氛圍。中學生在中學體育教學中,不僅能夠學習到體育知識理論與技能,同時還能夠增強中學生的體魄,提升中學生的身體素養,從而能夠健全中學生的人格素養。因此,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與時俱進,遵循素質教育理念,以中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尊重與愛護中學生,并圍繞中學生的個性特色與喜好,開展趣味化的體育活動,從而激發中學生參與活動的活動的興趣。中學生只有對中學體育教育充滿學習與參與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從而才能夠通過體育運動健全中學生的人格。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中學生的個性特點,為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使中學生能夠在體育教學中根據自身的身體素養與個性喜好,選取適合的體育項目,進而健全中學生的人格素養。
綜上所述,健全與完善人格是中學生成長目標之一,同時也是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中學體育教育以獨特的教育形式,影響著中學生人格的形成,因此,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體育教育具有學習與參與興趣,從而進一步健全學生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陳興廷.淺析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對形成中學生健康人格的作用[J].亞太教育,2015,(33).
[2]武煒.大中學生人格特征及對體育教師教學風格認可程度的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2,32(06).
[3]周軍,徐暉.試述體育教學與中學生健康人格素質的培養[J].安徽體育科技,2005,(02).
作者:孫育 張珍 單位: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
- 上一篇:中學體育課堂分析與建議
- 下一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