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傳承途徑與方法

時間:2022-06-14 10:34:16

導語:企業文化傳承途徑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傳承途徑與方法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企業員工認可并為之遵守傳承發揚的一種企業價值觀念,它滲透在企業在思想建設、生產經營、日常管理、未來發展的各個方面。企業文化形成之后如何落實傳承,本文要解決的是:企業文化通過怎樣的載體植根于企業生產發展全流程,服務于企業生產,關鍵要根據每個企業特點找準傳承路徑和方法,加以長期堅持持續改進。

關鍵詞:企業文化;傳承;途徑方法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經過全體員工總結、加工、提煉、整理而逐漸形成的企業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準則。它是全體員工智慧的結晶、是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企業能否長期發展取得經濟效益的有效保障,其核心是企業員工對企業理念的認同,并在生產實踐過程中自覺自愿遵循。

一、企業文化的傳承

企業文化的傳承需要建立在一個科學、系統、全面、實用、運用方便操作的基礎之上,貫徹落實持續改進,并長期堅持與堅守。比如:江西新余鋼鐵集團公司創立的“創新、超越、奉獻”的企業精神,就歷經了三任公司領導集體,長達10多年之久才最終形成的“六字精神”,現已滲透到企業經營管理和服務生產的各個環節,成為了員工的自覺行為,在新鋼集團公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1.企業文化的構建,不是在一塊空地上“栽種”而成的,它是在企業原有文化基礎上,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經過提煉、提升逐步明晰“結晶”而成的。企業文化的傳播,也不是人云亦云,學習別的企業或照搬就抄可以學成運用的。如:企業文化興起初期、眾多企業請專業公司培訓、講課、從里到外重新修整,更換企業標識等等林林總總的方式,有的甚至只管出錢,由專業人員負責整體包裝,改頭換面成為一個表面全新的企業,簡單認為這即是企業文化的全部,其根本問題在于對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義沒有真正理解吃透。因此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在“固本強根”上下功夫,讓全體員工對我們的企業文化有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實實在在存在并共同遵守的“規則”。2.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經歷一段較長時間才能形成,要在提煉加工宣傳的基礎上,使企業全體員工認同接受,在企業建設發展中發揮作用,員工是落實傳承的主體。這一過程需要歷經企業文化內涵的確立、文字圖表的形成、規程制度的制定、培訓宣傳的強化、示范引領的帶動等等方面的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植根于員工心中,正真成為員工自發遵守的行為準則。3.企業文化的落實,要制定一些特殊的規章制度、條例規定來加以約束,確保文化建設成果規范使用。用文字來規范企業文化,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以固化的理念,來指引企業文化的落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度就是企業文化落實傳承的根本力量。4.企業文化要以本企業特有的方式表現出來,其有一些基本模式和規律,具體體現在構建企業文化的方針、經營理念、發展愿景、文化傳承等方面。它又以經典案例、格言、制度、流程、實物等方式方法來體驗、落實和傳承,反復強調的是化企業文化理念,展示的是文化魅力,讓人身臨其境,知行垂范,企業和員工在有心之中無意之處把文化的魅力展示出來,企業文化的價值才能充分體現出來,才能大放異彩。5.企業文化能否有效的落實、提升、傳承,還少不了一支專門的團隊,它對文化建設的執行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推廣、運用。這個團隊在企業文化形成初期成立,從頭至尾的始終跟蹤文化建設的全流域、全過程,一以貫之。團隊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即對制度、規定、指令落實情況適時監管,檢查落實執行是否到位,有效得以落實、傳承和發展。

二、文化傳承的途徑

一要宣傳貫徹。既要通過會議、櫥窗、畫冊、展板、論壇等傳統方式對企業文化進行宣傳貫徹,還要借助各種輿論工具、網絡、微信平臺等新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對文化進行拓展,要把企業理念和員工的認同融通融合,變成有員工工作的地方就有企業文化的存在,內求團結外求發展,使文化深入人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二要制度保障。企業制度是用來規范約束員工行為好有效載體。企業中必須有優秀人才、優良的制度、積極進取的員工隊伍,這樣企業才會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制度本身就是文化價值的部分體現。我們通過把文化進行整理歸納、標識運用,把整個文化流程固定下來,形成富有本企業特色的制度,制度為文化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有效保障。三要營造氛圍。植物的生長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境,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同樣離不開優良的企業環境。企業文化要得以落實傳承和發展,需要營造一個有效高效,執行力強的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是關鍵一環,他們起到了上傳下達,下情上報,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他們對上級指令的執行的態度、對企業文化理解深度、對基層員工進行宣傳灌輸的力度、對文化范圍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員工在他們的直接教育培養之下,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之中,心里悄然發生變化,內心深處自覺產生認同并形成習慣,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提升企業形象。

三、企業文化傳承的方法

員工是企業文化的傳承主體,也是企業文化的生命。只有當文化、員工、制度、環境達到有機統一,企業文化的“生命”才會得以最終展現。員工對企業文化理念的認知和認同,是企業文化能否得到落實傳承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先決基礎。人的思想不同,產生的行為與結果也不一樣,而人的行為又是內在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員工對事物的認識、理解、接受程度和最終效果千變萬化。只有當全體員工對文化達成統一認識,企業理念高度認同,全體員工、企業上下完全一致,把文化理念作為大家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行動指南,企業文化才能自然流暢的轉化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主要可采取四條措施。一是高度統一的思想認識。員工出生成長在不同的環境當中,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對事物的認識理解、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也截然不同,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表現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企業文化的出現,并進行全面推廣,目的就是要統一員工思想,到達工作標準統一、工作目標統一、最終到達企業效益最大化。所有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全體員工的思想認識必須高度統一。因而我們必須按照時間進度,把優秀的文化理念刻入每一位員工心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轉化為員工共同追求的目標,形成文化合力。二是積極推進的文化落實。文化理念的落實傳承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和手段來進行推廣。企業中的“一把手”是企業文化的第一責任人、宣傳者、推動者、傳承人,是決定力量,企業文化發展好與壞與“一把手”息息相關。在廠長負責制下的今天,作為企業代表,最高權利的代言人,其所代表的文化和發出的指令最真實有效,代表了企業文化的方向,所以說“一把手”是宣傳貫徹落實企業文化的“排頭兵”。三是全面推廣的示范引領。企業的文化理念本身比較抽象,看似有型實則無形,需要具體化,便于在更大范圍、更深領域得到落實、傳承和發展。這離不開榜樣的引領,模范的帶動作用。增強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使之入腦入心與身隨行;同時要針對企業在不同時期階段,推出符合企業特點、帶有時代特色、個性鮮明的優秀員工代表,典型人物模范,用先進的文化理念引導人,激勵人,形成員工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四是建設成果的充分展示。文化的宣傳展示需要搭建一個系統的科學的動態的平臺,以確保企業文化落實傳承。要通過有效高效的組合,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發揮其先導作用,使企業的文化理念、管理體系、價值取向、在制度的保障下,讓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程序化、程序的事情規范化、規范的事情標準化,這樣才能使企業文化落實、傳承和發展,成為員工自覺自愿的習慣,更好地為企業生產建設健康發展服務,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中國工業出版社,編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M].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2001.

[2]甘志鴻.企業文化的“落地”[J].江西省委黨校《求實》(增刊),2012.

作者:鄭作文 單位:新鋼公司燒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