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時間:2022-01-03 03:17:31
導語:藥學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體系建設過程
點,梳理重點。在2007-2010年期間,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進行實驗教學內容的梳理和整合,歸納藥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的知識點,并與現行實驗教學方案相對照,完善各專業課程實驗教學方案。鏈,聚點成鏈。以藥劑學課程群實驗教學改革為開端,依據我國藥品法規,把各專業課程實驗教學內容分模塊與新藥研究流程“一一對應”,在2006-2008年本科學員的實驗教學中,實現以新藥研究為目標、知識點前后鏈接、實驗結果交互驗證的藥學專業多學科“鏈式”綜合性實驗教學[3-4]。面,多鏈成面。按照我國新藥分類,從化學藥、天然活性產物、生物技術藥物中各選取1-3個品種設計7個多學科“鏈式”綜合性實驗,編寫教材、培訓師資,全面推廣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實施。
2關鍵內容
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具有創新能力的藥學專業人才為目標,強化實踐教學。打破課程之間、學科間的壁壘,開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以化學實驗教學平臺和軍隊特需藥品中試基地為依托,建立多學科共享實驗平臺;依據國家藥品研究法規,構建與理論課教學相互補充的“一體化、分模塊、多學科、開放性”藥學專業課程多學科綜合實驗教學體系。
2.1梳理整合藥學一級學科下各專業課程實驗教學方案,合理設置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內容
根據藥學專業的特點,以“藥”為中心梳理、整合實驗教學內容[5-6]。按照我國新藥的研制開發規律,將現有實驗重組為藥學基礎實驗、藥物制備實驗和藥物評價實驗三個模塊。每個模塊實驗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技能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兩部分。學生在掌握各學科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進行跨學科多技能的綜合訓練,使學生能從藥學一級學科的高度掌握藥學領域中的各種實驗原理、方法和技能。通過三個模塊的構建,學科之間以“藥”為本,相互交叉,相互滲透,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三基”的基礎上,對藥學專業有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各模塊主要內容和培訓目標如圖1所示。
2.2集藥學院優質師資,架構“教學專家委員會/教學管理人員/一線授課教員”三級教學體系
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涉及藥學專業6個二級學科,8門專業課程,需要有完善的教學體系才能保證其順利的組織實施。我國許多院校均開展了多學科綜合性實驗,但卻均無法形成有效的教學體系,限制了多學科綜合性實驗的推廣運行。總結自身經驗、汲取他人教訓,遵循第二軍醫大學“專家治校”的一貫工作宗旨,建立了一線授課教員為主體、教學專家委員會決策、教學管理人員統籌組織的三級教學體系,合理安排教學師資、場地和教學進度,在2012春季學期的教學實踐中證明本成果構建的三級教學體系足以保證多學科綜合性實驗的順利實施。
2.3借鑒科研管理經驗,以“方案設計-開題報告-實踐操作-結題匯報”模式組織教學實施
實驗教學過程目前正經歷著“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根本性轉變。為更好的提高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新藥研發自主創新能力,多學科綜合性實驗也應以學生為主體實施。而“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模式如果缺乏科學的實施過程和及時的專業指導,必然造成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實驗操作不規范、實驗數據不完整甚至實驗的徹底失敗。為保證多學科綜合性實驗的順利實施,借鑒我校“十一五”期間科研項目管理的成功經驗,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實驗方案設計、開題報告、實驗實踐操作、結題匯報等部分,帶教教員與實驗小組以“一對一”形式進行方案設計指導;每個實驗方案在具體實施前必須通過開題答辯,由教學專家委員會專家評審通過后方能實施;實際操作中教員起到“導師”作用,即僅指出學員操作錯誤之處,不給出具體改正措施,而是引導學員自行查閱文獻資料、根據實際情況自行修訂實驗方案;實驗結束后學員自己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并進行結題匯報,由教學專家進行點評。依照此模式實施多學科綜合性實驗后,學員結題匯報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邏輯性均明顯高于開題答辯,證明了“以科研模式實施教學”思路的正確性。
