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課堂的構建
時間:2022-07-08 09:58:10
導語: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課堂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不僅能增長人的見識,解放其思想,還能對人生的發展和規劃產生建設性的意義。對小學生來說,其處于人生當中思維最不受束縛、想象力最為發達的階段之一,因此加強對其發展性閱讀的設計與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本文以“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課堂構建”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目的在于通過有效措施的研究實現對于教學效果以及教育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構建,從而為小學生創造有益于語文學習和施展閱讀教學的有效環境,實現學生學習效果以及興趣的根本性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課堂構建策略
語文教學所推崇和強調的不僅是基本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更在于對人的思想意識以及創造能力的啟發和培養。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課堂教學,實現對小學生的長期規劃和發展性閱讀教育,是其不得不去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1當前小學生閱讀現狀
“應試”是中國傳統教育所彰顯出的最為表象、也最為基本的教學目的,因此在很多教育機構,教師對于教學素材的選擇,對于課下學習任務乃至課外閱讀內容的布置,都緊緊圍繞著“應試”這樣一個主題。讀文章,要求學生去挖掘文章當中的生字詞、提煉主題和中心思想,卻很少關注精彩段落、華美篇章帶給學生本身有關情感和思想方面的積極意義。例如在學習很多有背誦要求的篇目時,很多學生會僅僅按照教師的引導,默記文章當中的字詞,完成重點段落的背誦,但是對文章當中作者所寄寓的真情實感、或是所能引起的強烈共鳴并沒有產生一定意義上的認同,甚至也很難將文章當中所滲透的主題和思想進行生活化和關聯性的理解。這樣,閱讀非但沒有起到啟發學生思維和提升創造力的作用,反而會禁錮學生的思想,讓他們將目光局限在有限的課文內容當中,不去拓展、無法延伸。
2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課堂構建策略
從發展性閱讀的具體呈現方式來看,其所強調的是對學生閱讀個性化的培養,主張在創造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完善知識結構,實現情感和道德意識的升華。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要想致力于發展性閱讀課堂的構建,歸根到底要提升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提升其個人對于語文知識的探究、把握和自學能力,注重自身語感和情感意識的不斷提升。
2.1在創設情境中,滲透學生閱讀方法:“死記硬背”是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經常性采用的方法和習慣性舉措。但事實上,由于小學生本身有限的生活閱歷,較為淺薄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導致其在死記硬背的過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局限思維,導致其在有限的學習空間內難以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多樣化的語文學習反而變成了模式化、僵化的課程內容。鑒于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走出僵化的思維模式,透過有限的閱讀文字,感知更多的內容與信息。例如筆者在進行有關革命類文章內容的教學時,會事先在班級內掛上幾幅革命先烈的圖像,或者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一段革命先輩不畏艱險、為國家和人民浴血奮戰,為百姓換取幸福生活的視頻片段,為課堂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不屈不撓與拼搏奮斗的精神氛圍。讓小學生在直觀感受到我們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的情況下,再去閱讀課文,就會產生濃重的幸福感與對革命先烈的尊重心理,從而在普通的文字內容當中,感知到無限的情感魅力。
2.2在閱讀過程中總結學習方法:從閱讀步驟的角度來說,文字信息本身所蘊含的字面意思與內容都是最為基本和表象的。小學生閱讀的目的不但是為了讀書識字、造句分段,更需要通過一定的閱讀技巧和學習方法,來實現閱讀對個人情感意義上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到教材的某一個單元時,由于這一單元的內容本身具有主題上的一致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將幾篇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內容進行比較性閱讀,通過這樣一種閱讀方式,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各自的主題和對不同文章的內涵理解,讓學生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獲得更加深刻的閱讀體驗。
2.3將閱讀難點進行生活化處理:小學生對于固定文字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其不同于教師本身所擁有的大量生活經歷和時間閱歷,能夠在簡短的文字當中理解其背后的深意。這些撲朔迷離、變化莫測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學生理解的困難,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對難點進行生活化的處理,通過將外在的方法和元素融入課本和閱讀過程當中,輔助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關于這一點筆者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分組彩排學習小品和情景劇,讓學生通過對自身的理解進行文字的劇情化和生活化演繹,將難點融合在各種生活情景當中,解除學生的閱讀障礙。
3結論
“閱讀”是不斷豐富人類閱歷,提升見解,實現自身甚至是整個社會進步的重要行為和途徑之一。因此任何束縛閱讀、影響閱讀本應具有的作用進行發揮的行為都是不科學、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革的。小學生由于生活在有限的空間當中,其所能接觸到的人群和社會上的事物都是有限、甚至是狹隘的,其不同于大學生甚至是中學生在擁有一定的閱歷和認知能力的情況下,能夠走向廣袤的社會、去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和人群,所以小學生對于生活的理解、對于社會和科學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書本、來源于他人的告知。所以小學生在人生閱讀的初始階段,呈現出強烈的可塑性,教師在這一階段所實施的教學措施,將會在學生身上看到非常直接和明顯的結果。發展性閱讀通過不斷激發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閱讀方式、長久性的規劃內容將能夠長久的實現小學生與社會、與多樣化的自然科學相接軌,而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師不斷實現個人教育職責的義務之所在。
作者:高博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軍民學校
參考文獻:
[1]劉長瑜.小學語文發展性閱讀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5(16):64.
[2]吉文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37):44-45.
- 上一篇: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探討
- 下一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