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時間:2022-09-29 08:22:06

導語: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響,提出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院校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不僅僅要培養具備優秀的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技術性人才,更要培養具備高尚品德以及健康心理狀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因此作為高職院校來說,必須要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融洽的學習氛圍,同時搭建一個健康舒心的校園學習環境。

一、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心理

健康存在的問題分析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加之現階段社會風氣不容樂觀,人心趨于浮躁的社會現象,目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極大地影響,使得現階段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了很多問題。再加上院校沒有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缺乏相關的引導以及教育,就容易讓學生走上彎路。下面就對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具體的分析。

(一)人際關系容易出現障礙

大學階段的學生剛步入大學,容易產生落差,想象中的大學人際關系遠遠要比現實中所面對的更加理想,因此學生心中的落差明顯加大。但是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大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能夠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情商,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以及自主創業奠定良好的人際基礎。但是現階段存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就是人際關系緊張,同學之間、室友之間等。其中室友之間的人際關系最容易變得深厚,但是由于接觸過多,矛盾也會更加顯現,因此室友之間的關系也是最容易出現變質的。近幾年的新聞報道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某某因聽歌噪聲過大被同宿舍室友砍殺”、舍友偷竊自己貴重物品等報道,這些現象的產生就是以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嚴重突出造成的。

(二)渴望獨立卻缺乏自我獨立的能力

高職院校大學生另一個突出的心理問題就是內心渴望獨立,卻又缺乏自我獨立的能力。突出的表現就是一邊向父母進行經濟上的索取,一邊卻又將父母的關系與建議置之不理。再次對于教師的教導而言,置若罔聞,總希望憑借自身的個人能力去證明自己。然而事實就是往往因為自身能力不足難以實現自身渴望的獨立于成功,最終耽誤自身的學業以及未來。

(三)過分注重發展感情而忽視學業

大學階段的學生自我管理的時間非常充裕,在一些課余時間,學生不僅僅能夠進行外出兼職、校園文化活動、以及加入一些有趣的社團或者學生組織,同時還可以積極參與校外實踐甚至可以發展自己的愛情。因此高職階段的大學生面對豐富多彩的世界以及愛情的誘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如何進行發展感情上,從而忽視了對學業的學習以及培養。因此也導致了在“畢業季,分手季”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僅僅得不到夢想中的愛情,同時也失去了能夠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寶貴機會,只能后悔不已。

二、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響

(一)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經過成功的校園文化建設之后,學生走在整齊干凈的校園街道中就會暗示自己保護環境,做一個愛護環境的文明大學生。看到標有“別睬我,我很疼”的草坪標語,就會暗示自己不能產生踐踏草坪的行為。因此,我們能夠看出。校園文化建設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來說,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

(二)具有重要的心理導向作用

經過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明確自己作為一個新時期的大學生應當具備怎樣的行為,應當如何與被人相處,應當如何規范自身的行為。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進行心理上的自我約束以及自我導向,不斷約束自己規范自身行為,從而成為一名舉止言談合情合理的優秀大學生。(三)具有不容忽視的激勵作用校園文化建設會使整個校園充滿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例如一些歌詠比賽、運動會、技能季賽等,會激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三、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

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舉措(一)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僅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彼此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能夠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例如歌詠比賽、運動會、技能競賽以及各種文藝演出,這不僅是增加學生之間情感交流,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關鍵舉措,同時也是充分提高學生進取意識,挖掘學生潛力的重要舉措。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其中對校園進行科學合理的文化建設,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情感,同時也是激勵自己不斷約束自我的關鍵動力,因此應當充分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例如標語張貼、校園文化活動號召等目標。

(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能夠讓學生正確審視自己的行為,尋找與同學之間的差距,同時也能夠通過有效的溝通減少彼此之間的矛盾。因此應當號召學生通過自我行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例如自主進行教室文化建設、宿舍文化建設等,拉近與同學和舍友之間的情感,為學生提供一個相互學習,彼此諒解和關心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成為具備健康心理的技術青年,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出積極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淑芳.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科技視界,2016(26):360.

[2]周宏菊,何振.構建貧困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體系———基于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對貧困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J].學理論,2013(30):233~235.

作者:張紅 單位:濰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