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巧用工商管理觀念促進發展

時間:2022-02-26 01:42:00

導語:國企巧用工商管理觀念促進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企巧用工商管理觀念促進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國企原有的制度與模式已經不能適合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市場經濟模式,因此,國有企業改制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是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必然要求。

國企改制后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在改制后能健康良好地運轉下去,所以國企改制后企業管理機制也必須隨之改革,這就要求企業管理層必須具備現代管理觀念和方法,同時利用創新發展觀念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我國國企改制后管理觀念上的問題

為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國企煥發生機,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先后制定出一系列政策來指導國企的改制。可是管理層仍有人不能深刻地、全面地認識國企改制的問題。

國企改制的關鍵是管理觀念上的改變,進而將管理觀念落實到管理制度上來最后實行完善的運行模式。觀念轉變,實際上就是國有企業對“市場”“政企關系”、“現代企業制度”、“股東”、“經營”、“管理”、“競爭”、“合作”等一系列問題的認識上的轉變,并直接落實、體現在經營管理活動上。但是,我國國企改制后,諸多企業仍然存在原來僵化的、被動的基本概念和定義理解,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改制。具體表現為:

“政企不分”觀念嚴重,企業在改制后無論是企業領導還是廣大員工頭腦里都根植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導致了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企業管理工作的行政干預過多,影響工作效率,國企領導人,往往又是本企業改制后的高層人員,受到多年干部管理思想的影響,對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新意,仍然沿用計劃經濟下的舊模式,對員工實行“干部化管理”,一人身兼三職(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或公司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的情況普遍存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對人員的管理和控制失效。

對于股份制的認識不足,吃大鍋飯的心理嚴重,國企改革后,由于企業上下對現代股份制認識的不足,員工普遍抱著吃大鍋飯的心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平均主義思想嚴重,就鍋吃飯的現象普遍存在,缺乏激勵和動力,導致了企業管理運行上的效率低下。

經營管理觀念陳舊,大多數企業依然抱著過去那種員工只是生產工具的觀念,不具備“以人為本”的創新理念,計劃經濟下的生產經營觀念嚴重,忽視管理過程中的激勵,控制,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創造,導致企業管理混亂,經營管理遠離市場,組織內部不協調,人才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企業工商管理效率低下。

2國企改制后工商管理觀念的創新發展

觀念創新是企業一切創新活動的動力源泉,國企改制后成功的經典案例莫過于海爾,張瑞敏的“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等一系列觀念的創新,成就了海爾的做大做強,打入世界市場。國企改制后首要面對的難題就是管理觀念的更新,企業職工和管理者建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自主意識、全面管理意識。變壓力為動力,由被動變為主動,樹立現代企業的管理觀念,積極參與到市場競爭大潮中去,為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國有企業改制后管理觀念的更新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2.1國企領導要樹立現代企業創新管理的觀念

以觀念創新為先導,拓寬管理視野。國企雖然在制度上完成了改革,但是由于國企領導在轉變為董事長、總經理和董事會成員之后,仍然是抱著過去的“權力觀”,在管理上,輕視制度與管理,決策上主觀隨意,管理上松懈散漫。所以,樹立現代管理觀念是他們適應市場經濟的前提,先進的管理觀念才會帶來先進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總是因為落后的觀念而導致。管理觀念的創新要求國企管理層必須樹立四種創新觀念:一是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堅持科學發展觀,放棄權力本位的思想,管理要以人為中心,把提高員工的素質,滿足員工的需要,不論資排輩,唯才是用。二是拓寬管理視野的理念,改變過去管理視野的局限,積極主動拓寬市場,尋找商機,實行全面管理的新理念。三是與時俱進的觀念,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當代企業管理領域出現的新趨勢、新動向,摒棄守舊的生產經營觀念。四是樹立在發展中壯大的觀念,管理層應該致力于企業的發展壯大,不斷深化改革,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2廣大員工要丟掉“鐵飯碗”的觀念

正確認識股份制改變員工由過去單位人到現在社會人的轉變過程中,頭腦中長期形成的等級身份觀念和依賴意識,以及在傳統體制下養成的“等、靠、要”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不要以為國企是“鐵飯碗”的象征,進入國企就是為了領取固定工資,國企具有更加優越的地位,在國企中可以不作為等舊思想。樹立市場經濟意識、競爭意識、優勝劣汰意識以及通過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觀念。同時強化領導干部的服務意識,自上而下破除工作崗位是領導一句話的思想,提倡領導服務于員工,管理就是服務于企業的管理。還有強化崗位意識,淡化身份觀念。讓員工在改制之后認識到企業也有自己的一份,企業效益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自己的收益,才能杜絕過去國企員工“懶,占,閑”的狀況。

3結論

很多國有企業改制后,新制度并沒有給企業帶來活力,甚至陷入了困境,運轉不靈的情況多有發生,究其根本,就是改制企業雖然完成了制度上的表面變更,然而在管理觀念上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創新與發展。所以,樹立創新發展的管理理念是國企改制后企業實現運作轉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