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實驗教學質量研究
時間:2022-06-19 02:52:01
導語:生理學實驗教學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生理學科在醫學基礎課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就如何提高生理學的教學質量和實驗教學質量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即有計劃地做好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刻苦鉆研教材,認真上好實驗課;合理安排時間,明確觀察項目;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生理學;醫學基礎課;實用型人才
基礎醫學課程包括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這些學科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近幾年,有許多院校對驗證性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中職院校甚至認為沒有必要。教育部教學大綱明確規定了基礎學科的理論學時和實驗學時,這充分說明實驗教學是理論的補充,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1]。因此,它的必要性也毋庸置疑。筆者通過多年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實踐和總結,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生理學的教學質量和實驗教學質量。
一、有計劃地做好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
實驗課教學的組織難度大,包括器械準備、藥品準備和實驗動物的準備等。因此,每次上實驗課前教師必須本著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投入工作。教師應根據本節課的理論要求以及學生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提前檢查上實驗課所需要的供水設備、照明設施、實驗儀器、器械等是否運行良好;實驗動物、藥品試劑等各類用品是否保質保量。教師最好在實驗課前能進行親自預試,并預測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結果,以便在實驗進行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糾正。
二、刻苦鉆研教材,認真上好實驗課
中職學校的教師和大學教師的區別在于,大學理論課和實驗課一般是由不同的教師負責,而中職學校理論課和實驗課一般是由一個教師完成。這就要求中職學校的教師不但要認真上好本學科的理論課,還要認真備好實驗課。首先,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的教學大綱要求,科學地篩選出合適的實驗,并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其次,實驗課的教學質量與課前準備的關系十分密切,因為生理學實驗課的大多數實驗要求在1到2個學時內就得得出結果,并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實驗的目標和內容,對實驗所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后,教師要對實驗操作步驟、儀器性能做到了如指掌,以便在課堂上能及時處理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并能準確把握實驗過程中可能導致失敗的關鍵環節。
三、合理安排時間,明確觀察項目
對于比較復雜的實驗,在實驗開始前,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講解和示范,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確實驗目標、原理、操作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項,并有目標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在做動物實驗時,教師要控制好實驗時間,要能在動物身上復制出各種與人類相似的疾病,以便學生能從各個方面對患病機體功能代謝的變化進行嚴密的動態觀察。在實驗中,教師還要、細心、耐心地觀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每一種現象,并能及時、準確、客觀地做記錄。此外,教師在實驗進行中還要注意密切聯系課堂理論知識,讓學生利用科學的思維理解每一步實驗的步驟、現象及意義。例如,針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現象,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教師自己也要明白如何解釋這種現象。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可以把難以理解的、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現實的、具體的事例,就可以使學生把課堂上很難理解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不像理論教學那么秩序井然,多數情況下需要進行分組實驗。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合理安排實驗時間,學生就需要讓學生分工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實驗中每一步的錯誤都可能導致結果的失敗,分工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2]。實驗無論成敗,學生都要書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將實驗過程中學生所觀察到的現象、數據,準確、詳細地記錄下來,有利于糾正學生記憶的偏差。教師還要組織學生根據所記錄下的實驗結果,聯系所學的理論知識,探討實驗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實驗報告中的小結部分也非常重要,它是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的直觀體現。由于失敗的實驗會得到和理論內容不符的結論,因此,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小結中寫上失敗的可能原因,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實驗態度[3]。
五、結語
加強生理學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在教學上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洪濤.嘗試學習自主探究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教育教學論壇,2009(2):94.
[2]趙志英.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3]鄧仕年.如何提高藥理實驗課的質量[J].右江醫學,2003,31(6):622.
作者:李淑珍 單位:沈陽市中醫藥學校
- 上一篇: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研究
- 下一篇:解剖學在醫學影像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