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銀行內部控制研究
時間:2022-12-11 08:49:39
導語:風險管理銀行內部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是我國金融業的重要組成元素,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穩定常態化的發展趨勢。但是,由于受到傳統體制的影響,我國銀行在經營中出現的風險問題也愈發受到關注。由此可見,高效識別、準確判斷、全面評估內部風險對銀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它不僅能跟蹤和監控資金的使用情況,還可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制定防范策略,確保銀行的后續經營。
1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內容
銀行實行風險管理,主要是符合當前經濟的發展潮流,主要目的是促進管理者摸清銀行各部門的狀況,分析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最好防范對策。主要可從以下幾點進行識別。1.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指銀行管理者審視自身銀行內部有可能存在的相關風險,分析這些風險的發生幾率及對銀行后續經營所帶來的影響等。1.2風險評估。通過風險識別,尋找可存在的風險后,專業的管理人員可通過財務分析數據或者指定相關模型進行相對應的處理,從而正確評估該風險存在的類型及影響范圍。并通過評估的數據制定相對應的策略,盡量避免內部風險給銀行經營帶來危害,確保銀行的資金運營,確保銀行的健康發展。1.3風險預防與控制。通過風險識別與評估后,需要制定相對應的預防控制策略,減少內部風險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影響,從而對銀行造成危害。
2從風險管理的角度看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風險管理重視不足。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是需要各部門相互協助才能順利完成的。在我國,由于一些傳統觀念問題,特別是一些中小型商業銀行,對內部控制工作相當的不重視,認為銀行的發展只要有好的發展策略就行,忽視內部因素,導致各部門的工作進展緩慢,不能及時開展,更不用說財務部對銀行資金的運營進行統計分析,這造成了銀行內部管理水平停滯不前,其自身所攜帶的風險問題與逐步呈現出來。2.2風險管理控制薄弱。結合國內銀行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的一些銀行在風險管理控制上仍舊存在一些突出性的問題:第一,銀行經營管理思想落后,未能從本質上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的提高,只管銀行有流動資金即可。第二,銀行對現金風險管理不重視,即銀行經營者對風險管理工作不理解,對資金的使用流向不重視,資金使用的不明朗,使用不到位,一些不確定因素都嚴重增加管理的風險。2.3風險管理方法簡單。銀行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需要銀行各部門的協同配合完成,這說明風險管理是一件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內容繁瑣的工作。但在實際中,銀行各部門對風險管理缺乏詳細的調查取證,責任心不足,導致風險管理工作開展艱難。另外一些中小型商業銀行管理觀念落后,在內部管理的財務工作中依然采用傳統的預算編制法進行風險計算,并以此作為管理的依據,雖然這種傳統的風險計算方法簡單易懂,但無法適應新時代下銀行管理發展真實需求。
3基于風險管理的銀行內部控制策略
風險管理貫穿于銀行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因此,銀行必須重視風險管理,做好內部控制工作?,F今,我國大部分銀行都存在風險管理問題,這要求我們需要深入探究所產生的原因,并根據這些原因制定有效的對策,從而提升銀行的經營效益。3.1提高風險管理意識。當銀行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銀行的投資項目越來越多,對風險管理的重視日益增加。只有銀行的管理者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才利于各部門工作的開展。首先,樹立銀行文化,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增加員工的歸屬感,這極大的利于銀行眾多部門及員工的有效溝通,增加內部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其次,銀行要對員工定期開展風險管理培訓和素質教育。在內部進行不間斷宣傳,突出領導者的重視,不斷提高員工對內部風險管理的觀念。并對專業的人員進行培訓,強化知識點,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培養責任感,盡可能降低各方面所發生的風險。最后,對員工的風險管理工作進行有效激勵。新時期,“以人為本”是我們主要倡導的理念,這體現了員工在銀行的重要性。構建符合銀行本身的銀行文化,積極發揮員工的工作熱情,引導他們努力參與風險管理的工作,促進各部門對銀行風險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3.2加強風險管理制度建設。首先,銀行管理者必須全方位的整理當前所經營的業務,分析其存在的分析,并做好相對應的處理策略,及時解決問題,逐步完善銀行風險管理制度。其次,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加強風險管理的重要保障與基礎條件。結合銀行現有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有關部門應要針對當前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實踐與探索,將當中所存在的一些與時代脫軌、脫離實際的制度條例進行清理,然后再根據銀行的發展需要,制定可操作的管理制度。最后,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落實到所使用資金的數目與效益,最低限度的控制財務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完善的工作流程,完善的工作制度,可有效地實現財務管理人員的權責相統一。3.3構建風險預警機制。一家成功的銀行,必須要有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條例。就當前的經濟市場來看,銀行必須要構筑風險預警機制,才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問題的發生,才能確保財務決策的安全性,從而增強銀行的經營管理成效,提高經濟效益。首先,銀行可以借鑒國內外優秀銀行的成功管理經驗,參考他們的風險預警機制,先建立一個預期的機制,即簡要的整理銀行內部現金流量及預算。其次,在短期的風險預警機制構建并實行的基礎上,要立足銀行自身實際,結合銀行的經營發展方向、特點等,不斷探索實踐,建立一套長期的預警機制,為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護航。即銀行要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就提前設定合理的風險預警指標和標準值,全面評價銀行項目投資可能發生的風險情況及有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3.4完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體系。銀行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這也使得它的每項業務都會伴隨著風險展開,如何準確地識別和評估風險是管理和控制風險是前提。由此可見,完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體系將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銀行應結合國內市場環境的變化,從銀行整體的角度出發,整合現有內部控制資源,對各種風險進行識別、監測,以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其次,還要實施全面風險的控制技術,對各類潛在性的風險進行多維度、多層面的持續監測,杜絕一切可能性風險的爆發。除此以外,還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提高銀行內部的風險識別能力,并及時采取各種措施對風險進行防范、控制和化解。3.5制定科學有效的內控標準和程序。如前所述,當前我國銀行在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方面仍舊存在一系列無法避免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銀行必須要盡快進行管理制度的梳理歸納,深入研究分析,并制定科學有效的內控標準和程序,才能以此為基礎,有條不紊地推進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施。而在此過程中,銀行要針對部分沒有制度規定的內控盲點,加強研究落實,明晰制約關系和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還可以從銀行體制及機構的變革入手,加強銀行內部結構的設置,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的測評系統。
4結語
總而言之,風險是銀行如影隨形的客觀存在,其自銀行產生時就一直伴隨著銀行在不斷地發展,并在21世紀的今天呈現出了新的內容與特征。為此,為進一步謀取可持續發展,銀行必須要結合內部風險管理的內容,立足其所存在的風險,探索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策略,做到防范于未然,把一些風險扼殺在萌芽階段。
參考文獻
[1]王希全.商業銀行價值創造導向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04).
[2]王學娟,謝潮昂.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基于COSOⅡ和BASELⅡ的監管與協調[J].財會通訊,2012(06).
[3]海燕,朱仁宏.內部控制演進機理研究——以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為例[J].財會通訊,2012(13).
作者:姚小東 單位:西安市臨潼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營業部
- 上一篇:銀行間債權債務抵銷
- 下一篇: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