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藥房藥學服務研究
時間:2022-08-14 03:01:35
導語:門診藥房藥學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門診藥房實施藥學服務對患者用藥安全性及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2月‐2015年8月在該院門診就診的236例慢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119例,對照組117例。對照組患者就診后,直接取藥,告知患者藥物使用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藥學服務。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用藥依從性。結果觀察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2%,同對照組16.24%比較,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率為94.96%,同對照組86.3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門診藥房對患者實施藥學服務,能夠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及依從性,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關鍵詞:門診藥房;藥學服務;用藥安全性;依從性
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care)指專業藥學人員利用藥學知識與工具,向社會公眾(患者及家屬等)提供與藥物使用相關的各類服務。隨著我國醫療事業不斷發展及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醫院工作模式也在不斷改變,藥學服務在門診藥房中的實施,可滿足患者需求,提高用藥安全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相比于住院患者,門診患者病情較緩,且缺乏專業監督,因此用藥依從性較差。有學者認為[2],門診藥房實施藥學服務對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通過對比,探討了藥學服務對患者用藥安全性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門診就診的236例慢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119例,男58例,女61例;年齡18~71歲,平均(43.23±1.28)歲;文化程度:23例為大學及以上,65例為中學到高中,31例為初中以下。對照組117例,男54例,女63例;年齡19~72歲,平均(43.52±1.31)歲;文化程度:25例為大學及以上,63例為中學到高中,29例為初中以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納入標準:年齡≥18歲;慢性疾病患者;意識正常,語言表達能力無障礙且無精神性疾病;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急性病癥患者;患有精神性障礙患者;患者不同意或沒有條件進行隨訪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就診后,藥師嚴格按“四查十對”調劑配發藥品,告知患者藥物正確使用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藥學服務,藥師對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疾病的病理機制、臨床表現、病癥誘發因素、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并說明該疾病的生活禁忌;告知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詳細說明藥物有無禁忌證及用藥前后注意事項,囑患者按時服藥,講解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注重藥學監督,3d進行一次電話隨訪,提醒患者按時服藥,并對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予以說明,并指導患者采取有效措施緩解不良反應;在配發藥品及電話隨訪時,對患者疑問耐心解答,并對患者予以安慰、鼓勵,幫助其建立治療信心。
1.3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進行1~3個月隨訪,記錄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觀察用藥依從性,完全依從:嚴格執行醫囑用藥;部分依從:基本能遵醫囑用藥,不按時用藥、擅自減藥次數<3次;不依從:不遵從醫囑用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2%,同對照組16.24%比較,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74,P<0.05),見表1。
2.2用藥依從性
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率為94.96%,同對照組86.32%比較,顯著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02,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健康問題[3]。門診藥房是醫院重要組成,不僅直接反映醫院醫療質量,對于患者病情緩解、生活質量提高均有重要意義。慢性疾病由于病程遷延,需長期用藥,患者經濟負擔較重,且部分藥物可引起不良反應,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從而導致用藥依從性較差,影響治療效果[4]。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及安全性是門診藥房工作者關注的重點[5]。有報道顯示[6-8],在門診藥房實施藥學服務,可提升工作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概率。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藥學服務,結果顯示,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且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門診藥房實施藥學服務可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及依從性。藥學服務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具體表現,其目的在于提升用藥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藥師通過藥學服務,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可提升患者疾病認知,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重視藥物治療;通過藥物指導可避免患者錯服、漏服、多服藥物,提高用藥安全性;通過定期隨訪,利于監督及指導患者用藥;在藥學服務過程中,藥師對患者進行鼓勵、安撫,解答患者疑問,可幫助患者重建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有研究表明[9-10],目前門診藥房實施藥學服務尚存在一定問題,藥師當轉變觀念,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服務意識,積極開展用藥咨詢,并做好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從而提升藥學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門診藥房對患者實施藥學服務可顯著增強患者用藥安全性及依從性,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但本研究觀察時間短,納入樣本少,結果還需進一步探討。
作者:張剛林 王賓 孫麗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人民醫院
- 上一篇:事業單位統計工作的特點及作用
- 下一篇:藥學服務模式對患者用藥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