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干部語言藝術論文
時間:2022-11-25 04:17:56
導語:政工干部語言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語言藝術對做好政工工作的作用
政工干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論、世界觀去引導人、鼓舞人、啟發人,持續提高人們的認知和創造能力,使人們以認真的態度和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政工干部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對于政工工作目標是否順利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關系到本職工作的完成程度。政工干部通過語言藝術的恰當運用,建立干群互信的平臺,實現彼此的交流,從而達到人和人之間的默契和統一。故語言藝術是政工干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是聯系群眾、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橋梁,是宣傳國家政策方針的載體,是組織和教育群眾的有效工具,更是宣揚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途徑。
二、語言藝術對提高政工工作影響力的意義
語言藝術對政工工作的影響力體現在政工干部組織領導行為的實施、處理干群關系方法的運用等方面。政工干部通過語言藝術,可以獲得他人的信任,獲取群體成員對其心甘情愿地追隨。政工干部在對某一群體進行引導時,面臨的干群環境是千變萬化的,每個人都有不可預知的一面,身份各異、教育文化差異以及歷史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動態變化,而語言藝術具有心靈的穿透力,可以化解尖銳的問題。所以政工干部的影響力是一種語言藝術貫穿的過程。語言藝術的修養越高,處理問題的方法越多,影響力也就越深遠,人們也就越情愿而非無奈地,熱情地而非勉強地接受其領導組織,以及傳播的方針政策等。政工干部工作的重心就是處理人與人的關系,通過語言藝術處理這種關系,有利于化解矛盾、問題、尷尬、疑惑等,進而對干群的行為進行有目的地引導、指揮和協調,調動人的積極性。
三、語言藝術表達方式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
思想工作具有靈活性,語言藝術是我們思維方式的外延,其藝術性可以遷移為應變的能力,運用者通過不拘一格的表達方式而獲得預期的談話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政工干部是黨的工作的執行者,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說真話,避免假、大、空的套話。我們在運用語言時,會因不同的地點、場合、人員狀況,而隨機應變,不可機械片面地理解為說真話就是直言不諱,這樣有時不僅得不到預想的效果,甚至有掩耳盜鈴的錯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把實話換一種方式說出來,以期收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話巧說,歸納起來有三方面。
1.夸贊警示法
看到并抓住人們的優點,有意地肯定表揚其長處,增強其成就感和興趣性。對于敏感心理較重的人,在工作中哪怕做出了一點小小的成績,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政工干部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把其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進行適宜的夸獎,以促進其建立自信心;而對于自傲的人,適當適時地給予語言的警示提醒,也有助于幫助他們正視自己,認識不足。
2.鋪襯減壓法
語言藝術就是在娓娓道來中讓聽者不經意間步入主題,這樣有利于那些性格急躁、承壓差的人,緩解進入談話主題之前的緊張。所以良好的語言引導,有利于緩解談話者的緊張心理,從而說出心里話,告知事實真相。
3.就事暗示迂回法
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政工干部在面對問題不得不說時,要針對談話者的性格特點,選擇一種暗示或者迂回的方法將談話過程進行包裝,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解,這就是語言藝術中說的“道破不說破”,因為尖銳的問題當眾得留那層“窗戶紙”,私底下做到你知我知,心照不宣,讓其自省。
四、政工干部加強語言素養的幾點建議
有時領導者在與人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無意間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雖然這是出于真心幫助他人或者與別人真誠交流,但這會在不知不覺中使聽者處于不愉悅的交談過程中,社會轉型時期的政工干部如何迅速把握語言溝通的技巧,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在此,筆者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1.強素質,勤學習,提高語言藝術
每一位成功的政工干部都應該重視和加強語言藝術的學習和修養,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要素,活學活用精妙的語言藝術,不斷提高駕馭全局統攬全局的能力。當前,大多數政工干部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提升語言素養,掌握新的、先進的交流工具,比如網絡交流中的媒體語言。這種網絡語言藝術詼諧,與時俱進,在溝通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工干部應緊跟時代步伐,勤練內功,強化素質。
2.重品德修養,提升政工干部的思想素質
道德品質高尚本身就是一種極強的說服力。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焦裕祿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別人不去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去做,要求別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政工干部要樹立高尚的品德,對黨忠誠,客觀而公正,不忘為民服務、立黨為公的宗旨,修煉崇高的人格,使之轉化成非權力影響力。重品德修養,就是鞏固語言藝術的立身之本,“德”為先,“行”相伴。提升了自身的品德修養,語言藝術才能有立地之根、固本之源,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3.以人為本,促進干群間的互信
以人為本的語言環境,彼此間的互相尊重是一切溝通的開始。政工干部在與平級、下屬、群眾溝通時,尊重主要體現在平等對話上。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能自以為是,以權壓人,而要以理服人,一定要讓事實去說話。在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上出現錯誤或者有失偏頗時,要敢于面對,敢于承認。要有虛心聽人講話和接受正確意見的胸襟與度量,這樣的干群關系才是以人為本、促進信任的和諧關系。
總之,語言藝術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和信息交流的工具,政工干部在處理日常的事務中會面對不同的群體,得體的語言藝術可以使群眾的內心充滿溫暖,感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便于黨的方針落實、國家政策的推進。只要把握住了語言藝術的含義和特點,做到認真學習語言藝術,強化理論學習,掌握語言的提高途徑,我們的語言藝術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作者:俞平單位:安徽省淮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上一篇:國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論文
- 下一篇:體育學院運動員文化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