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文化語境設計探討
時間:2022-05-08 02:52:15
導語:公共藝術文化語境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藝術是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創作和環境美化活動,它注重大眾審美,符合大眾心靈需求,是以提升城市大眾生活品質為目的藝術創作活動。公共藝術是現代城市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性體現城市的時代內涵和民族特質。拓展城市公共藝術的文化語境,能夠增強市民生活的居住文化意識,提高市民文化精神生活品質,實現城市人文環境、物質環境和城市空間的和諧統一。
二、公共藝術的文化語境拓展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的公共藝術作品,它們將城市的地域文化、歷史文化和時代文化作為設計要素,充分發揮本地的精神品質和人文價值,成為了當地的地標性建筑和藝術形象。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公共藝術作品的文化語境拓展在現代城市建設發展中的重要性。英國威爾士的加迪夫港《商船戰爭紀念碑》,由布萊恩•費爾(BrianFell)創作。這件作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商船海員具象寫實的面龐;另一個則是廢棄的商船外殼。兩個截然不同的外觀形象交織在一起,形象而且生動地表現了當地的城市文化和歷史事件。當地人們組織各種活動紀念商貿海戰死亡者,也通過該作品感受到當年戰爭的殘酷和悲傷。作品喚起人們的豐富聯想,打動每一個人的內心。位于芝加哥市政廣場的《火烈鳥》,由美國雕塑家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Calder)創作。作品高度有15.9米,用紅色鋼板鉚接而成。《火烈鳥》通過斜線和弧線在空間中的穿插關系塑造形體,變化豐富的形體表現與周圍直線構成的現代都市建筑形態形成一種鮮明對比。作品色彩鮮紅熱烈,姿態輕盈活潑,顯示出極強的生命活力和激烈動感。在作品美化城市環境的同時,也以一種獨特的創新精神展現出全新的現代藝術形式,體現現代都市人們樂觀主義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并贏得當地公眾對公共藝術文化語境表達的認同。《洋關碼頭百年紀念雕塑》坐落在廣西南寧邕江河畔江北大道堤岸休閑廣場上,雕塑群全長45米,高度有3米,按照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劃分,將作品分為5個主題。該作品以具象的造型藝術表現手法描述當地歷史事件:1907年南寧開埠;1921年孫中山到南寧籌措北伐;1929年鄧小平領導南寧兵變;1958年同志冬游邕江;2006年在南寧舉行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洋關碼頭百年紀念雕塑》見證了孫中山、鄧小平和三位中國歷史上的偉人在南寧的光輝革命歷程,再現并傳播南寧的歷史和文化,拓展藝術文化的設計語境,對提升當地城市精神品位、塑造城市文明形象有著重要意義。位于廣西南寧市五象廣場的《五象泉雕塑》,是具有南寧市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藝術作品。五象泉雕塑采用大理石材質制作,五頭大象朝著不同的方位,以獨特的方式向八方來客訴說南寧的地域文化:相傳在戰國時期,秦始皇為了治理南方水患,將嶺南的五頭寶象趕來堵住山洪。寶象臨近南寧的時候卻止步不前,秦始皇不禁大怒,醒來后發現是一場夢。之后,秦始皇半信半疑派人去南方打探。南邊果然多了五座酷似大象的山,從此以后,南寧的水患減少了,五象嶺便成為人們心目中保護南寧的吉祥形象。傳說五象廣場的五象泉雕塑就來源于五象嶺的民間傳說。五象泉雕塑屹立在五象廣場中間,與周圍的環境相關聯,靈活運用當地地域文化特色和民間傳說作為創作元素,很好地融入到現代城市人們的生活當中,地域文化代入感鮮明,深受大眾的喜愛和歡迎。五象泉雕塑的文化語境拓展,使作品環繞在高大時尚的寫字樓中間,顯得格外純樸而且親切,拉近與人們心理上的距離,極富形象生動的藝術表現張力,對打造南寧城市精神品牌、提升城市精神生活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古代原始藝術是現代公共藝術的文化背景,傳統手工藝和近代建筑裝飾為現代公共藝術提供了技術基礎,公共藝術的藝術表現決定了現代城市公共文化的精神高度。公共藝術受城市地域文化、歷史文化和時代文化的影響,與現代城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社會諸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拓展公共藝術文化語境,使城市公共藝術能夠更加貼近當地人們的生活,營造出和諧的文化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洪義.公共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7.
[2]馬欽忠.雕塑空間公共藝術[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3]百度百科.五象廣場:https://baike.baidu.com/item/五象廣場/3919832?fr=aladdin[EB/OL].2017-08-13.
作者:李明炅 單位: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城市空間公共藝術設計分析
- 下一篇:城市公共藝術商業設計論文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