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政調查研究

時間:2022-05-29 11:24:31

導語: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政調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政調查研究

一、問卷設計

在查閱相關研究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采用自行設計的《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調查問卷》,內容涵蓋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等各個方面。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8份,回收率94%。問卷由17個問題構成,主要詢問學生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學生關注熱點問題、大學生校園出現現象和社會實踐方面的具體情況。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各學院(部)在校不同專業的大二本科學生,同時還通過座談、QQ群等方式聽取大學生的看法,以期全面了解大學生群體的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況。

二、調查結果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在了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識方面,38.1%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作用,25.0%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太枯燥,還有16.7%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沒必要,只有16.7%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65.0%的學生偶爾關注時事新聞,25.0%的學生天天關注時事新聞,還有10.0%的學生對時事新聞不感興趣或因為考試才關注。另外,41.8%的學生基本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45.6%的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太了解,甚至有7.6%的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了解。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總體上思想政治態度端正,但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認識存在偏差、思想政治教育不易讓學生接受等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2.利用網絡學習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現代網絡技術興起與應用確實對大學生具有深刻的影響,是大學生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40.2%的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查找或瀏覽資料,18.9%和17.2%的學生上網主要是聊天交友或打發時間,13.9%的學生上網玩電腦游戲、娛樂。可以看出,多數學生能正確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的功能并使之發揮良好的作用,但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網絡等現代技術手段的功能,從而產生沉溺于網絡游戲、聊天交友或打發時間等現象,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多加教育和引導。

3.校園文化作用方面

在大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作用問題上,30.3%的學生認為豐富了學習生活,26.1%的學生認為豐厚了校園文化底蘊,20.1%的學生認為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17.6%的學生表示凝聚了師生人心。在校園文化功能體現方面,29.4%的學生認為體現了學校的人文氣息,28.1%的學生認為體現了學術氛圍,21.3%的學生認為體現了校風教風學風,15.0%、6.3%的學生分別認為校園文化體現了校園建筑風格、管理制度等。這說明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在大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充分證明了校園文化活動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4.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認識方面

調查表明,有35.8%的學生對實踐類校園文化活動感興趣,22.5%的學生認為是志愿者服務類,15.8%的學生認為是學術類,14.2%、11.7%的學生分別對藝術類、競技類活動感興趣。30.6%的學生不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因素是活動內容、形式不新穎,25.8%的學生認為活動主題意義不大,25.0%的學生認為活動開展時間不符,18.5%的學生認為活動宣傳力度不夠。35.2%的學生認為增加校園人文氣息應優先考雕塑,21.6%的學生認為是刻字景觀石或其他表達形式,12.4%的學生認為應優先考楹聯,28.9%的學生認為當前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困難是籌措經費,22.9%的學生認為活動虎頭蛇尾,實際成效不大,16.3%的學生認為宣傳組織不到位,人氣不旺,15.1%的學生認為審批手續繁瑣,12.0%的學生認為租借場地困難。調查表明,校園文化對學生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思想內涵和行為模式的形成起著較深影響,認真組織和開展好校園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校長遠發展和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三、校園文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問題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上述調查分析表明,目前高校校園文化在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還存在一些主要問題:一是部分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比較模糊,因而對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二是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陳腐、單調,相對膚淺,形式單一老套,缺乏新意,影響力、號召力不夠,學生對現有內容并不滿足,造成大多數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失去興趣,感覺參加校園文化活動收獲不大。三是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認識不足,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來,不能給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條件,大多校園活動是走過場、擺樣子、做表面文章,沒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四是部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娛樂化和政治化的不良傾向,使校園文化建設局限在學生業余活動開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層面,兩者缺乏良性互動。

四、以校園文化為載體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要積極支持、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尤其對那些能反映校風、校園精神,能起到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社團活動,要從人力、物力與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為校園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營造良好氛圍。做好校園文化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讓更多的人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保證其普及性、群眾性,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2.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內容

校園文化活動的核心是提倡校園精神,形成一種文化氛圍,以實現對人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精神狀態、綜合素質、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的塑造。要實現校園文化活動的功能作用,使學生通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真正有所收獲,必須不斷挖掘和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心理動態、興趣愛好、培養規格等實際情況,不斷推陳出新,使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生動別致,為廣大學生喜聞樂見。

3.發揮網絡等現代技術手段

現代技術手段的興起與應用對大學生有深刻影響,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校報、校園BBS、微博等現代技術手段,建立校園文化交流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教育,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愛國主義思想、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集體主義觀念、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形勢政策等,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政治鑒別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程度。

作者:付建生董文淵于游洋和博工作單位:西南林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