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鄉鎮文化工作的創新思路

時間:2022-06-16 05:05:24

導語:新時期鄉鎮文化工作的創新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鄉鎮文化工作的創新思路

(1)積極地開展創建學習型鄉鎮。在鄉鎮居民區建設圖書館、文化室等,提高鄉鎮居民的文化素養,讓他們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鄉鎮領導積極倡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文藝活動,改變居民單調的文化生活方式。堅持公益性文化設施的興建。保證圖書館和大型的文化管等耗費資金較多的項目由政府牽頭組織。扶持和鼓勵居民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把當地比較有特色的文化活動與當地的旅游相結合,根據外來游客的需要,舉辦當地民俗文化圖片展覽,這樣既繁榮了單調的文化市場又增加了鄉鎮居民的經濟收入。(2)增加政府的資金投入,讓鄉鎮文化建設每年所要花費的費用放入政府的財政預算體系之內,因為沒有了日常的運轉資金,相應地就會缺乏必要的活動設施,這樣工作也就沒辦法繼續開展下去。對于像圖書館及文化館這樣項目比較大、花費資金較多的文化設施應該由政府牽頭組織,相關費用也應該由政府負責。其次,可以采取民間捐助和政府支持相結合的募資方式,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的同時也讓鄉鎮居民略盡綿薄之力。[2]最后,對于少數特別貧困的地區,政府應該設立專項資金,在政策實施中給予傾斜。切實地做好在鄉鎮文化建設中費用的征收及合理使用工作。(3)要努力打造一支特色的鄉鎮文化建設隊伍。認真培養一批愿意扎根鄉鎮文化建設的文藝精英,讓他們立足于鄉鎮,開展文化廣播宣傳組織活動。整合社會現有的鄉鎮文化建設人才,從而解決鄉鎮文化建設中人才缺乏的問題。人才的鄉鎮文化建設中的核心要素,必須培養一批有思想、有道德、有愛心的文化知識分子來進入鄉鎮工作。如今,許多鄉鎮的文化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導致他們本職工作的質量都無法保證。因此,解決鄉鎮文化建設的人才問題顯得極其迫切。首先,要培育一批有志于鄉鎮文化事業建設的優秀隊伍,把鄉鎮文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配備齊全。然后下一步對他們進行文化建設工作必要的崗前培訓,讓他們具備相應的能力和素質,并經過嚴格的考核后才能上崗工作。(4)豐富鄉鎮居民的文化活動。現階段,鄉鎮居民的生活方式基本是白天在田地里從事繁重的農活,晚上主要以看電視為主。不少鄉鎮居民還酷愛打麻將,農村的文化娛樂活動的稀少,導致了這些低俗文化潛生暗長。結果嚴重影響了鄉鎮的社會風氣。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采取措施。一要開展送電影、送電視廣播、送優秀書報等文化下鄉活動,特別是在互聯網普遍應用的今天,要加快農村光纖聯網,擴大鄉鎮的網絡覆蓋面積,擴展鄉鎮居民的視野,讓他們放眼全球,增長見識。二要精心地組織表演節目。[3]節目的內容要貼近鄉鎮居民的生活、爭取創作一些符合生活實際、受鄉鎮居民喜聞樂見的題材的文化活動,滿足了鄉鎮居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三要鄉鎮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城市文化發展的水平差距還是很大。但是鄉鎮文化很多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政府要加大對這些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進行宣揚。

鄉鎮文化的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密切相關,如果說政治、經濟等方面是鄉鎮建設的“硬件”,那么文化建設就是鄉鎮建設的“軟件”。尤其是在當今價值觀多元化、復雜化及各種觀念互相沖擊、碰撞之際,文化顯現出超越政治、經濟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偉大復興的有利武器,正是從這方面講,加強鄉鎮文化建設,對于加快農村的綜合建設,對于建設社會注意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一定要加強鄉鎮文化的建設,讓鄉鎮文化建設的優秀成果為鄉鎮的政治、經濟、環境、衛生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本文作者:潘巧紅工作單位:新河鎮綜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