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技術在人體解剖學的運用
時間:2022-11-15 08:41:59
導語:虛擬現實技術在人體解剖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人體形態的醫學課程,也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很多教學內容是需要通過實驗來完成的。通過開展解剖學實驗教學,就能幫助學生建立人體結構空間概念,了解人體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為他們學習臨床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傳統的解剖學實驗教學主要是通過觀察解剖尸體標本來獲得結論,但是標本的刺激性氣味很大,而且尸體標本數量有限,利用標本做實驗會損害標本,導致尸體標本更加稀缺。再加上實驗室設施費用高昂,所以學校對解剖學實驗教學次數有所限制,導致解剖學教學目標難以實現。而解剖學知識對學生的臨床專業課程學習影響很大,會影響到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因此,新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模式成為該專業的研究熱點,而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為解剖學實驗教學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虛擬現實技術的內涵及其特征
虛擬現實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圖像技術和傳感技術等創造出來的產物,操作者在計算機設備中進行操作營造出一個三維世界,讓人們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人們通過接觸虛擬世界,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就能有所提高,思維也會更加開闊,從而獲得全方位的信息。在這種虛擬環境下學習,人們可以投入多感官,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虛擬現實技術有三個特征:(1)沉浸:透過虛擬現實系統人們就能進入虛擬環境中,有些人在短時間內甚至無法辨別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2)交互: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物體進行互動;(3)構想:使用者通過觀察虛擬環境中的物體加深認識,從而獲得新的啟發[1]。簡單來說,虛擬現實的目的在于讓人們模擬多維信息空間,幫助人們獲得新的知識和概念。
2.1彌補教學條件的不足。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由于實驗設備缺乏、經費較少和解剖尸體不足等原因,再加上高校不斷擴招學生,所以學生能夠親手做實驗的機會很少。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比如說“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實驗過程,甚至模擬實驗操作,這樣就可以解決尸體不足的問題,彌補現實中實驗教學中的缺陷。2.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人體解剖學教學,大多是以靜態圖片或者標本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但是靜態圖無法生動地展現器官的結構,標本也不會自動收縮,學生因此無法完全掌握人體形態。而“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利用BB模塊將三維動畫、動態圖片和音頻等素材集結在一起,建立了一個交互平臺,為學生營造了圖文并茂的學習環境,讓人體解剖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的感知能力也被激發出來,對人體形態有了更深的認識[2]。譬如說三維動畫可以幫助教師完成人體形態解說,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從而能吸收到更多的新知識,從而對人體解剖學產生更大的興趣,改變了人體解剖學枯燥無聊的傳統形象。2.3避免實驗室有害氣體的危害。以前的人體解剖學實驗都是利用尸體進行直接演示,而且需要使用福爾馬林進行防腐處理,但是福爾馬林具有致癌性,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危害,而“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不需要使用福爾馬林,人體也因此不會受到危害,具有較高的安全性。2.4提高學習效果。“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中的資料可以動態顯示出來,血栓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這也大大降低了培養學生空間概念的難度,因為學生運用軟件可以完成自主預習和復習,還可以通過做課后練習題檢測自己的成果[3]。這個軟件非常適合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生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從而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2.5構建網絡解剖學教學系統。“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可以根據人們的需要生成執行文件,并將其制作成光盤,為學生提供個體化學習契機。在現代媒體網絡大行其道的趨勢下,人體解剖學教學可以結合多媒體網絡教學改變一下教學形式,將“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中的精品課程與網絡課程等鏈接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利用網絡實現遠程自主學習,構建出數字化人體解剖學教學系統。
3結語
虛擬現實技術這一新型教學媒體已經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因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成本也不斷降低,所以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新的風潮,人們開始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改進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不斷提升。
作者:劉灝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師哲.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應用虛擬現實技術[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07):46-47.
[2]劉曉東,溫雯靜.虛擬互動實驗室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11(02):100-101.
[3]姜楊,姚立杰,沈雷,等.虛擬實驗室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05):41-42.
- 上一篇:解剖學實驗課之我見
- 下一篇:解剖學教學人文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