2.4制訂了由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構成的全程、即時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環節中的重要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要保障。經過前期理論研究,引入“形成性評價”概念,制訂了由方案設計及開題報告、實驗實施、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及結題報告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構成的多學科綜合性實驗評分標準,編制了開題、結題報告評分表,不同實驗模塊評分表,對學員在多學科綜合性實驗中的表現進行全程的、即時的評價,并安排各科帶教教員分別和每個實驗小組進行“面對面”的實驗總結。多學科綜合性實驗評價體系根據學員在實驗各個模塊中的表現,對其在藥學4年的學習中對各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給出客觀評價,同時對學員的文獻調研能力、總結分析能力、創新思維等通過方案設計、開題答辯、結題報告等表現給出評價。其目的不僅在于對學員4年的學習成績給出全面綜合的評定,而是希望在帶教教員幫助下學員能根據成績對自身將來的工作定位、發展方向和畢業后的自主學習方向做出合理判斷。
2.5構建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
在梳理教學內容、架設教學體系、完善教學模式和制訂教學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明確了教學目標和理念,構建了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體系組織運行模式如圖2。2.6編寫《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材調研國內外藥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內容,篩選適于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的品種,對其各個實驗模塊的實驗方案進行設計,編寫形成了包括7個品種,38個模塊的我國首部《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講義》。
2.7制訂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師資培訓制度、配套規章制度
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由各科室教學骨干承擔,依照實驗教材采用定期培訓、考核方式進行了師資培訓,要求帶教綜合性實驗的教師熟悉各學科基本實驗技能,對綜合性實驗內容有整體了解,在實驗帶教中做到“人員有科室,指導無科室”。全院共8個科室21名中青年教學骨干參加了首次多學科綜合性實驗的教學培訓活動。通過建章立制、教學檢查、獎懲并重等新舉措,建立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有利于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有利于實驗教學的管理體制。
3實施效果
學生通過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的訓練,能夠將各專業課程中學習到的各專業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融會貫通,自己動手“從無到有”地做出一個“藥品”,充分體現學科內各課程內容的緊密聯系。從學生最初設計的實驗方案到最終的結題報告,可以明顯看出經過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的運行,學員的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問卷調查結果表明:96%以上的學員認為多學科綜合性實驗鍛煉和提高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具有開設必要性;60%左右的學員認為目前的教學進度、教學工作量比較合理,40%左右的學員認為1周實驗時間過短、實驗品種太少、實驗內容過于簡單,認為需要增加品種、延長時間、提高實驗內容難度和挑戰性;對照組學員中95%以上均表示愿意參加多學科綜合性實驗并希望安排在不與畢業實習沖突的第7學期期末進行。
4研究意義
按照化學藥物、天然活性產物、生物制品分類構建了與我國新藥研究流程對應、學科間相互銜接的藥學專業課程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該體系以新藥研發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員綜合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為目的。依托藥學院在現有化學實驗教學平臺和軍用特需藥品中試基地,開設大藥學多學科綜合性實驗,并通過師資培訓、教材編寫、規章制度制訂等構建了目前我國最為系統和完善的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實驗教學體系。學員在完成4年的專業學習過程后能按照整個新藥研究的臨床前程序進行較為完整的系統性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完成了新藥研究體系在實驗內容中的投射,充分體現了我校高水平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教學思路。
5推廣價值
藥學專業多學科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為我國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尤其是國家緊缺的新藥研究開發人才的培養模式的改革積累了經驗,也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下綜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實踐應用效果表明,該體系完全可以向我校其他專業和國內相關院校推廣。
本文作者:魯瑩鐘延強樊莉王小燕張紅武工作單位: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
- 上一篇:略析航空公司人力資源質量體系
- 下一篇:藥學分析化學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