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表演藝術設計及作用
時間:2022-06-19 04:07:26
導語:戲劇表演藝術設計及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而言之,“聲音造型”是由聲音藝術表演者通過聲帶振動發聲形成的聲音存在(外在形象)的一種心理結構特征。[2]其次,角色的語言即臺詞,是戲劇舞臺藝術中角色塑造的重要的構成元素,是舞臺語言藝術風格之美的體現,更是舞臺語言藝術重要技術特征。
二、“聲音造型”在表演藝術的技術特征
(一)聲音色彩:聲音色彩即音色(Timbre),從物理聲學的角度而言,“‘音色’也被稱作‘音質’,主要是由每個音的‘聲譜’所決定的,即由每個音所含泛音的數量以及各泛音的強度所決定。”[3]一個正常的健康人,經過變聲之后,變形成極具個性的嗓音音色。而作為一種感性色彩的文字表述,可將心理特征的音色從聽覺感受上描述為:圓、扁、亮、暗、尖、沙、啞等詞匯。在戲劇藝術中,角色的形象具有很強的鮮明性,在塑造角色的形象過程中,通過對音色的技術調整,以體現角色的年齡、性格、身份等鮮明個性特征,達到用聲音塑造角色的目的。在實際應用中音色的特征主要體現在角色的年齡、性格、身份等。(二)語流色彩:在語言學審美范疇下,對于語言色彩而言,“色彩,是人們情緒、情感、心理張力的一種符號形式。語言藝術色彩和非語言藝術色彩都具有表現這種性質的符號功能”[4]。在本文中,所謂語流色彩即是通多語言的抑揚頓挫、強弱大小、輕重緩急等語調、語勢、節奏及速度的變化,以體現角色的情緒、情感及心理張力等以語音色彩體現角色性格等形象。(三)聲音線條:聲音線條即聲線,“顧名思義,聲音運動的線條,所謂的聲線只存在于欣賞者客體的思維空間,也就是聲音涌動造成的心理感受效果”,[5]所謂線即聲音呈現過程中,其點與點連接的感受是“粗”抑或“細”,“點與點”、還是“線與線”連接;是“持續、連貫”還是“時斷時續”的心理感受。如戲劇舞臺角色中,憨直、豪爽性格或身份的角色,其語言的聲音線條大多呈現為:粗點狀流動、時斷時續的聲線特點來體現鏗鏘有力。而儒雅俊朗、沉穩含蓄性格形象的聲線特征可以體現為:聲音的細、線狀連貫線條流動的特點等。
三、“聲音造型”技巧在角色塑造中的體現
角色在對潛臺詞的挖掘和表現的整個過程中,“包括對語氣、語調的掌握與運用;音色、音勢的控制與變化;吐字發音時肌肉控制的準確與靈活;以及處理語句的用氣與換氣等一系列技術手段的綜合運用能力。”[6]在舞臺語言藝術中,可以通過聲音造型技術并結合氣息及共鳴等通過聲音為角色刻畫形象,并深化戲劇舞臺中的角色造型。通過聲音的外部技巧(聲音造型、氣息、共鳴、吐字咬字等)對角色形象進行刻畫,從而在聲音造型上對角色的形象塑造。聲音造型技術在角色形象的設計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年齡形象的設計。在戲劇舞臺表演藝術中,角色因規定情境中有時間維度的變化,角色要完成從青年、中年甚至老年的跨度的塑造,所以具有扎實表演功底的演員在角色年齡變化上要通過聲音造型進行體現。(二)身份形象的設計。角色的身份形象的體現,是戲劇舞臺藝術中最為重要的形象設計的一個因素,如《雷雨》中四鳳、《家》中鳴鳳丫鬟的形象;《家》中覺慧、《雷雨》中周沖等相似的少爺角色形象,也有《茶館》中龐太監、《日出》中胡四等特定的角色形象。在實際角色形象的聲音造型上,要對角色在劇本中呈現的形象進行相關分析體會的基礎上,對角色的聲音形象進行“造型化”設計。
四、結語
綜上,通過對人物體會、體驗的過程中,利用聲音的內外部綜合技術手段,運用臺詞聲音造型這一技術塑造角色形象,使角色在聲音的呈現上具有鮮明的特征,使人物更加形象化、典型化。體現“聲音造型”對角色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舞臺語言藝術是角色語言行動的藝術,聲音造型技術要與舞臺藝術中的其他技術共同使用,在體會、體驗、體現的舞臺表演中以更好地闡釋角色“行動性”。
參考文獻:
[1]徐美輝.論聲樂藝術的聲音造型[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8(1).
[2][5]見筆者流行音樂演唱風格中“聲音造型”的探析[J].北方音樂,2013(9).
[3]繆天瑞主編.音樂百科詞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709.
[4]朱堂錦.語言色彩的審美意識[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1992.8第八卷第四期p72.
[6]王宏濤.淺談話劇演員的聲音造型技巧[J].人民戲劇,1980,1(31):23.
作者:王聚伍 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農民畫藝術魅力研究
- 下一篇:物質空間與藝術空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