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優化探析
時間:2022-11-06 04:57:24
導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優化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市場的快速發展,內部控制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也逐漸顯現出來。現通過對某農村商業銀行的調研,從而將商業銀行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并分析了其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全面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強化風險管理;完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優化內控監督評價體系等優化策略。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環境;內部控制優化
一、相關概念
(一)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概念意義是商業銀行為了實現盈利的經營目標和防范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外來風險,以及可以保證自身正常發展而制定的相關制約自身的一種機制。在我國2006年通過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規定,商業銀行的目標是保證國家法律法規、金融監管規章和商業銀行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保證自身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全面實施和充分實現,保證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保證業務記錄、財務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時、完整和真實。且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擁有的原則包括全面性、審慎性、有效性、獨立性。構建適合我國商業銀行實際情況的有效內部控制體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多名專家分別提出解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現實弊端而逐步在市場實踐中進行多次修正。(二)研究背景及重要意義。1.相關背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商業銀行不斷因為重大風險事件而面臨銀行存亡的危機,從1992年的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因為違法洗錢等活動造成巨大損失而倒閉,到1995年巴林銀行因為職員的違規操作而使百年銀行最終宣布破產,再到國內2005年黑龍江松河支行行長違法活動致使銀行虧損十億之多等。以上問題發生的根源皆因內部控制自身存在巨大的缺陷,不僅僅對于個別銀行本身,更是對世界范圍內的銀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通過對一系列重大銀行風險案件的深刻反思,國內外相關機構以及一些學者研究發現,屢次出現的銀行舞弊事件以及違規違法事件大部分是因為銀行自身內部控制系統運行失效所導致的。因此,如何健全銀行內部控制,有效及時防范內部以及外部風險,保障穩健經營,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課題。2.重要意義。商業銀行作為經濟市場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其自身具有不穩定的特性,所以商業銀行是否穩定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防范銀行外部危機的第一防線。現如今我國商業內部控制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我國商業銀行由于受傳統管理方式的影響,致使資本運營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忽視內部控制模式建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標準和規范的控制程序等問題。內部控制制度是商業銀行處于核心位置的內在機制,其用以商業銀行的自我調節、自我制約和防范風險。內部控制機制也是保證商業銀行能夠穩步發展的關鍵,因此,對于正處發展中的商業銀行來說,建立一套運行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運行現狀
某農商銀行成立于1997年,截止到2010年,該銀行總資產已經達到415.57億元,全行各項存款余額359.95億元,貸款總額218.14億元,實現撥備前利潤7.5億元。而在該單位的組織架構中,企業內部有股東大會、監事會和董事會組成“三權”,在監事會和董事會下都設有審計委員會這樣的獨立審計部門。董事會下的經營管理層中,設有授信審查委員會、資產負債評估委員會和機構管理委員會等機構,下屬分別為前臺營銷、授信、運營、綜合業務以及后臺工作系統的各個支線中的營業部和各個責任分屬的業務部,以及各個業務部分屬的各個小的職能部門。該單位內部環境結構相對完整,并且有相對完整的內部審計機構,但在權責分配方面執行不夠到位,且缺乏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在執行風險評估程序時,該單位能夠設定合理目標并且及時識別風險,但由于采取評估的方法缺乏客觀性,導致風險措施無法有效實施,此外其內部工作人員的整體風險防范意識有待提高。該單位在審核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等工作中控制措施實施到位,但由于人工差異導致職權并未做到完全分離以致授權控制也未到位,在權利管制和監督方面仍有待提高。總體來說,該單位的內部控制完整,但一些方面未有效的運行,仍待進一步糾正和完善。
三、存在的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文化的不重視。在單位內部,并沒有專門的對內部控制相關管理知識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宣傳,導致許多人員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都一知半解。銀行員工考核是以業績作為標準的,在培訓時只注重業務的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內部控制的培訓,造成部分工作人員認為內部控制相關工作只與相關稽核部門有關,而與自身無關。在稽核工作時,稽核人員缺乏相關職業素養,內部控制的相關管理人員和執行人員的內部控制執行能力不高,內部控制在單位中無法發揮良好的效果。對于內部控制的設計,由于設計人員不專業,造成內部控制不規范不具有前瞻性,更不會隨著內部的發展而及時更新。(二)缺乏風險意識。市場中越來越多的風險,卻未給予銀行警示作用,該銀行還停留在普通的業務檢查,沒有系統專業的監督檢查,導致在發現問題之后,才采取措施解決問題,略顯被動。在該銀行中的貸款業務發生時,會因沒有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直到貸款出現問題才意識到應當審查貸款人的信譽資質并跟蹤貸款信息等問題。所以,銀行應完善內部控制的風險防范制度,但由于風險評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導致最終形成的風險評估結果具有偏差,在問題發生后就會采取有偏差的防范措施,最終無法有效防范風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在縱向傳遞中傳遞緩慢或信息缺失,最終也會導致內部控制的風險防范措施無法有效實施。(三)內部控制制度規范執行力弱。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各級員工的執行力度在逐級減弱,表現為高層管理者重視內部控制建設,而下級員工則認為事不關己。在該銀行中會存在只重視數據正確的情況,柜臺的柜員在臺賬登記和列支時存在計入到不相符的科目中,在工資分配中也會存在職工福利未計入職工薪酬科目中,從而造成費用列支不規范的情況。在內部控制與實際操作形成沖突時,員工們首先做的并不是嚴格按照內部控制規定辦事,而是質疑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只在制度中挑選對自己有利的執行,從而失去了內部控制的效用。在內部審計人員提出存在的問題后,工作人員也并未及時的改正,出現一個問題會經常在不同的部門反復出現,或者在同一部門連續出現。并且,在日常的業務管理中,造成的問題就是大多時間都只注重了數字的正確性或者是否平賬,而并沒有著重檢查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是否有弄虛作假的情況,而最終導致形成的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和可靠程度。(四)信息渠道不夠通暢。在日常經營中,各總行部門與各支行之間業務活動是相互分離的,各層級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夠及時,未能及時反饋各支行的財務和業務信息。在銀行營銷活動時,上下級信息傳遞不及時,導致上級與下級的工作狀況不能及時互相了解。在業務辦理的過程中,部分客戶信息未能留存完整,給后來的工作造成諸多不便,以及后續部分業務單據都未妥善保管,會造成客戶信息的流出,會因此威脅到銀行內部的信息安全。在部分情況下,判斷內部環境狀況依靠的是員工的經驗,而對于新員工來說,具有較大的困難,而并未有專門的關于內部控制的信息提醒,則會造成員工在對內外環境的認識中存在較大的問題。
