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探析
時間:2022-05-22 11:08:43
導語: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均等化服務理念,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和措施。文章從頂層設計、均等化內涵、建設現狀等方面對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圖書館實現服務均等化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圖書館;服務
1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解讀
2005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初具雛形[1]。次年,十六屆六中全會又提出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標志著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始走向和諧理性發展的新時代。200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在頂層設計層面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步伐,均等化服務理念得到進一步深化。2013年,《文化部“十二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3]。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標[4]。2015年,《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對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等問題做出了全面部署。由此可見,我國對服務均等化的目標要求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研究綜述
筆者以“公共圖書館”“均等化”為關鍵詞,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的所有學術論文進行檢索,共得到相關研究文獻200多篇。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看,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建設從2008年開始受到圖書館界專家學者的關注,此時學者們探索的內容主要包括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現狀、服務均等化的影響因素及發展布局等。自2010年起,關于均等化服務的研究論文數量激增,在2014年達到高峰,2010—2014年間學術界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均等化服務的路徑選擇。2015年后,關于均等化服務的研究有所減少,研究領域擴展到均等化服務模式的構建等方面,研究成果逐步走向深入。目前,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相關理論研究較為深入,相關的實踐研究和案例分析論文也較多。2.1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內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闡明:“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新、文化產業和版權部負責人戴奧克拉奧女士將其簡明而全面地表述為“我們必須保證讓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每個人都有書讀”[6]。中國圖書館學會發表的《圖書館服務宣言》指出:“圖書館以實現和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為天職,圖書館致力于為全體讀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務。”學者們對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也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林碧英認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都能就近獲取知識、信息、文化資源及其他圖書館服務[7]。洪凱認為,公共圖書館基本服務均等化是指公共圖書館能夠為所在社區公眾提供平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眾公共文化權利的平等[8]。張正認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就是政府大力發展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保障廣大群眾平等地享受圖書館服務[。9]。筆者認為,公共服務均等化簡單地說就是讓每個人都擁有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的機會,讓每一個人在同一標準上實現機會的均等。2.2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問題與對策現階段,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建設主要面臨財政和立法保障體系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10]。政府對圖書館事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公共服務、圖書館事業的投入嚴重不足。據統計,2015年全國人均購書費最高地區(7.65元)與最低地區(0.27元)之間的差距高達27倍[11],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原則。與此同時,我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服務均等化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和施行。例如,2011年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策出臺,國家財政對免費開放給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國公共圖書館向服務均等化目標邁出了堅實而具有跨越性的一步。據統計,2016年我國公共圖書館共有3,153家,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77家,增長率為2.5%;2016年,國家投入2,917億元用于文化事業建設,比2012年增長了40.6%;2017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正式施行,使公共文化服務在法律層面得到了保障。2.3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建設經驗和實現路徑。為了實現服務均等化目標,于良芝、邱冠華等總結了公共圖書館的基層圖書館建設、總分館建設、區域性服務網絡建設等模式[12]。溫州、蘇州、無錫、東莞、深圳、江陰、嘉興等地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建設走在全國圖書館的前列,不少學者對這些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建設進行了深入的理論聯系實踐研究。此外,肖希明提出,公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是推進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構建網絡服務平臺提供數字化服務將極大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13]。
