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精準扶貧探討
時間:2022-11-02 11:10:32
導語:農村商業銀行精準扶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直都是我們的夢想。而我國在致力全國人民脫貧致富的過程中,農村是主要的戰場。同時,作為推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的生力軍“農村商業銀行”,在支持、服務、發展三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他們在面臨精準扶貧的一系列問題中,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同樣的,許多農村地區因為農村商業銀行的大力支持而在一步步發生著變化,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指日可待。
關鍵詞:小康社會;農村商業銀行;三農;精準扶貧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迫在眉睫。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建設的過程中,國家、政府對此進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但是一個國家要兼顧、發展的方面很多,對于能投入的資源、經費是有限的。而做為農村金融的堅實基石-農村商業銀行,則具有足夠的實力去服務、發展“三農”。因此,農村商業銀行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而為了更好的協助政府、幫助人民,農村商業銀行也在不斷的創新、改進自身的內部機制、系統,并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扶貧方案。不得不說,在加速農村的經濟增長方面農商行功不可沒。
一、農村商業銀行的現狀
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的一些弊端日漸明顯。在貸款方面所呈現的機制不嚴謹、系統不全、人員不足等,更是農村商業銀行的一大缺點。而在精準扶貧方面也面臨著借貸風險的增加、扶貧難度的提高等嚴峻的問題。為了更好的實施精準扶貧,首先改變自身、完善自身是農村商業銀行對此即刻采取的措施。而在完善自身之后,農村商業銀行也根據實際羅列了許多精準有效的扶貧方案。
(一)農村商業銀行推進精準扶貧的阻礙
因為艱苦的自然環境、落后的設施、產業的單一等,很多地區受到嚴重的損害。他們不僅收入低,更是沒有什么資本的積累。這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來說不僅難以實施精準扶貧更是加大了金融投資的風險。而由于地區的貧困、文化的不足、市場意識地不強,更是使得地區難以大力發展、市場經濟難以展飛。不得不說如何更好的實施精準扶貧對農村商業銀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1、惡劣的環境,導致扶貧風險增加
有些地區自然災害嚴重,土地貧瘠甚至難以耕種。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常年累月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傷害更是使得這個地區貧困加劇,而扶貧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巨大。同樣的,有些地區各種設施落后,需要大量的投資。但是對于這些貧困地區的長期投資也是有限的,而他們也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艱苦的生活環境使得欠賬很多,這不得不說又是對農村商業銀行實施貸款扶貧的一大沖擊。
2、配套不夠,動力不足
由于各地區的貧困差異不同,而國家針對此的金融監管政策配套不足等更是使得農村商業銀行動力不足。許多地區的投資風險巨大償還貸款的能力低,更是成為了農村商業銀行扶貧過程中的一大擔憂。還有政府也沒有出臺合理的風險補償、稅收優惠等,再加上需求配套不夠等問題也是造成農村商業銀行動力不足的幾大因素。
(二)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劣勢
農村商業銀行是支持、發展農村經濟,扶持、服務“三農”的一大金融支柱。但是在前些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一大基石卻也存在不少的漏洞。在貸款的管理方面不夠嚴謹、機制不夠明確、外出人員不足等。盡管存在不足,但農村商業銀行還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制定、實施各種切實有效的方案進行精準扶貧,同時還積極的改革內部機制完善、創新自身的系統。
1、失誤的監管與投向
許多農村商業銀行在放貸后,沒有對貸款的走向進行及時的跟蹤、調查。同時對于客戶資料管理不善,各個崗位的人員安排不合理等。這些失誤嚴重造成了管理漏洞。有些甚至對資金的投向不明,無視國家政策。例如:越區放貸;以各種名義掩飾貸款用途等。這些不但容易造成資金流失的風險,也容易在政府、民眾心中降低信譽度。
2、外勤人員不足
目前在許多農村商業銀行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外勤、信貸員嚴重不足,任務多。甚至有些信貸員直接就負責幾十個地方的信貸業務,對此,信貸員想詳細的了解、掌握每一個貸款人的具體信息是不可能的。在這樣人員安排不足的情況下,則容易造成資金走向不明確甚至大量資金的流失。
二、精準扶貧對策
精準扶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一大偉大創舉,也是造福百姓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的一大跨步。為了協助政府幫助民眾,農村商業銀行針對企業、“三農”等積極制定、實施各種方案措施。而“三農”能得到大力發展,農村商業銀行做了很大的貢獻。
(一)精準扶貧,推動成長
