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4-27 03:38:33
導語:批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國家和社會大力提倡全民閱讀的背景之下,語文教學由于其獨特的學科優勢自然成為閱讀教學的排頭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重要陣地和載體。讀書有三到,手到很重要。所謂“手到”,就是要求在讀書的過程中勾、畫、圈、點、批、注,這里面,批注是閱讀的高級階段,正如古人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有所獲而后批注,這樣才能保證讀書不走過場。
一、教師示范引領,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帶領學生突破未知領域、挖掘未知空間最好的老師,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引導作用。因此,教師就要從自身出發,應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學生熟知批注式閱讀的具體方法,并始終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引導,降低批注工作難度,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教師在教學《爬山虎的腳》內容時,就可應用“示范教學法”。在課前,教師可先將該堂課程內容的核心部分以圖文注解和音頻朗誦的形式進行整理,規整成多媒體教案,在課上的導入階段播放給學生觀看。在學生完成輪廓性學習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闡述對該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以文字的形式將自己獲取的信息或結論記錄下來,并分享給小組成員。然后,教師將自己對文章的批注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給學生,如:“評論文中的修辭手法”“勾畫好詞佳句”“書寫感悟”等等,讓學生了解剛剛的結論書寫和情感抒發就是批注式閱讀模式的核心要求。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該文出發,嘗試自主閱讀、自主批注。
二、拓展閱讀范圍,養成良好習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自主意識和競爭意識,因此教師就要牢牢抓住這一優勢,在開展閱讀教學時,結合游戲活動,拓寬小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而使學生將批注式閱讀模式運用到課內外的方方面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教師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就可充分發揮學生“閱讀交流會”的引導作用。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該文的主題拓展課外閱讀,并對閱讀內容進行個性化批注,如:獨特的勾畫符號、不同的喜好片段、差異的情感體會等等;在交流會開始后,教師要邀請某一同學將書本和其中的批注內容展示給其他同學,并分享在閱讀過程中獲取的新鮮資訊和相關知識。
三、尊重個性特點,落實差異評價
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會因為成長過程中的多種因素而受到影響,如:家庭背景、發展需求、性格特點等等。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工作時就要重視且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并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落實差異評價,使班級學生皆學有所得。比如,針對感知和閱讀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基礎性技巧,引導其扎實掌握閱讀基礎知識。同時,與其共同探討在該階段出現的閱讀障礙,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調整學生的批注模式和閱讀方法,促使其穩扎穩打地向前邁進。針對閱讀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則要關注學生的綜合性、全面性、整體性內容,在該類學生進行閱讀知識反饋時,教師要引導其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向下深挖,運用多元化的批注手段完善批注內容,使其更具有大愛大意,從而緊密地推動自身發展。
同時,教師要鼓勵該層次學生總結有效的批注方式和閱讀技巧,并生成簡短報告分享給其他同學,實現彼此推動、共同發展、統一進步。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充分把握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內涵,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需求,有機結合批注式閱讀模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吳畏.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解析及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9).
作者:張向林 單位:莊浪縣第一小學
- 上一篇: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淺談語文教學學生個性化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