3湖南圖書館推動均等化服務的舉措
3.1提高免費開放水平。近年來,湖南圖書館積極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整合公共空間,調整業務布局,提升服務效能,為讀者營造舒適便捷的閱讀環境。該館根據讀者需求和業務發展需要進行空間改造,開辟了第二學習室,為讀者提供安靜、舒適、優雅的集學習與休閑于一體的閱讀環境,年服務讀者約30萬人。此外,該館還將盲人圖書館和老年圖書館合并,將綜合借閱室與文學圖書借閱室合并,遷移女子藝術閱覽室并重新布局,使讀者感到更加舒適和便捷;新增了自助辦證機,使辦證更加簡便快捷;對24小時自助圖書館進行改造,將自助圖書館的面積和圖書量擴大了一倍,成為湖南省面積最大、最舒適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3.2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湖南圖書館利用該館專題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優勢,結合時令節氣、國家重大節日及社會熱點,開展了豐富多彩、分齡分眾的閱讀推廣活動。其中,“新春文化廟會”已經舉辦11年,成為該館廣受社會各界贊譽的活動品牌;“學雷鋒”系列活動、“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以及“慶六一”“迎中秋”“敬老月”活動都彰顯了該館作為省級公共圖書館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擔當,滿足了讀者多層次的文化需求,營造了“書香湖南”的濃郁氛圍,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2017年年初,該館策劃組織了“湖湘氣派•濂溪一脈”紀念周敦頤誕辰1,000周年系列活動,同時聯動社會各界及全省20多家市縣公共圖書館,有數百萬讀者參與了此次活動,極大地提高了湖南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3.3加強特殊群體服務。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既要體現滿足城鄉居民的平等閱讀權利,又要體現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因此,湖南圖書館精心打造了未成年人圖書館、老年圖書館、盲人圖書館、女子圖書館等專題圖書館,積極探索分齡、分眾、分級的閱讀推廣模式,針對不同讀者群量身打造“湘閱一生”品牌活動,不僅滿足了讀者差異化的文獻信息需求,還為具有相同閱讀心理與習慣的讀者營造了交流空間。該館根據青少年讀者的不同年齡段和閱讀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活動,如少兒繪本、國學、社會經典圖書等導讀活動,策劃了“實現中國夢•小追夢人培育計劃”,包括“開心故事繪”“經典課堂”等創意活動;面向農村留守兒童加強基礎閱讀促進工作,開展把愛傳遞到遠方———農村書屋援建活動,不斷擴大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輻射面。此外,該館還注重加強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如:與芙蓉區教育局簽訂《共建閱讀基地合作協議》,為中小學圖書館的閱讀活動提供資源保障和智力支持。該館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關愛特殊群體,開展新技術應用培訓、閱讀輔導、送書上門、網絡服務等,致力于消除信息鴻溝,長期堅持為農民工、殘障人士、社會邊緣群體提供知識援助服務,使文化發展的成果切實惠及全民。3.4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公共圖書館應加強與博物館、文化館等其他公共文化機構的合作,加強公共文化資源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整合。湖南圖書館依托湖南省公共圖書館講座聯盟、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湖南省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等工作平臺,在舉辦講座、組織活動、館際互借、兩會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促進了各館的交流和發展。
4我國公共圖書館均等化服務的對策及建議
4.1強化政府職能,合理配置資源。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是政府的核心職能和重要政策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首要任務是強化政府職責,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構建服務型政府,充分展現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應進一步強化公共文化建設責任,以社會利益和公共需要為出發點,合理優化、配置公共文化資源,面向社會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此外,政府還應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合力,真正使公共文化服務惠及全民。4.2加強理論引領,推動實踐先行。我國應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使公共服務均等化有法律作保障,構建事權與財權相匹配的公共服務職責分工制度,制定合理的供給模式和標準,同時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績效評估體制和機制,確保均等化服務取得實效。上述一系列舉措可以實現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公平獲得公共文化服務。4.3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服務機制。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實現需要各級公共圖書館不斷創新管理制度和機制,改變以往“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務決策供給機制,實行政府、市場和社會全方位、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參與機制,積極探索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和社會化供給方式,通過社會的廣泛和積極參與,不斷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5結語
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實現均等化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均等化理論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實現途徑和策略還不夠清晰,制度化、系統化建設還比較落后,各項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我國公共圖書館應借鑒國內外成功的實踐經驗,深化均等化服務理念,實現資源優化整合,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進程,將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落到實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
作者:童蕾 單位:湖南圖書館
- 上一篇:建筑設計創作建筑文化研究
-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務交易平臺研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