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企業工會的維權工作思考

時間:2022-11-16 02:51:59

導語:新常態下企業工會的維權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常態下企業工會的維權工作思考

一、保障企業職工就業權

所謂就業權,是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勞動者,包括職業獲得權、工作自由權、就業平等權、就業訓練權、失業保障權等在內的權利,是一項基本人權。就業問題,關系發展穩定,關系基本人權,關系社會和諧。我國已于2007年8月30日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業促進法》。《就業促進法》關于公平就業、就業服務于管理、職工教育與培訓、就業援助等方面的規定,是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又一里程碑。新常態下,企業面臨新的困境,必須依靠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來獲取利潤,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企業工會應當注重整合資源,加強職業培訓學校、高等院校的聯系、促進企業內部職工服務中心建設,采取新媒體教學、流動講堂、職工書屋、計算培訓等多種方式,配合行政集中對困難職工、女職工、下崗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自主創業培訓,培育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知識技能型人才,并把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提高普通職工技能水平結合起來,提高職工的就業能力,保障職工的就業權。

二、保障企業職工發展權

所謂發展權,是指公民自由、自主、積極、有意義地參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并公平地享有因發展而產生利益的權利。聯合國大會1986年通過的《發展權益宣言》,對于發展權的內涵與外延作出了全面的闡釋。保障職工發展權利,通過發展,促進職工權利的實現,是工會十六大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和諧中國夢的力量之源。企業工會組織應當倡導尊重勞動、提倡創新的良好風氣,推動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有序化,實現勞動者的體面勞動、全面發展,促進勞動價值與創新價值的認可,保障勞動者的發展權。企業工會應當推動企業建立完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和職業發展通道。企業工會應當總結和推廣行業內職工技術等級評定的經驗和做法,解決勞務派遣員工的職稱評定等問題,引導企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逐步建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職業道德、鼓勵職工創新、促進職業知識水平提高的企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讓職工在公平環境中實現自我價值。

三、保障企業職工的專利權

所謂專利權,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于1984年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已經經過了三次修訂,將專利的申請、專利權的保護等從法律上予以保證。在經濟新常態下,技術進步和創新成為決定成敗的“勝負手”。企業工會應鼓勵職工參與技術革新、發明創造,以人的轉型升級來加速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建立職工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申報和審查制度,對符合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應提出專利申請。工會應當協助職工申報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并促進技術轉化。企業要根據《專利法》及實施細則和國家相關政策規定要求,建立企業內部合理的專利利益分配與獎勵制度。對企業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作出的專利及其實施效益定期評價,兌現應分配利益與獎勵。專利利益分配與獎勵應與專利發明人、設計人的貢獻和專利實施效益對應。企業工會應監督企業認真執行《企業專利工作管理辦法》,保障職工的專利權,使專利成為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

四、保障企業職工知情權

所謂知情權,是指通過官方或者非官方渠道,對于權益、咨詢、信息等內容的獲取、了解、知悉、掌握的權利。保障職工知情權,是工會十六大的重要會議精神之一,是和諧中國夢不可或缺的色彩。企業工會應積極主動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政策計劃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堅持公正、公平、透明的工作原則,推動企業主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把企業建設成為企業和職工的利益共同體。企業工會應當促進民主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促進企業與職工協商共事、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引導職工做企業發展的主人,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凝聚和諧中國夢的正能量。企業工會應當深化企務公開工作,促進企業職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改革動向、重大決策、干部任免、福利分配等重要信息。引導職工支持改革、理解改革、投身改革。

五、保障職工文體活動權益

企業工會應當按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群眾性的文體活動,保障職工文體活動權益。文體活動能增強職工體質,陶冶職工情操,穩定職工思想,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緩解因長期枯燥工作后的疲憊,讓職工在快樂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文體活動有助于培養職工的團隊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工會應深入開展職工文體活動,積極展示企業職工精神風貌,不斷培養職工對企業的親切感、自豪感,促進企業的發展和穩定。

六、保障職工的職業健康權

《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明確規定了職工享有接受職業衛生培訓的權利;享受職業健康監護權;知曉作業過程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和防護的權利;對危害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提供領導防護用品的權利;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利;參與職業衛生管理的權利等等。企業工會應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依法履行工會的安全生產職責。督促企業簽訂《勞動安全衛生集體合同》及《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并督促企業履行在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保護等方面的義務。

七、保障職工共享改革成果的權利

企業工會促進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始終做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企業工會應當實現維權的主動性,主動了解和幫助解決職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建立起幫扶的長效機制,讓工會組織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企業工會應當實現維權的及時性,應當堅守協調勞動關系的第一線,第一時間化解企業內部的勞動關系矛盾,實現企業職工維權的規范化、制度化,堅持依照法律,通過協商、協調、溝通的辦法化解勞動關系矛盾,避免勞動糾紛激化。工會組織要做好《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工作,并深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穩步提高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的收入水平,讓廣大職工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作者:程超 單位: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