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癥患者的食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4:27:00

導語:高脂血癥患者的食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脂血癥患者的食療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膳食療法對高脂血癥治療的意義。方法通過對企事業(yè)單位職工健康查體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者進行改變不合理飲食結構和不良生活方式等非藥物治療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結果預防高血脂的發(fā)生應從飲食入手。結論我們應重視合理的飲食結構,特別是血脂紊亂者應高度重視膳食療法。

【關鍵詞】高脂血癥膳食療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異常的患者也逐年上升,而且逐漸年輕化,患病率大約為30%~50%[1],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居于死亡率原因第一位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而高脂血癥是冠心病發(fā)病的一項危險因素,防止血脂升高已成為預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1膳食療

1.1一般營養(yǎng)原則(1)控制食物總能量的攝入,能量攝入過多,多余的能量就以脂類的形式儲存在體內,在正常的情況下,應該使攝入的能量基本等于消耗的能量。(2)控制食物中總脂肪的攝入量,使其不超過總能量的25%,動物性脂肪中飽和脂肪酸較多,它能促進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和肝臟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升高,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入過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增加血液粘度并加速血液凝固,促進血栓的形成。植物性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它有利于降低膽固醇,但也不能過多攝入,因為會引起體內較多的氧化損傷[2]。(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總量和比例,使其占總能量的60%,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甘油三酯,并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因此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主食、粉條、精糖等的攝入量要加以限制[2]。

1.2科學的飲食方法(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提供的能量要占總能量的11%~15%為宜。同時給予充足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可以吸附腸道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并加快腸道的蠕動,有利于減少脂類物質的吸收,促進排泄。(2)減少酒精的攝入,酒精可以促進內源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導致血脂升高。酒精本身也是能量物質,在體內可轉化為脂肪,因此要減少或者不飲酒。(3)控制鹽的攝入,鹽中的鈉離子可導致血壓升高,導致血管壁硬化,加重血脂紊亂,專家建議,每日食鹽6g以下。

1.3改善生活方式加強健康教育,要求做到生活有規(guī)律,睡眠控制在8h以內,1日3餐(或4餐),定時定量,不可暴飲暴食和缺餐少頓,根據(jù)自己的體能選擇適當?shù)倪\動方式,保持身心愉悅。

2結果

目前臨床上對血脂異常的患者大多采用藥物治療,療效是肯定的,但也有局限性。膳食療法主要是飲食控制,采用科學的飲食方法以及生活方式的調節(jié),膳食療法不僅可以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時也是調脂藥物治療的基礎,因此,膳食療法是高脂血癥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3討論

高脂血癥是指血液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脂升高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飲食不當是引起血脂紊亂的主要原因,國內外大量的流行病學和臨床實驗均表明膳食因素與成人的血脂具有密切的關系。所以無論是否采取藥物治療,都應輔以適當?shù)臓I養(yǎng)飲食措施,注意飲食也是改善血脂紊亂的基礎[3]。總之,膳食療法是防治和治療高脂血癥患者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春曉,張學冰.老年人高脂血癥的治療.中國全科醫(yī)學,2008,11(3):38.

2艾華.血脂紊亂者飲食的一般原則和措施.中國全科醫(yī)學,2008,11(2):58.

3衣正軍,涂麗萍.高脂血癥患者的非藥物治療分析.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7,1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