四、優化策略
(一)全面增強內部控制意識。自下而上的培養內部控制意識,每一個員工都應當意識到銀行能夠穩步發展,就應該全面的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使其行之有效。培養每一個支行、網點的領導內控意識,能夠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在日常會議中,要強調內部控制對于本單位的重要意義,培養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在執行監督檢查工作時,應當派遣專業的審計人員來進行工作上的監督和檢查,讓每一個員工都意識到單位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從而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單位發展的重要性。還應全面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引進專業的內部控制人才,讓專業的內控人員來負責內部控制規范的設計和培訓工作。專業人員會根據銀行內部的環境以及外在的風險,設計一套適合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且可以通過風險評估以及銀行業務的變化,隨時檢查內部控制的適用性,及時更新內部控制制度。除此之外,領導層還應組織培訓員工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使其能夠自覺遵紀守法,減少投機取巧和舞弊的可能。(二)強化風險管理。為了更好地防范來自市場的風險,該銀行應選聘有相關知識經驗的人員加強相關部門的管理,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再由治理層和風險管理部門共同制定風險管理辦法和程序,以便對銀行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防范和應對,以求將風險控制在單位可承受范圍內或者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在銀行日常業務中也要根據業務的復雜程度,進行進一步的監察和管理。同時,在分析和評估風險時,應借鑒其他單位的風險管理經驗,引進先進的風險評估技術,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修正以適用于本單位,針對銀行現有各項業務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其中的問題,做好防范工作。堅持獨立、審慎、有效和全面的工作原則,在最終形成風險報告時,需要對報告路徑進行優化,選擇合適具體情況的路徑。同時,完善銀行內部授權制度,針對內部不同重要程度的工作進行分級管理,分別委派給不同層級的工作人員,超越自身權限就需要高一層級的人員授權。隨時更新內部審計的范圍,定期檢查和隨時抽查的方法相結合,能夠及時的發現銀行存在的各類風險隱患,以便提早應對風險的發生。(三)完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為了實現該銀行各支行能夠做到同步發展,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是第一要務。由于銀行柜臺業務的及時性特點,現在銀行內部的信息系統存在一定缺陷,導致信息不能完整準確地傳達到位。所以應當根據銀行內部整體管理要求,建立一個貫穿各級部門,全面覆蓋業務領域的信息系統,使整個單位內部在信息傳遞方面能夠暢通無阻,及時地將信息傳達到各單位。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信息的安全。要注意硬件設施的保障,電腦中的防火墻及時更新,增強電腦的病毒防御系統。柜臺工作人員授權使用動態密碼的同時,其他固定密碼也應定時更換,以確保電子信息的安全。同時辦業務時客戶信息確保完整,并且辦完業務的單據也應保管妥善,以防客戶信息流出而造成損失。(四)優化內控監督評價體系。應著重加大對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的要求,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審計人員發現問題和評估風險的能力,以及在發現問題之后改正的能力,明確內部審計在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保證其工作質量,從而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范體系。根據國內法律法規的監管要求,結合銀行的治理目標,設計出與本單位相適應的審計規范要求。此外,要重視審計流程的設計,審計資源合理配置,能夠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為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應嚴格要求內審人員遵守審計準則,并規范其審計行為,最終可以利用其形成的審計結果對日常業務和管理活動提出有意義的建議。為避免工作人員利用舞弊手段來規避審計工作,銀行應通過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專項和常規檢查、內部檢查與外聘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監督銀行內部日常的工作。此外,設立一套標準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和有效可行的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使評價結果具有客觀性和公允性,能夠合理的確定內部控制的評價內容,科學的計算評價分數,使其結果可以用來修正內部控制上的缺陷。
五、結語
現如今,商業銀行在內部控制方面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信息系統需要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有待加強,組織結構上也有待優化等問題,現提到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部分較為細化的問題還未道明。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在銀行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從某農商銀行的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入手,有針對性的對其內部控制提出了優化的策略,同時為商業銀行可能存在的風險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建議。
參考文獻:
[1]張紅艷,亢惠文.淺談商業銀行內部控制[J].商情,2016(1):3-4.
[2]董普,李京,王琳.A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探究[J].財務會計,2017(1):1-3.
[3]宋嘉音.中國銀行X分行信貸業務內部控制[D].南京:南京大學,2016.
[4]李欣.Y村鎮銀行內部控制優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5]彭軍.基于屬性層次模型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15(1):79-78.
[6]宋良榮.商業銀行內部控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7]王禹衡,武詩璇.論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J].企業觀察,2014(1):1-3.
作者:李星月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
- 上一篇:新金融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 下一篇:貸款保證保險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