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探索

時間:2022-08-09 03:57:59

導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探索

摘要: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貫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進課堂要求,分析在大學物理實驗課堂教學進行課程思政可行性,介紹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的方式與實踐。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課程思政;實踐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2019年3月18日,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再次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1]。大學物理實驗課是高等教育中理工科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2]。它的知識內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思想性和方法性,蘊含著樸素但深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物理實驗過程很多是人類物理知識獲得過程的濃縮再現過程,在引導學生掌握理論學習和實驗科學結合的意識和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3]。深入挖掘這些資源,加強物理實驗過程的細節控制,既有利于高質高效完成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內容,又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之中,做到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實現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課程思政。

一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探索

(一)挖掘物理學史典例的人文內核,教育和引領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每個物理實驗內容基本都對應有相關知識獲得的物理學史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具有深刻的人文思想,有的能夠體現出典型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介紹與實驗內容相關的物理學史知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知識,也可以讓學生以史為鑒,從中領悟正確的思考人生問題和物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做到知識傳授的顯性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隱性教育相統一。比如,在開始大學物理電磁學實驗內容之前介紹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法拉第學術成長歷程。重點介紹出身貧寒沒受過正規教育的學徒法拉第因工作認真得顧客認可,才有了聽化學家戴維講演的機會,又因精心整理戴維演講筆記得戴維認可才有了成為戴維實驗室助手的機會,進而有了游歷歐洲近距離接觸物理前沿的機會。法拉第的學術成長歷程可以給學生兩點啟示:一是法拉第能夠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物理學家不是因為運氣好,不是因為機緣巧合,每一次機會來臨的看似偶然背后都有法拉第不懈努力而致的必然。物理學史中印證“機會永遠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的案例很多很多,這些故事都在講述著一個道理,即成功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勤奮。物理學史的典型案例很多,每個典例中都蘊含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人生哲理,如精心雕琢,善加利用,便可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引領。(二)強化大學物理實驗過程的監督和檢查,培養科學精神和嚴謹治學態度。大學物理實驗不僅可以訓練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分析問題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反思和評價能力等,它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等方面具有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3]。比如,大學物理實驗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多的驗證性實驗,如果學生上課前進行了預習,對實驗原理有所了解,做實驗時會不自覺的忽略掉不符合實驗原理的數據,重新調試儀器再次測量,從而得到一個符合實驗原理的數據,甚至有的學生會根據實驗原理編造或者篡改數據。實驗授課教師如果能在指導學生時注意觀察,及時發現這類現象并給于糾正,引導學生分析出現“壞數據”的原因,找到合理的完善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端正實驗態度,培養科學的嚴謹精神。要讓學生明白,出現壞數據并不可怕,不加思考就隱藏壞數據才可怕。正視錯誤,認真分析,是科學研究乃至做人做事所必須的基本素養[4]。物理學上有許多進展就是物理學家基于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嚴謹的科學精神,不護短不隱瞞才實現的。邁克耳遜、莫雷兩人長達七年進行光速的測量,所測結果與自己預期不符,但他們沒有隱瞞,而是把實驗方法和結論公諸于世,讓世人共同分析討論。正是他們這個與當時共識原理不符的測量數據為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比如,大學物理實驗授課模式基本是3-5個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實驗,小組形式進行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5]。但如果疏于管理,則會給惰性大的學生偷懶的機會,在實際中變成一個學生獨立完成項目,其它學生袖手旁觀的局面,這樣的情況勢必偏離了設計該模式的初衷。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一是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和教育。在開課之初便向學生介紹小組實驗模式的意義,講清楚什么是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團隊精神強調的是每個團隊成員的參與精神,因為明確的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才會產生真正的內心動力,而內心動力是團隊完成任務的根本保障;二是對學生的實驗過程加強監督檢查,對小組成員成績分開考核打分。學生是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操作主體,在自主完成實現項目的過程中,學生會展現出比理論課程中更為豐富的人格特點和行為特征,這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機會,在大學物理實驗授課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實驗情況,及時把握契機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嚴謹治學態度的培養,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三)及時關注科技動態和社會熱點,弘揚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中國科技進步更是頻現亮點,這些新技術和新成就很多都是與物理相關的。及時地把這些引入課堂,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學生將個人的成才夢有機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思想認識。另外,信息時代網絡發達,各種的自媒體抄熱了一個又一個熱點事件,對于社會熱點不要一味地回避,當學生討論關注這些時,教師給予及時地正面引導,傳遞正能量,提升學生明辨是非能力,是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思政教育的有利契機。

二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進行課程思政的注意事項

(一)課程思政的內容要有親和力和針對性,切記盲目求全課程思政的任務雖然是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它區別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內涵豐富的系統課程,課程思政不可能把相關的內容全部涉及。與其面面俱到但蜻蜓點水,不如抓住關鍵點精雕細刻。因此,課程思政應具有親和力和針對性,找準切合點,進行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才能易于被學生接受,才能真正實現傳授知識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讓思政教育的目的有機的結合到知識傳授之中。(二)課程思政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切記刻板單調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如果像套用公式一樣,無論什么樣的思政教育素材都采用一種或者幾種固定模式,單調刻板地進行思政教育,必然引起學生反感。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思政教育的素材很多,靈活多樣地進行思政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因為這樣的方式易于讓學生接受,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三)課程思政的篇幅要簡短精致,切記長篇大論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主要任務是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如果授課過程中進行長篇大論的思政教育,喧賓奪主,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既起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也影響大學物理實驗知識的學習。因此,授課過程中思政教育的時間不宜過長,有主有次,相得益彰,才能實現知識學習和思政教育的雙贏局面。

三結語

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理念,潛心研究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方式方法,使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每個大學物理實驗教師當前的任務和挑戰。迎接挑戰,不斷增強自身育人的意識和能力,探索出適合本課程的課程思政之路需要潛心鉆研,勇于實踐,可謂“任重而道遠”,唯有“上下求索”方得求解之道。

參考文獻

[1].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物理學校物理學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唐笑,吳朝文,李登峰,等.《實踐論》指導下的大學物理實驗課教學改革理念與模式創新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2018(8):107-107.

[4]陳斯細,李德安.物理學家犯錯的典例對物理教學的啟示[J].物理通報.2018(10):125-125.

[5]劉曉杰,于永江.山東部分高校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內容現狀調查研究[J].物理實驗.2018(12):75-75.

[6]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10-14.

作者:王秀敏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