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和諧管理制度論文

時間:2022-08-06 03:06:00

導語:學校和諧管理制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和諧管理制度論文

摘要:學校的管理靠校長,校長的責任是讓每個教師實現價值最大化,不僅有使命感、責任感,還要有成就感、幸福感。因此一所蓬勃發展的學校,一定有著先進的教學理念,務實的辦學思想,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也就是有著在文化引領下的合理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和諧學校、管理模式

一、制度管理的規范性

制度可以起到規范作用,即規范相關的教育管理行為,使學校教育管理進一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可以起到保障和引導作用。比如說教師的學習,教師學習需要用科學規劃、精心設計與嚴密組織來保障和推動。雖然我們不斷倡導樂學思想,探索愉快教育,但學習的快樂和愉悅就取決于學習本身的艱苦性和對這種特性的成功體驗。因此,要能夠真正推動教師的學習,必須要依據教師學習的特點和規律,予以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和嚴密組織。所以,對待教師學習,就不能簡單地只從外在價值上去要求,而要從提升教師生命價值上去認識,重新審視學校中不利于教師學習的各種障礙,重視教師學習的價值,關注教師學習的需要,鼓勵教師學習的發生,支持教師學習的行動,從時間、資源、環境、制度、評價等多方面給教師的學習創造條件,提供幫助。

通過聽課評課活動的學習,喚醒教師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習理念轉化成了實際行動,使課堂煥發出了青春活力。教師是在教育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進行教育教學。教師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進教育教學實踐。同時鼓勵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論文,按級別予以獎勵加分,年底評出學習典型,就其先進事跡進行表揚獎勵。每月全面公布教師德、勤、績、能四方面的考核。考核將作為教師評先樹優的依據。由于把學習納入考核中,大力表揚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的老師,從而使以前的被動應付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時間久了,讀書卻早已成了我們教師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量的讀書筆記,交流會上犀利的發言,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成長中的教師。如今教師們早已嘗到了讀書的樂趣,牢騷也已變成了教師們學習的動力。

學校是師生共同組成的集體,學校管理的關鍵是全體成員形成主人翁的責任感,形成自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即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學生對他人的尊重、學校對師生的尊重。單純的制度管理往往顯得生硬,缺少人情味,因此制度的執行過程中講究柔性的,這就要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體現平等意識、寬容意識和合作意識。比如我們現在實行給教師打分,從德、能、勤、績等四個方面對教師加以考核,但這樣的做法就對每一個教師平常的工作涵蓋不夠全面,教師平常的工作方方面面,特別是最能體現個人能力的班級學生的素質被忽視了,這就不可避免地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于是我們把考核制度細化,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積極培養教師的業務專長。作好平日記錄,而最根本的是要看學生的素質的提高,這是衡量一個教師的勞動成果的最好的方法。假設一個教師方方面面都好,就是學生的素質提高不上去,就好比工人所出的產品都是廢品,我們能說他是一個好工人嗎?帶好一個班集體,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是硬道理,再結合教師的資歷學歷、師德等,就能做好教師的綜合素質的測評,就更有說服力。有了這些硬性指標,一年的工作到頭來,大伙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合理的規章制度,是建立在尊重教師,保護教師工作積極性上,也是一所學校發展,順利開展好各項工作的關鍵。

二、文化引領的超越性

一所學校不僅需要制度的管理,還需要文化的引領。我們在健全學校制度的同時,注重用制度引領學校文化的走向。文化引領,是學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取向,是制度管理模式的超越。學校的環境和建設,校風校規的形成等學校文化都是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激勵師生振奮精神。走進不同的學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覺,這種不同的感覺,來自師生的氣質,這是一種說不出卻能切實感受到的氛圍和風氣。我們重視探索一條適合學校文化發展的新路子。我們曾發動全校老師、學生以為學校文化建設想點子、出辦法,鼓勵老師及學生在文化方面創新,并據此形成文化管理制度。從教師學習到各項活動的開展以及教改等等,都有整套的管理考核制度,有獎勵有懲罰,具體做法是:建立校園文化建設小組,具體負責全校校園文化建設任務。堅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員參與、全程運行、全面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委員會定期進行計劃、部署、評估和總結,保證工作的落實。在學校制定教學目標責任書時,將校園文化建設的成績列入各教師工作業績考核的范圍’,促進教師的主體參與。

根據制度,學校制定了特色班級風采展、讀書活動競賽、跳繩背詩等活動制度,加大了教師在教研文化方面以及班級文化的考核量化分值。同時學校還根據自己的特點,打造班級文化。班級板報,墻面,異彩紛呈,有的學校以小制作、手工畫、學生作文為主,突出個性特色。有的用激勵性的標語顯示了班級的班風和積極向上的學風。圖書角各有其特色,有的班級圍墻用撕開的書圍成一圈書墻,并定期更換,即使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會每天看到新的圖書,營造了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類似這樣一些健康、向上、豐富的班級校園文化,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公務員之家:

通過校園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學生變得愛學樂學,教師樂教樂學,樂于奉獻的敬業風氣也得以形成。建立健全學校文化制度,用制度的形式,采取量化分值的形式納入教師、學生以及班級的量化考核,充分發揮了校園文化的精神導航作用。實際上,這種文化制度的滲透會潛移默化,會如同涓涓溪流流入學生的心田,會在學生心中形成高尚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學校教育的導向。在學校管理工作實踐中,校長要想真正打造這種學校文化的執行力,應切實重視學校文化的精神引領作用,使人人都沐浴在濃濃的書香文化氛圍中,讓和諧文明的書香文化成為學校工作的靈魂,真正讓學校文化發揮引領作用,使之引領學校管理的新篇章,這樣才能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文化根底,也才可能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平穩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