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妊娠異位治療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18 04:19:00
導語:腹腔鏡妊娠異位治療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異位妊娠148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鏡下手術方式: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切開術、輸卵管內胚胎取出術、卵巢內胚胎清除術,術后1~3d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3~5d可出院。結果腹腔鏡下手術成功率為98.6%,手術平均時間(40.15±6.35)min,術中平均出血(6.7±0.5)ml,術后排氣平均時間(9.5±1.2)h,術后平均住院天數(4.5±0.9)d,無術后病率發生。結論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并發癥少,腹腔鏡治療異位妊娠將成為今后的主要手術方法。
近些年腹腔鏡手術在婦科領域正得到廣泛開展。我院從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148
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年齡19~43歲,平均(30.5±2.24)歲。未婚18例,未育32例,產1次92例,產2次6例。有腹部手術史21例(19例剖宮產、2例闌尾切除術)。術前診斷基本明確,有手術指征。
1.2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術前禁食水,留置導尿管,患者取頭低足高位,用Veress針于臍孔內穿刺,腹腔內注入二氧化碳氣體約2~3L;沿臍下緣縱行切開皮膚,行臍孔套針穿刺;置入腹腔鏡,首先觀察盆腔情況,然后直視下分別于左、右髂嵴至臍連線中外1/3交界處避開血管行2、3穿刺點;置入各種手術器械進行操作。腹腔壓力<2kPa。患者留置導尿管6~12h,術后1~3d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3~5d可出院。
鏡下手術方式[1]:①輸卵管切除術:一種方法是應用三套圈技術于妊娠部位的輸卵管近子宮側連續套扎2~3次,然后于套扎上方0.5~1cm處剪除輸卵管,殘端電凝止血。另一種方法是于輸卵管系膜處邊凝邊切達輸卵管妊娠近子宮側切除輸卵管;②輸卵管切開術:首先固定病灶,用電凝剪刀一邊凝一邊剪開病灶約1~1.5cm的切口,用吸引器吸出或鉗出胚胎及絨毛組織,出血點電凝止血,切口稍大者可行內縫合;③輸卵管內胚胎取出術:輸卵管壺腹部或傘部妊娠尚未破裂者,有生育要求者,可不切開輸卵管而從傘部取出胚胎組織,也可以自輸卵管壺腹部近子宮側向傘端擠出胚胎組織。然后,將甲氨蝶呤(MTX)40~50mg溶于10%葡萄糖20ml內,腹腔鏡直視下注入病灶及其周圍;④卵巢切除術:應用三套圈技術連續套扎卵巢系膜共2~3次,切除卵巢,殘端電凝止血;⑤卵巢內胚胎清除術:鉗夾胚胎組織,電凝止血。
2結果
2.1手術情況本組148例中,除2例輸卵管間質部妊娠中轉開腹外,其余均在腹腔鏡下順利完成手術,成功率為98.6%。手術平均時間(40.15±6.35)min,術中平均出血(6.7±0.5)ml,術后排氣平均時間(9.5±1.2)h,術后平均住院天數(4.5±0.9)d,無術后病率發生。
2.2腹腔鏡下診斷異位妊娠的部位輸卵管壺腹部106例,占71.6%;峽部31例,占20.9%,傘部6例,占4.1%,間質部2例,占1.3%;卵巢3例,占2.1%。盆腹腔積血均<500ml。
2.3腹腔鏡下手術種類輸卵管切除術98例,占66.2%;輸卵管切開術32例,占21.6%;輸卵管內胚胎取出術13例,占8.7%;卵巢胚胎清除術3例,占2.1%;2例輸卵管間質部妊娠中轉開腹手術。
2.4術中及術后并發癥術中無并發癥發生,術后并發癥2例,占1.3%,分別為皮下氣腫1例,損傷腹壁靜脈1例。
3討論
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以往確診后大部分患者需要開腹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腹腔鏡和手術器械的發
展,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異位妊娠有著明顯優勢。我們148例手術中,146例均在腹腔鏡下順利完成,成功率達98.6%。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出血少、術后用藥少、發熱率低、排氣早、痛苦小、住院時間短的優點,同時手術在完全封閉的腹腔內進行,避免了臟器的暴露及手套、紗布等對組織的損傷,術后粘連少、恢復快,手術同樣達到開腹手術的療效,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傷口小且美觀,無明顯手術疤痕,更適合于未婚、未育婦女。
腹腔鏡治療異位妊娠的價值應用腹腔鏡早期診治異位妊娠能降低異位妊娠病灶破裂的發病率和死亡比,同時對改善輸卵管的生育機能具有重要意義[2]。腹腔鏡手術方法主要根據患者是否要求生育以及病變部位、程度所決定。本資料中有45例行輸卵管切開術或輸卵管內胚胎取出術。方法為輸卵管開窗術,將血塊及妊娠物夾出后加壓沖洗管腔。要避免反復夾取過深引起出血、過度電凝止血,以防術后輸卵管不通。切口一般不必縫合,以避免縫合后局部管腔狹窄,同時鏡下患處注射MTX,或將妊娠物從傘端壓出或開窗取出后在病變部位注射MTX。無生育要求者或取胚后出血難止者行輸卵管切除。
本組發生術后并發癥2例,分別為皮下氣腫和損傷腹壁靜脈。分析其原因主要與手術操作經驗不足有關。腹腔鏡手術在穿刺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而可能發生氣腹針或套管針尖的損傷。皮下氣腫往往是套管反復脫出或腹腔壓力過大,致使二氧化碳自腹壁切口進入皮下組織所致。所以要求手術醫師嚴格遵循操作規程,操作穩妥、熟練。隨著腹腔鏡的逐步完善和普及,醫師手術經驗的積累和手術技能的提高,使用腹腔鏡治療異位妊娠將成為今后的主要手術方法。
參考文獻
[1]馮纘沖.婦科腹腔鏡手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56.
[2]惠寧,崔英.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204例總結.中國內鏡雜志,1999,5(5):23-24.
- 上一篇:公司營業部主任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麻醉后寒戰預防治療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