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教育與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時間:2022-07-28 11:24:04
導語:中學物理教育與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當前教育理念的逐步完善,人們開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進行重視。在中學物理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開始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也是當前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創造性思維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中學物理本身就屬于一門探索性的自然學科,加強學生創造性的培養,不單單能夠讓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能力和質量提高,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自身的思維方式進行完善,最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當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拓展,逐步成為現代中學物理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核心教學問題。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育;創造性思維;教學探究
一、傳統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成長產生影響的問題
(一)不重視對物理教學的概念性理解,造成學生的基礎認知相對薄弱
教師需要重視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并非讓學生胡思亂想,而是依照物理概念進行拓展性的聯想和發散性的思維,對學生自身的物理思維能力進行完善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的知識體系。在傳統教學當中某些中學物理教師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講解更為重視,另外要求學生對一些物理公式進行死記硬背,并且能夠通過物理公式解答一些習題,反而不重視對物理教學的概念性理解。一些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往往引導學生進行題海戰術,這種舍本逐末的方式雖然使學生能夠熟練的利用公式完成解題,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往往無法對物理概念進行理解,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物理習題無法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更不能另辟蹊徑采取創造性的思維解答問題,這也是傳統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二)教師對課堂進程的控制程度過高,導致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被壓縮
盡管當前很多教師逐步認識到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教師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深入貫徹。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于對教學進度的考慮,往往更為重視教學的課堂效果和教學節奏。首先完成教學任務,而在此過程中就有可能導致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被壓縮。這種教學模式盡管可以確保教學的進度和教學的效果,但是無法保證學生在中學物理教學方面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部分教學教案主要是從以往教學經驗當中總結形成的,很容易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全盤接受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體驗和優質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對一些知識點進行學習,無法深入的對個性的思維進行拓展,無法深層次的對一些知識點進行研究。這樣不單單對學生的物理水平提高產生影響,還會導致學生桎梏于物理題目的解答。這種強制性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自身創造思維發展方面受到一定影響。
(三)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情緒的影響
對學生自身思維發展產生影響的另一個因素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身的情緒。中學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帶有一定的情緒,形成獨特的學習風格,很少會主動變換學習風格來嘗試進行綜合性發展,這也是造成教師在對學生創造能力進行培養時發現的問題。很多學生依然使用啟蒙階段教師傳統的學習方式進行思考。與此同時,一些中學生在身體素質和情感高速發育的青春期,在提出一些自我意見時往往由于害怕同學的嘲笑和長輩的批評,產生一種畏懼情緒,這種情緒導致中學生習慣性的人云亦云,不敢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不但會導致學習過程中無法發揮創造性思維,甚至還會造成對他人的學習方式進行模仿。另外一些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不足,造成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無法有效提升。
二、中學物理教育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
(一)讓學生能夠主動提問,創設合適的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物理知識
在進行物理發展過程中,人們常常發現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將問題解決具有更大的意義,因此需要讓學生保持一種活躍的思維狀態。但是當前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幾乎不會自己提問題,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也不會主動問教師。在教學方面需要重視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能夠主動提問,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創設合適的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物理知識。在此過程中進行思維創新,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努力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努力的鉆研。對學習物理產生興趣,在此過程中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師生關系,對學生發散性思維進行引導,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在日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與學生進行多溝通、多交流,與學生處于同一地位,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起來,提高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能力和效率。
(二)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實驗的設計能力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物理課程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完成物理課堂任務,需要重視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師需要依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從當前中學物理教學角度出發,實驗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簡單的操作,而不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學生只是依照教材的閱讀點演示和步驟按部就班地對實驗方法器材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解,并且依樣畫葫蘆地進行操作。這種方式無法讓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以此為基礎,重視創新,讓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提升,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的同時,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重視實驗的設計能力,啟發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逐步探索。
(三)知識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
中學階段學生經歷了小學的培養,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對事物的聯系進行分析,然而在此過程中處理問題能力不強,在物理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加強知識點的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并且進行大量的物理實驗,在理論與實驗結合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刺激,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發散性思維。傳統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刻意回避課堂上的創新教學,直接將自己的看法和思維灌輸給學生這種方式,直接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將眼光放長遠,逐步開放思想,讓學生在探索的環境當中多學習、多思考。
(四)重視教育的立體化、信息化
物理課程涉及很多有趣的現象,教師需要加強教育結構的優化,形成立體化教育的模式。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模式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從孔子、孟子開設私塾開始就已經形成,而現代“黑板+粉筆”的教育方法對教師和學生的思維產生了影響。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方法,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進行物理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加強教育結構的優化,將網絡當成日常教學的一種工具,這樣就能夠使用一些諸如微課等多媒體的方法進行物理現象的演示,這樣可以徹底打破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讓學生集中精力學習必要的知識點,在課下通過網絡幫助學生進行創新拓展,和教師交流,通過網絡的方法查找資料,進行物理模型的設計,解決出現的問題。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學生積極進行探索之后獲得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手腦并用,提升自身的思考和實踐能力,加強創新。
本文引用:
[1]郝杰羽.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學苑教育,2012(16).
[2]謝超賢.高中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32).
[3]田運濤.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6(12).
作者:吳娜
- 上一篇:數學教育研究質量分析
- 下一篇:衛生健康系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