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療衛生的不公平性
時間:2022-08-28 02:28:11
導語:鄉村醫療衛生的不公平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而農民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問題卻越來越突出。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191個國家的衛生系統進行排序,按籌資公平性,中國位于第188位(W日O,2000)。目前,醫療衛生支出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三大消費支出,而2003年我國有458%的患病農民應就診而未去就診,應住院而未住院的農民比重高達303%,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及醫藥費負擔過重是妨礙農民看病的主要障礙,2003年我國農村居民中有79%無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中國衛生統計提要,2005)。因此,自費醫療體制下農民享有的醫療衛生服務存在明顯的不平等性。
目前研究我國醫療服務利用不公平性的文獻很少,魏眾等(2005)研究表明我國城鄉及東、中西部居民醫療支出存在明顯的不平等,史清華等(2004)分析了我國農戶不同收入等級及地區之間的醫療支出差異。徐剛等(2009)研究表明新農合對引導貧困農民對門診及住賽及務利用均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提高了其對門診及住澎民務利用度。但新農合當前的辛嚕力度尚不能完全保障貧困農民的合理醫療服務需求。本文分別根據得到的不同收入階層農民的醫療支出,使用方差分析、倍差法對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檢驗,通過揭示現行醫療體制下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醫療支出差異及影響因素,說明我國居民享受醫翻及務的不平等性。
一、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本文中按收入層次分的醫療支出數據來自仲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中國統計年鑒)(2002一2009)。對不同收入層次醫療支出的分析過程分為醫療支出關于收入水平和年份兩個因子的無交互作用的雙因素分析與不同收入層次的農村醫療支出倍差分析兩部分。
二、收入水平和年份的雙因素方差分析
分析收入不同的農民醫療支出的差異隨著時間變化醫療支出的變化。使用S戶55軟件分別將年份與收入層次作為主體因子,對其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顯著性檢驗值分別為QOOZ和Q012可以看出不同年份和不同收入層次之間的醫療支出之間是有顯奢生區別。接著對不同收入層次之間進行顯著性檢驗,數據的結果顯示低、中低和中等收入組之間的醫療支出基本上沒有什么差別,但是與中高和高收入繃目七比舒巨卻比較大,同時中高與高收入組之間也存在這很大的差距,這說明對于農村不同收入人群來說,高收入層次的農民醫療支出明顯高于其他收入層次人群。因此刻門可以說高收入層次的農民其實真正占用了新農合帶來的醫療資源。
三、農村醫療支出的倍差分析
根據仲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幼中不同收入層次農民的醫療支出數據可以看出,1993一1998年,農村各收入組醫藥衛生支出都有所增加,高收入組增加幅度大引氏收入組。1998年到2003年期間,農村居民的醫藥衛生支出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從不同收入組來看,農村醫藥費用支出增加的幅度呈“兩頭高,中間低”的現象,農村醫藥衛生支出洲氏收入人群影響加劇。利用倍差法對新農合前后到底明嘟分醫療支出增長更為迅速分析,使用2003一2009年仲國統計年黔中的不同收戶、層次醫療支出的連續時間數據。使用2002年至2008年的醫療消費價格指數,將仲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衛蝴民務調查分析報幼中不同收入層次農民的醫療支出導出為實際消費支出。為排除時間波動誤差,取2002年一2003年,2003年一2006年和2006年一2008年三個時]’ed段比較。首先算出這三個時間段從低到高的各個層次組的年平均增長,其中2002一2003平均增長分別為555元、5B7元、123元、69元、2679元,2003一2006平均增長分別為18.16元、18B4元、2339元、2872元‘4553元,2006一2008平均增長分別為11.12元、21.07元、2078元‘2624元、367元接著將低收入組作為對照組,將其他四個收入組作為作用組,計算其他四個收入組相對于低收入組的醫療支出變動的差距:2002一2003增長幅度差距分別為032元、676元、1.36元、2124元,2003一2006增長幅度差距分別為0.68元、523元、IQ56元、2537元,2006一2008增長幅度差距分別為9.95元、只66元、15.12元、25.59元。從以上結果看出,中低收入戶在新農合全面推廣之后醫療支出增長幅度大趨勢上升,說明新農合推廣之后確實使中低收入戶的醫療支出相對大巾副變增加,得到了政策所帶來的實惠;中等收入戶與低收入戶相比變化卻并不明顯;中高收入戶與低收入戶相比,在新農合試點前后有顯著勤巨,但是新農合推廣之后變化卻小了很多,原因是:新農合試點階段的政策實施性質屬于自愿參創生質;高收入戶與低收入戶相比,兩者之間襲捉巨的變化卻不是很顯著,兩者對新農合政策的敏感程度相同,但原因不同:低收入戶無法支付自攤部分的醫療費用,高收入戶由于有足夠的財富收入,政策前后始終維持自己的醫療支出上漲水平。
四、結論
從以上檢驗結果能夠得到以下結論:1)農民的醫療服務利用水平逐年改善,醫療支出逐年上升。2)不同收入層次農村居民對醫療服務的利用、新農合政策的利用存在不公平性,收入高的居民其醫療支出較高。3)假設時間因素給不同收入層次農民帶來的醫療支出變化影響相同,新農合政策實施后其他收入層次的農民與低收入層次的農民相比,醫療支出變化的差足助口大,不同的收入層次差距變化隋況不同。
- 上一篇:鄉村醫療衛生發展水準分析
- 下一篇:鄉村醫療衛生人才流失因素及策略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