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后弱勢銀行業的機制選擇
時間:2022-04-07 03:40:57
導語:利率市場化后弱勢銀行業的機制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利率市場化后利率定價機制的構建,必然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首要課題。尤其是弱勢金融機構,建立完善、科學的存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是關乎生存發展的突出重要問題。相對于國有商業銀行而存在的眾多的弱勢金融機構,因其經營環境、營運條件、競爭機制、風險理念等方面的缺陷,在利率定價機制的形成與構建中,存在著定價機制不夠健全、定價方式不夠科學、定價程序不規范等問題。本文以農村信用社為例,就如何建立科學完善的利率定價機制以應對利率市場化后出現的新問題,贏得新的發展機遇期,予以分析探討。
【關鍵詞】利率定價機制;選擇;弱勢銀行
機構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融資時的自主定價過程。資金價格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在這個過程中它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等環節。實際上,它就是將融資定價的自主權交還給了金融市場主體,由各金融機構,根據資金供需狀況和對金融市場發展變化的趨勢,來自主裁量利率水平的適宜程度,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綜合利率水準為參照,完全依據特定金融市場區域狀況和特有服務對象需求,建立起科學完備的存貸款利率的定價機制及其運行操作體系。其本身就是金融市場化的重要標志。
一、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現狀
(一)利率定價簡單粗淺,利率杠桿作用弱化1.對構建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比較膚淺。實際操作上簡單化,片面化。沒有意識到利率定價權的回歸,其本質是進一步激發企業內部活力,真正確立其自主經營地位,充分參與金融市場競爭,促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把自主利率定價權狹隘地理解為成本與利差沖抵后確保盈利的自主權利行為。普遍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簡單化的一浮了事,嚴重忽視了利率在金融與經濟活動中,乃至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杠桿作用,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的機制概念。思維陳舊,觀念滯后,對央行推行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建設并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實務操作層面,限于被動接受和配合,在如何建立科學完善的利率定價機制方面,又存在著重當下輕長遠的短視現象,遠未形成清晰的認識和先進的理念。利率浮動“一刀切”和“一浮到頂”的現象較為普遍。2.利率定價機制不健全,定價目標模糊。目前農村信用社均制定有相應的存貸款利率管理辦法,對存貸款利率定價也實行了差別化區分。但是,利率一般都采取了基準利率+浮動幅度,甚至是簡單的成本加減定價方法。盡管簡單明了,便于掌握,易于操作,但其定價依據有失偏頗,過分倚重成本要素。顯而易見地缺乏對客戶群體、信用評級、資金用途、產業政策、行業狀況及其項目營運狀況、資金使用情況、使用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細分、考察、評估。也沒有在上述基礎上對利率定價模板進行研究與分析,建立起事前調查、事中監督、事后反饋評價體系。因此定價帶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在測算方法上,不能把自身資產負債、經營效益等內部要求和當地經濟運行和資金供求狀況、市場價格、行業平均利潤率等外部要求綜合考慮,在利率定價的靈活性和約束性兩方面沒有形成良好的契合,不能完全體現成本、效益和風險匹配的原則。不僅背離了利率市場化的初衷,還在金融服務體系不夠完備的現實中,讓利率市場化異變為掠去客戶利益的便利行為。3.著眼于實現自身利益,致使利率水平普遍偏高。利率水平要與經濟社會發展大環境相適應,應充分考慮物價、勞動生產率、經濟景氣、產業現狀等因素,還要與客戶的綜合情況相適應,如擁有的資產、經營狀況、項目的境況以及貸款在發放過程中的風險程度等諸多因素,充分體現“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穩收益”的原則。但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在很大程度上利率均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30~50%,整體貸款利率明顯高于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水平2~3個百分點。著眼于追逐自身利益,忽視了“三農”經濟的屬性及特點,忽視了信貸資金在農村經濟活動中對生產要素的引導作用,不僅無益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局限了農村信用社自身的營運空間,不利于長遠發展。
二、利率市場化凸顯出農村信用社面臨的挑戰
(一)利率市場化對農村信用社固有的發展模式和經營理念帶來了挑戰
放寬利率控制,利率必將成為貨幣市場上各金融主體之間的競爭手段。對農村信用社而言,就會面臨擴大市場份額(即擴大規模)優先,還是增加盈利優先的發展戰略選擇。在金融實務操作中,要做出這樣的選擇,使得擴大規模與保持盈利之間相互平衡,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面對實力雄厚的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身處弱勢產業領域,服務于弱勢客戶群體,加之自身在人才、規模、經營管理水平等處于劣勢地位。實現規模擴張必然要經受優勢金融機構的挑戰。而一味維持高利差,片面追求盈利的做法,更會造成貸款客戶群體的流失,使生存發展之路越走越窄,直至難以為繼。
(二)利率市場化對尚未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農村信用社的制度挑戰