首先是建立有層次、覆蓋率廣、效率極高的農村金融組織系統,提高他們的能力建設、增強互聯網的覆蓋面,大力發揮物聯網點+電子銀行+渠道優勢。特別是在這個信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金融服務與網絡無縫結合不僅能為村民提供近距離的金融服務,還能大大提高精準扶貧的效率。接著是運用“金融+”,將政府對貧困戶施行的扶貧政策與當地的農商行所具備的特點緊密銜接,共同努力創造出新的貸款模式,使得投入資金流向對農民、企業最需要的地方。
1、精準管理,創新制度
當政府、社會、市場三者共同協調推進扶貧,才能更好的發揮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而市場在資源方面也彰顯得至關重要。一是針對不同地區的貧困情況制定不同的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為他們收入提供一個來源。對于支農、支小再貸款的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而有些農村商業銀行也與政府、企業建立了“政銀企”合作平臺,并結合對產業的評估、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思考而重點加大對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和各種金融服務。二是調動多方資本與信貸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創新投資方式。
2、精準發力,選定目標
一是針對農村各種設施的落后,大力支持他們建設水利、電、公路等基礎設施,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二是大力支持他們的農業產品經營,培育優勢產業。發展農業產業類型的各種大、中、型企業,鼎力支持蔬菜、糧食、藥材等地方特色農業的發展,著力將各種優勢產業集中形成“基地+公司+農戶”一體的發展道路帶動我國貧困百姓脫貧致富。三是支持地方物流系統的建設,不但能將農產品流通出去還能打響特色產業引進大量的投資。
3、精準搭橋,智慧扶貧
一是為當地企業、產業提供信息支持。利用農商行擁有大量的客戶、信息資源等優勢,為他們招商引資提供各種信息幫助,創立“融資+融智”的致富平臺。二是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聘請大量農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并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爭取做到每家每戶中都有一個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金融知識的宣傳力度,利用捐贈科普、創業等書籍,提高貧困戶的知識水平,讓他們學會金融致富。
(二)內部創新措施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農商行要想發揮自身優勢為這一目標做貢獻,就必須樹立新的理念、完善自身的系統和機制等,才能真正的為建設新農村、精準扶貧做出貢獻。
1、樹立信貸管理理念
樹立正確、嚴謹的貸款管理理念對于農商行的發展是必不可缺的。近年來,農商行由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貸款質量導致了大量的不良貸款,持續下去其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而農商行不僅對自己對社會也有著重大的責任,對此,其不斷提高監管力度并制定完善自身的機制、政策,將新的經營理念傳遞到每個人的心中非常重要。
2、落實問責制度
農商行將貸款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并針對貸款的發放、使用、回收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對貸款中的各種責任進行精準的歸納和管理,并對放貸人、貸款人的違貸行為進行嚴格追責。
三、農村商業銀行精準扶貧帶福音
在精準扶貧的路上,政府的資金、設備的投入有限。而農商行的資金實力充足,并作為當地的金融基石對于推進精準扶貧的開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也因為它的參與,貧困地區正在發生著巨變。
(一)推動農商、企業的大力發展
許多貧困地區由于政府與農商行的大力支持,快速發展了自己的特色產業。各種中小型企業也不斷涌現,許多投資商也看準了這一點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力度。未來,這些貧困地區將會大力發展地區優勢實現全面小康的建設。
(二)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
由于農商行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的基礎建設,為他們招商引資提供幫助,快速帶動了當時經濟的發展。同時,農民農業技術的提高,更是使得一大批的特色產業流入市場,許多地區經濟處于活泛階段。
四、結束語
未來,農商行在實施精準扶貧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難題。但是只要它能加強對投資風險的防范、加大對信貸的管理和不斷的完善制度,并重視理念、提高效益,便能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充當強有力的臂膀。
作者:徐茂友 單位:吉林大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黃承偉.中國農村反貧困的實踐與思考[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2]胡鞍鋼,童旭光.中國減貧理論與實踐[N].清華大學學報,2010
[3]焦瑾璞,楊駿.小額信貸與農村金融[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 上一篇:金融脫媒對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的影響
- 下一篇:商業銀行員工績效管理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