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學游戲化探討

時間:2022-05-27 10:17:56

導語:中學體育教學游戲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體育教學游戲化探討

摘要:針對中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游戲化現象,提出中學體育教學游戲化的命題,給出操作性定義并予以明確劃分。探究體育教學游戲化的多重成因,提出糾正教學游戲化的建議。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游戲化

一、題目釋義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若將“玩”與“學”轉化成統一關系,那么必定是通過“玩”的手段達到“學”的目的。體育課上“玩”泛指體育游戲或自由活動,體育課上“學”的內容專指運動技術,亦即體育課上的“寓教于樂”一般是指通過游戲或娛樂的手段達到運動技術學習的目的。然而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也存在體育教師過分突出游戲的娛樂性以贏得學生歡心,或不講方式方法地一味取悅、迎合學生的現象。若游戲手段不能服務技術教學目的,那么就很容易導致淡化技術教學的后果。“化”字,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因此,體育教學游戲化是指體育教師寓運動技術學練活動于歡快戲耍狀態中,從而淡化運動技術教學主旨的教學現象。

二、類型劃分

按照課堂類型劃分,體育教學游戲化可分為公開課的教學游戲化和常規課的教學游戲化。公開課的教學游戲化:主要是指體育教師在公開課上片面發揮游戲作用的教學現象。體育公開課是一線體育教師在體育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探索性成果,是對新型體育課堂模式的積極嘗試,通過公開觀摩的形式展示于眾人面前,也是體育教研活動的重要環節。這不僅是對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檢驗,而且公開課具有模范表率的作用,對體育教師而言也是一種精神激勵。正因為如此,也往往引來眾多體育教師競相模仿,甚至會引起相關教育主管部門重視而極力推廣。但同時也不可否認,有些公開課尚存不成熟之處。比如公開課上體育教師對于游戲的過分看重。每至公開課或觀摩課等正式評定場合,游戲便成了“重頭戲”。但是這期間存有諸多疑問:首先,游戲本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或者說插入游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其次,即便插入游戲目的正當,那么公開課上游戲的積極效果能否在常規課上重復實現,是否具有可重復性?最后,即便積極效果具有可重復性,是否也應在課堂資源利用率、課時占用量、體育課效率、器材設施配置等方面再做考量?常規課的教學游戲化:主要是指體育教師在常規課上片面發揮游戲作用,甚至通過游戲代替教學或直接讓學生自由活動的教學現象。常規課是在實際情況下,依據新課標要求而實施的日常教學活動。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所帶班級數量相對主課教師要多,加之活動、比賽任務繁重,這就決定了常規課難以如比賽課一般精心準備和有效實施。而在常規課上,體育教師卻極少設置游戲。個中緣由自是游戲設置費心費力,能夠用簡約的方式達成教學目的,何必非要多此一舉?更有甚者認為,體育課不就是讓學生玩的開心而已,就堂而皇之地進行放羊式教學。體育課上學生在沒有體育教師指導的情形之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從事的體育活動無疑都可視作體育游戲或娛樂活動。課堂上沒有運動技術的專門學練,也沒有體育教師的教學職責體現,盡管此舉彰顯了學生自由玩耍的游戲天性,卻貽誤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大好時機。從這個意義而言,將這類常規課視為教學游戲化才能凸顯教育本身的嚴肅性。

三、成因探究

(一)課標理念認識偏頗

正是新課標對于體質健康問題的過分關注,一些體育教師誤以為運動技術學習不再那么重要,從而淡化了運動技術教學。在此背景下,游戲才在體育課堂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甚至挑起了大梁。但這顯然是一種誤識。因為運動技術學練的過程本身也是增進體質的過程。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術,不僅能使學生自覺自愿參與鍛煉,而且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事實上,反而那些博學生一笑的低級趣味游戲不利于學生的體質健康。

(二)體育教師敷衍應付

據筆者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協調教學任務與新課標要求之間的關系。體育教師除了每周平均要上15節體育課,而且還要從事課余訓練,所以根本無法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授課。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應付上級的新課改指示,這將體育教師置于兩難境地。這就很容易導致部分體育教師上課時敷衍應付教學任務,帶著學生做游戲或讓學生自由活動。

(三)學生自身主動接受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事實上,有些學生將其主體地位理解成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學生一旦有此認識,體育課堂將會怪象頻生。每至體育課同學們都期待教師能夠帶他們做游戲,若游戲不好玩,他們就會借機逃課、聊天、自由活動等,多數學生不愿意主動練習枯燥的運動技術。對于學生而言,在體育課上能夠獲得輕松愉快的體驗自然是樂意接受的事情。所以,學生自身愿意主動接受游戲化教學。

(四)教學心態急功近利

在中小學,體育教師職稱晉升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在體育優質課評比中取得過優異成績。由于體育教師不設置游戲就很難取得理想成績,為了眼前利益,不得不強加游戲。至于游戲是否為運動技術教學服務,并不關心。因此,這就難免造成了游戲化教學。除此之外,教學機制放任自流、場地器材不夠完善、升學考試定向指揮以及社會因素紛繁復雜等,皆是造成體育教學游戲化的因素。可見,體育教學游戲化具有多重致因。

四、建議

體育教學當以運動技術傳承為主旨。體育教師要主動思考,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樹立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來源于平時的學習與積累,一方面要仔細揣摩新課標,學習其要義,領會其精神。另一方面要從體育教學實際出發,積累經驗材料,對經驗材料進行歸納分析,形成個人的教學認識或理論。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統領著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包括教學目標的確立,體育教材的遴選,教學方法的應用等。若每個環節都能遵循教學指導思想,展開卓有成效的探索,那么就會大大減少體育教學游戲化的現象。

作者:張顯 單位:重慶市南開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