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視野下核事故危機公關

時間:2022-07-30 09:42:04

導語:公共管理視野下核事故危機公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視野下核事故危機公關

1、核事故危機公關的必要性及影響因素

1.1中國核電發展與能源結構。核電作為新能源清潔無污染,發電效率較高,運行成本較低,將滿足我國電力需求,優化能源布局,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緩解火電帶來的環境污染,降低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緩解國際輿論壓力;將振興我國相關裝備制造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資源貧乏、結構失衡、需求劇增、缺口很大、能效不高、減排困難,這是當前中國能源的基本狀況;中國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消費總量很大,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以煤為主的消費現狀是中國在二氧化碳排放上躍居世界首位,這也是一些國家用來詬病和限制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國的能源現狀和環境危機決定發展核電是解決我國能源與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

1.2公眾態度影響核電發展。公眾態度對一個國家核能發展的政策、技術、經濟性等問題都會產生影響。如果公眾對核能存在較大爭議,甚至引發沖突,其所造成的巨大社會成本是政府在進行換能決策時不得不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公眾反對,一些核能項目會在公眾的反對和質疑聲中被拖延或中止,同樣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公眾對核電態度的改變不取決于對核電技術了解,而是受到很多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核電的公眾接受性是一個涉及社會、技術、心理、公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交叉性課題。因此,要改變核電的公眾接受性,首先就要加強對核電的科普宣傳。由于各國對核電科普宣傳的重視程度不同,加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差異,各國民眾對核電接受性也不盡相同。由于核電宣傳基礎較好,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對發展核電的支持率較高,這幾個國家的核電發展預期也較好。

1.3核事故危機公關處理與核電發展。日本福島核事故無疑給全球核電復蘇態勢帶來巨大打擊,一段時期內核電復蘇步伐將有所放緩,但不太可能出現上兩次核電事故后長達二三十年的蕭條期。目前,主要核電國家均宣稱要繼續保有核電。美國、法國、英國等老牌核電國家表示堅持核能發展立場,并采取措施,全面審視和評估本國核電站安全,盡最大可能保證核能的安全利用。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正是因為這些事故才使得我們的安全性能不斷完善,保護措施不斷升級,例如在三里島事故后導致更嚴格的安全標準的核電站出現。

2、核電科普宣傳促進核電發展

2.1國內外核電工作認知度和接受度。由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差異,各國核能接受性不盡相同。核能公眾接受性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至今仍未走出低谷。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全球18個國家18000人進行的一項大范圍的調查顯示,62%的被調查者同意現有核電站繼續運行,但59%的人反對建設新的核電站,相對而言,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對新建核電站的支持率較高。中國的核電處于初級階段,能否大力發展最終將取決于公眾的接受度,福島核事故后,我國對于核電的發展態度是中性偏接受的,但公眾對核電的擔心和反對是存在的,公眾反對成為中國發展核電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中國在核電公眾宣傳方面開展的工作還很不夠。

2.2核事故對核電宣傳工作的響應。日本福島核事故后,與日本民眾的冷靜、淡定不同,由于對核知識科學理解的匱乏,中國各地區的許多群眾聽信碘鹽能預防、治療核輻射的傳言,瘋狂搶購食用碘鹽。探究“搶鹽風波”發生的原因,還是在于老百姓對核電知識本身了解太少,面對核事故的發生不知道應如何進行科學的防護。這件事深刻地反映出我國在核科普公眾宣傳方面的缺失與不足。面對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種種謠言,國家有關部門積極回應,動員方方面面的科技力量,通過多種形式,正面回應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露事件引發的社會關注,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科學理解這一熱點問題。

2.3公眾核電態度與核電產業發展。隨著中國新一輪核電發展規劃,核電安全越來越引起國內公眾的關注?,F在,已經有部分省市的居民向核安全局寫信反對在當地建造核電站。可以說,公眾不理解、不支持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核電產業發展的一道障礙,向公眾進行核電科普教育和宣傳已經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福島核事故之后,我國核電包括核電產業回歸理性發展。我們應在確保核電安全的同時,將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納入核電發展的重點,這也是此次福島核事故帶給我們的啟示之一。一個與公眾積極溝通,面向公眾開展的核電科普宣傳工作新局面正向我們走來。

3、核電安全宣傳工作的方向及建議

3.1探索核電宣傳工作常規舉措。利用學校、社區等場所積極宣傳核電,對比核能與其他能源的優勢、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將會采用的污染控制措施等等。充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消除公眾對核電的疑惑和畏懼心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的傳播媒介,與公眾建立有效溝通,增進公眾對核能的了解,并在核能的風險接受性問題上達成一致。通過博客、微博、手機報、移動傳媒等新媒體即時宣傳核電。

3.2加強核電事故的應急。建立全國性核與輻射事故信息資源庫,并向公眾主動推送相關信息。資源庫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我國核電及相關事業發展的基本狀況、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故類型等信息,即基礎信息子庫;二是應對核與輻射事故的常規知識、技能、流程,以及相關法規政策等信息,即知識與政策子庫;三是世界各國應對核與輻射事故的案例信息,即經典個案子庫。

4、結語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能源問題十分突出的大國,我們不可能放棄核電,國家在我國未來的核政策上應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如果模糊而不清晰,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不僅會影響能源政策,也會動搖我國的核大國地位。核電中長期規劃目前正在修訂中,也會受到各方輿論的影響。讓社會公眾尤其是核電站周圍的公眾了解、普及核電知識,了解核電是安全、清潔、低碳、高效的新能源,對公眾支持核電站的建設和發展,引導社會公眾強化對國家大力發展核電、調整能源結構、倡導節能減排、繁榮地方經濟等政策的深刻認識,消除社會公眾對核電站普遍的恐懼心理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