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討

時間:2022-07-08 10:00:22

導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討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素養。”“口語交際”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特別是農村小學的口語教學更是難上加難。如何改變現有教學狀況,提高農村地區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我們語文教師應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新課程談談在“口語教學”實踐中的一些見解:

1練交際能力于課堂

在學生一天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習時間是在課堂,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作為教師,必須向課堂要效率,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敢于說,樂于說,這就需要教師作好交際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交際活動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數。創設交際情境,指導學生學會交際:

1.1實物展示法。形象直觀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從而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使學生積極生動地加入到口語交際訓練中。

1.2巧用圖畫,再現情境法。都說圖畫是鼓勵學生說話的“興奮劑”,圖畫是展開形象的重要手段,現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動的圖畫,圖畫實際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易于兒童接受,這樣能喚起學生觀察思考、說話的興趣。

1.3師生共演,進入情境法。教師能參與學生的活動,師會成為學生更想活動的催化劑,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表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對有趣的情節、人物,學生們有很大的興趣,教師的參與更讓他們有了動力,在師生共演中,進入情境,實現交際能力的訓練。如:有一個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誰的本領大”。即動物王國準備召開一次比本領的大會,大象、獅子、小兔、小鹿、老牛、燕子等都來了。請大家演一演當時的情景。我在課前想如果讓學生一個一個地說,顯然太單調了。我于是在課前精心設計了整節課的內容,在教室的黑板上和同學們一起畫上了茂密的大森林,寫上了“比本領大會”幾個醒目的大字,將課桌椅挪至教室周圍,制作了各種小動物道具。課程開始先打開學生思路,想一想自己喜歡哪種動物,這種動物有什么本領,怎樣與其他動物比。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喜歡同一種動物的同學自由結組,交換意見,達成共識,作好表演的準備。之后各組選一人參與表演。我作為這次大會的主持人也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適時的進行指導。大家猶如深臨其境,在一個形象逼真的童話故事中沉醉著,各個興趣盎然,精神集中,表演者帶著集體的智慧更是表演的惟妙惟肖,語言生動有趣。表演完畢后,大家沸騰了,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到底誰的本領大?這種情景的創設,既活躍了氣氛,有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參與,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增進了學生的友誼,更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提高說話能力的重要性。

1.4組織活動,體驗情境法。孩子們最常說的字是“玩”,因為游戲是兒童生活的主題,在教學中,我,不妨多組織適合孩子們的有趣活動,讓孩子們在一個愉快的活動中自然交際,讓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言之有物。教學《荷葉傘》一課時,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做好小青蛙、小魚、蜻蜓、荷葉姐姐的頭飾,五人一組表演。學生表演得很投入,把青蛙跳、小魚游、蜻蜓飛的動作表現得精準到位,同時為它們配上了相應的語言,把小動物對荷葉姐姐的感謝,荷葉姐姐樂于幫助別人的美好精神表演得淋漓盡致。通過表演不但復現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組織演出的過程中,發揮了想像,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交際與合作。孩子們在他們熟悉的游戲中,說出了他們最真實的話,在快樂的活動中進行交際。

2踐交際本領于生活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學生交際的舞臺,就是學生交際的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教給學生交際的方法,還應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交際的本領。即“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2.1巧設作業,促進“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在自己的家里孩子會更加的無拘無束,更有利于鞏固和發展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如學習完《動手試一試》一課,我讓學生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再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從中明白了什么;或是將這一天中你最難忘的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2留心生活,在用中學。社會生活是一個大舞臺,它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充足的營養。我們應該多去親近它,并從中汲取營養,在實踐中積累語言,掌握交際技巧。教師可在母親節到來之際讓學生對自己的母親說幾句祝福的話,在過年向親朋好友拜年,在家中練習如何招待客人,給大家表演節目等等。平時還可鼓勵學生多到外面出去玩,多接觸身邊的人和事,看看學學別人是怎樣與他人交流的,自己練習去超市購物,去圖書館借閱圖書等等。

2.3結合各種活動培養交際能力。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活動中我有計劃的開展一些思想性、知識性、娛樂性和趣味性的活動,使口語交際教學日常化、系列化。如:朗誦會、故事會、相聲、小品表演,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好書大家讀等等,豐富口語交際的內容,使口語交際成為生活的工具,服務于生活。

3建立健康評價體系

在教學實踐中倡導積極肯定的評價方式,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生自評的局面。

3.1教師評價應恰當積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口語交際課而言,我們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顯然已經成功一大半了。而興趣的獲得一部分也來自教師恰當積極的評價。小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有的興趣濃厚、善于表現,有的膽小內向、缺乏自信。無論哪類學生,都需要教師以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對于交際能力強的學生要鼓勵他們不斷完善自我,挑戰自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對于交際能力弱的學生,要悉心呵護他們的自信心,哪怕只是取得了點滴的進步和成績,都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

3.2引導孩子學會評價。孩子有接受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需求,我們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程度和水平給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評價。這一過程,教師不可包辦代替,應該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生自評的局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著重從以下三方面評價:一評語言,即評語音是否準確,語言是否規范,用語是否確切、恰當;二評思路,即評價說話的內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邏輯性和條理性;三評儀態,即評聲音是否響亮,儀態是否端莊,表情是否自然等。以上是我對口語交際教學的一些嘗試,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應該是長期而持續的,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但我想只要教師在思想上樹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觀念,努力大膽實踐,創設一切培養鍛煉口語交際的機會,找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切入點,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作者:鄒為美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