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俗文化教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6-29 04:20:51

導語:淺談民俗文化教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民俗文化教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開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實踐活動,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開展民俗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關鍵詞:民俗文化;社會實踐;學生能力;培養策略

一、開展民俗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對于民俗文化教育,教師不僅要做好相關知識的講解,更應該指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只有親自參加實踐,才能有真切的感悟和深切的體會,才能把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案例1:綜合性學習——到民間采風去。借助這一實踐活動,教師對學生開展了民俗文化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顒拥闹饕蝿帐堑矫耖g去搜集和調查傳統節日、民諺俗語、民間傳說、民間小曲子、民歌和民間風俗等,所有這些活動都離不開動口、動手。參加這次活動對學生的要求是要敢說話、會說話。采訪主要是語言的交流,是否會與陌生人交流對采訪的成敗至關重要。教師在活動前應該做好這方面的指導工作,教導學生說話要有禮貌、大方得體、態度誠懇、謙虛等。通過采訪,學生學會了與陌生人交流,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接著便是活動成果的展示與分享,要向其他小組的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分享課外活動的收獲,這也是一次很好的語言表達鍛煉。調查、采訪要求做好記錄,做好資料的搜集和整理,還要做好成果的展示,如“編輯手抄報”“刊登黑板專欄”“布置攝影作品展板”等。所有這些活動都要求學生親自去做,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開展民俗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近幾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參加研學旅行活動?;顒映浇滩?、課堂和學校的局限,深受學生歡迎。案例2:研學旅行——參觀民勤鄉村記憶博物館。2019年建成的民勤鄉村記憶博物館是民俗文化的大觀園,是當地生產、生活的歷史記錄館,它為人們了解過去的生活習俗打開了一扇窗口。利用課余時間,教師帶領全班學生參觀了民勤鄉村記憶博物館。在農作物灌溉場景體驗區,學生第一次見到了手搖式水車、壓井、手把漏斗、毛驢拉水車等古老的灌溉工具;在農作物識別區,學生第一次見到了很多民勤縣早已不再種植的農作物,如谷子、糜子、芥末、胡麻等;在農業生產工具區,學生見到了最早的“二牛抬杠”的耦犁和“一牛挽犁”的曲轅犁,播種用的耬車等古老農具,還有木制獨輪車、木轱轆大車、馬拉皮車等古老的運輸工具,還能親自體驗推一推木制獨輪車;在紡織服飾館,學生見到了紡線車、織布機等古老的紡織工具,也見到了過去人們紡織的自己穿的各種粗布衣服;在工匠體驗區,學生見證了毛毛匠、皮匠、鐵匠等古老的工匠技藝。所有的一切對學生來說都非常新鮮,富有吸引力。學生依次參觀各個體驗區,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講解,仔細觀察展示的圖片、實物和文字介紹,教師也不時地做些補充性的介紹,解答學生的疑問。這些東西對學生來說都是第一次見,大多數東西已經從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消失了。因為教師在活動前已經布置了任務,要求回來寫一篇觀后感,開一次宣講會,所以學生看得很仔細,觀察得很認真。這次研學活動與學校課堂最大的差異就是學生學會了觀察事物。在研學活動中,學生要學會與其他學生相處,要學會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增強了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鍛煉了生生合作克服困難的能力,這些都是課堂教學無法實現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奠定了基礎。

三、開展民俗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案例3:參觀民勤民俗百圖浮雕。民俗文化教育只有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民勤生態文化園中,修建了這樣一個長廊——“民勤民俗百圖”浮雕。它匯集了民勤縣歷史上曾經有過或者現在還存在的流傳下來的各種民俗。利用課余時間,教師組織學生一同去參觀。每一幅民俗圖都有名稱和代表性的浮雕,眼前的民俗浮雕會把學生帶入遙遠的過去,學生在大腦里會再現當時的情境,就像穿越了時光隧道一樣,又回到了過去,回到了他們不曾經歷的時代。學生每一幅浮雕看得都很仔細,不時發出一聲聲感嘆。很多學生還反復觀看,不斷地交流感想。這樣的內容在教材上是沒有的,也是十分珍貴的民俗文化素材。教師要求寫一篇反映民勤民俗的想象作文,題目自擬,但是必須在作文中還原印象最深刻的一幅民俗場景。作文完成后,教師認真閱讀了每一篇作文,學生寫得都比平時的作文精彩。因為是想象作文,少了許多限制,這也是學生最擅長的。有的學生寫成了有故事情節的小說,有的學生寫成了抒情散文,還有的學生寫成了電影劇本……

總之,寫得都比較成功。這次活動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也對民俗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民俗文化也是有生命的,歷史條件改變了,相應的民俗也會消失,時代在不斷前進,民俗也在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姜清基.民勤民俗[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8.

作者:李永明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