盡管農村信用社也經歷了與農業銀行脫鉤分離、恢復合作性質、建立“三會(董、監、理)”、完善內部治理結構等一系列動作,但與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相比,依然存在產權模糊、權責不清、制度缺失的問題。一是在利率市場化后,以行政區劃屬性為主的廣大農村信用社,面對千差萬別的“三農”情況,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利率管理體制和利率定價機制。沒有統一的利率定價管理部門專司利率形成的調查研究、分析精算、反饋評估、糾偏校正職能,造成貸款利率定價缺乏科學的利率預測和定價體系。二是缺乏富有實踐操作經驗的利率定價專業人才。利率定價簡單粗淺,利率管理縮水為簡單的利差管理,難以實現科學的風險控制和操作。與此同時,這種簡單粗淺的資金定價,又不能客觀的反映真實的信貸供需狀況,屏蔽了不同客戶群體差異化的信貸需求信息,不利于開發提供新的信貸產品,滿足多樣化的信貸需求。不利于進一步拓展營運空間,擴大經營規模。三是同一種信貸產品,A社與B社的利率執行標準都不統一,各自為戰,主觀性、隨意性較大。造成內部互斗,不僅喪失了市場競爭合力,還造成了競爭成本的增加。
(三)利率定價思維和做法形成慣性
對金融市場風險缺乏敏感使利率風險意識逐漸淡化,即使因利率調整形成利率期限結構錯配造成損失,也不會從利率制定方面去尋找原因。當出現利率敏感性缺口時,唯一措施是吸收新增存款填補缺口,易釀成利率風險。缺乏對利率變化趨勢的預判,不能依據經濟環境變化情況定期對利率風險評估研判,因利率與資金錯配帶來的市場風險將會更加突出的表現出來。
三、完善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機制的政策建議
(一)以反映信貸資金供求關系為著眼點建立利率定價體系
一是按貸款對象所屬行業,貸款期限方式、抵質押物與擔保、信用記錄、承受能力及其可變現資產等,結合國家宏觀調控要求、產業政策、行業景氣、產品市場前景等,匡算出各要素權重,加總形成完善的利率形成體系,為科學合理的利率定價提供依據;二是建立權責對等的利率定價權限制度。基層信用社和客戶經理處在農村信貸工作的第一線,熟悉客戶情況,便于開展事前調查和事中監督,要充分發揮他們在利率定價過程中作用。三是利率定價要以歷史經驗數據為參照,將歷年的各類貸款規模、利率水平、貸款違約率及違約損失等數據信息,加以收集整理、歸類分析。并參考國有商業銀行的定價方式和利率水平,參考資金拆借市場與民間借貸等反映資金供求狀況的數據信息。要注重對歷史風險數據的價值,使利率制定涵蓋相應的貸款風險。四是試行利率定價聽證制度,將廣泛社會成員對利率的預期引入到利率定價之中,增強利率制定的社會參與度和透明度。優選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員參與聽證,參考他們對利率的意見和建議,修訂校正存貸款定價模板,使農村信用社制定的執行利率具有廣泛的社會認同。
(二)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當局要在利率定價機制構建中發揮督導作用
人民銀行要加大窗口指導的力度,從宏觀層面適時信貸資金定價指引。引導農信社在所屬經濟區域內,參考總體利率水平和農民客戶的實際承受力,建立科學靈活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引導支持農村信用社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從根本上實現科學的信貸資金定價。基層人民銀行要加大利率指導工作力度,嚴密監測農信社利率形成與執行情況。確保貸款利率制定有據,授權有度,執行有序,防止人情利率,主觀定價等現象產生。
(三)為農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風險補償與分擔機制
1.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重點解決農戶和涉農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鼓勵建立專業涉農信用擔保體系,設立商業性和政策性金融擔保機構。大力發展面向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保險業務,提高農民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可采取多方投資入股、農民互助合作、政策性保險與商業性保險結合、政府扶持等多種形式,建立多層次的農業、農村、農戶的保險與再保險體系,在面臨各種災害時及時得到經濟補償,增強抗御風險的能力。2.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必要的財政扶持。處于絕對弱勢的農村與農業和相對弱勢的農村信用社,亟需給于必要的扶持。在利率市場化后,農村信用社的客戶群體仍分布在比較低效的農業產業。要保證農村金融與農業農村的同步發展,除繼續完善目前的涉農貸款財政貼息、擔保制度和稅收優惠政策外,還要對農業產業和農民給予貼息、擔保,用財政手段來引導農村信用社到農村開拓金融服務業務,增加“三農”貸款的積極性。同時要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對重大農業產業項目提供有效信貸支持。
作者:段小萱 單位:遼寧對外經濟貿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志剛.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分析.維普收藏《.中國金融》.
[2]汪柱旺.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的風險分析與管理《.金融與經濟》.
[3]譚慧敏.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云南財經大學》.
[4]郭娜.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我國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商情:財經研究》.
[5]陳彧.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廈門大學》.
[6]李壽華.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西南財經大學》.
[7]張慧平.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防范研究.《金融經濟月刊》,2012(03).
[8]劉新宇.基于利率市場化分析的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探討《.復旦大學》.
[9]張志前《.利率市場化下的理財策略》.作者簡介:段小萱(1994-),女,甘肅酒泉人
- 上一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方式探析
- 下一篇:建設銀行內部審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