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策略研究
時間:2022-06-13 10:32:01
導語: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積極影響
1.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可以得到提升。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中,中央限制了資金的價格利率,而由于商業銀行的準入門檻很高同時還可以在政府的保護下獲得巨額的存貸利差,因此商業銀行一直近乎處于壟斷地位。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市場是個開放市場,借貸雙方來決定利率等因素,那么就會刺激商業銀行也采取創新,推出更適合當下的信貸產品以獲取市場占有率,從而提升其市場競爭力。2.拓展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服務渠道。互聯網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的多樣化滿足了客戶的金融需求,客戶也越來越注重服務質量和體驗。為避免資金和客戶的流失,商業銀行會對當前的信貸業務進行拓展和創新,從而對自身渠道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消極影響
1.銀行信貸業務主體地位受到沖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各種平臺提供給借貸雙方各種資金和信息資源,銀行的信貸業務功能逐漸弱化,典型的例子有P2P平臺提供的借貸服務,可以取代銀行的相關功能。這會很快改變在傳統借貸業務中銀行的地位和作用,銀行的中介作用會逐漸降低。2.信貸業務的收入利潤減少。商業銀行此前對個人和小微企業不夠重視,忽略了這一貸款群體,使他們經常出現融資難等問題。互聯網金融興起的借貸平臺,提供給了這一客戶群體非常便捷的融資渠道。那些不能通過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傾向于選擇更能滿足他們對小額貸款要求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和產品,小額貸款的特點是發放期限短、金額小、靈活性強等。這就導致了銀行的客戶資源的流失,從而銀行的傳統放貸業務減少,隨之也影響了通過利差銀行可以獲取的利益。3.突出了銀行信貸業務流程的弊端。商業銀行傳統的貸款程序按照貸款業務操作規范要求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貸前調查、貸款審查和發放、貸后監督和本息回收。以上三個貸款階段按照“審貸分離”制度的要求需要分為三個不同崗位的人員進行,相應環節因工作疏忽而帶來的風險責任需要各自承擔。這些是銀行控制金融風險的重要保障和依據,但是在互聯網金融機制下這些程序顯得過于繁瑣復雜,會對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產生阻礙。銀行采取這些流程會發費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這并不適用于互聯網金融下的信貸業務。4.擔保不再是風險控制最重要的手段。互聯網金融依托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絡借貸,在其監控之下有眾多交易主體的資金流,對風險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無需銀行的嚴苛復雜的信貸擔保,這對銀行來說是個很大的沖擊。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產生影響的原因
(一)互聯網金融信貸產品具有更廣的創新空間由于需求的推動、技術的推動、制度的變革、風險的轉嫁、成本的降低以及管制的規避都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相關機構對信貸產品的發展創新。而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出現與應用使互聯網借貸能夠降低交易雙方的交易成本、對交易流程進行簡化同時又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另外,諸如P2P網貸平臺這類的互聯網產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和完善了我國金融市場上信貸產品的缺陷。因此,憑借其廣大的發展空間,互聯網借貸還有很多可以創新之處。(二)互聯網金融可以解決信貸業務信息不對稱問題在商業銀行貸款業務中,借款人和商業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所以在交易時,擁有充足信息的一方會選擇對其有利的策略,這會產生逆向選擇的問題。而互聯網平臺有開放性的優勢,借貸雙方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并且及時、有效地交換信息,從而能夠避免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損失。例如,互聯網金融借助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等就能獲得客戶的交易和行為的有關數據,并依此可以對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具體分析和預測,擁有客戶信用評級的依據就可以相應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三)互聯網金融可以降低信貸業務成本商業銀行在對借款人進行專業監督和審查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成本,例如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和場地成本等,另外風險評級以及信息維護等方面的費用也都歸入這部分成本中,從而使客戶的信貸交易成本增加。與之相比,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由于借款方能夠參與其中、各部門協調性好并且中間成本低,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費用,因此商業銀行出于劣勢。
三、基于信貸業務的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一)培養復合型的人才。商業銀行需要的是金融和互聯網方面的人才,復合型人才可以通過技術經驗加強雙方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合作。同時通過系統的分析與考量,可以開發出適合本銀行的軟件系統和更多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比如,銀行通過與互聯網金融機構合作,很多小微企業的信用記錄就可以進入銀行征信系統,小微企業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拿到銀行貸款了。(二)加入P2P網貸。商業銀行可以參考其他互聯網金融的網貸推出自己的網貸產品,而且會在專業性和安全性上具有明顯優勢,同時相較于其他網貸產品來說銀行的網貸產品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三)變革貸款業務流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復雜使其辦事效率低下,客戶等待時間過長。因此商業銀行應再造和重構貸款業務流程,在信貸業務中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設計新的業務模式。同時要簡化貸款業務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并且,一定要重視小微企業的金融業務,因為在國家政策和改革的推動下其具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他們是銀行信貸業務的主要客戶。(四)加強與互聯網金融合作。商業銀行要轉變觀念,參考互聯網金融的信貸風險管控機制,拓寬銀行業務渠道以增強競爭力。利用互聯網金融在數據和平臺上的優勢,結合自身風險投資和人才的優勢,與互聯網金融合作共贏。(五)深入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在互聯網時代,金融服務的成本越來越低,金融消費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因此,傳統的商業銀行借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商業銀行要以客戶為中心,提高自己的服務效率,留住老用戶同時開發新用戶。另外,銀行需要對客戶群體進行劃分,比如說剛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大學生,他們的需求是盡量能以最小的代價貸得足夠款項,以備不時之需和買房買車。那么銀行可以針對這類人群開發相應的貸款產品,以迎合這類群體的需求。同時,銀行可以與現有的大型企業集團深入合作關系,為其提供綜合性服務計劃,從而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四、結論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成長,創新出來許多金融產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便捷、廉價和安全等的需求,同時也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產生了沖擊。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機遇,將傳統商業銀行借貸業務與互聯網相融會貫通,依靠自身完整的風險控制體系和多年的龐大客戶資源,提供更優質全面的信貸服務。
作者:賈鳳濤 單位:中國工商銀行哈爾濱市顧鄉支行
[參考文獻]
[1]牛海霞.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商業銀行應對策略[J].當代經濟,2014(11):118-119
[2]張楠.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商業銀行應對措施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293
[3]吳凱悅,張慶君.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研究[J].河北金融,2014(6):8-10
[4]熊洧.淺析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傳統貸款業務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4(16):329
- 上一篇:國際農村小額信貸經驗借鑒與啟示
- 下一篇:股份制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