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數詞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20 04:14:00

導語:課文數詞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文數詞教學管理論文

一、潛伏內容線索,反映課文結構

有的課文題目里含有限制中心詞的數詞。以這個數詞為思維點,往往能理清文章線索,疏通課文脈絡。如《三人行》一文,思考題目中的“三”,就能把握課文所寫的主要對象。再細讀課文,就能明晰課文的主要線索:一人背一人→一人背兩人→兩人拖一人;在三人行的過程中,作者又攝取了以師長為主的一組鏡頭:一匹馬,馬上坐著兩個人,牽馬人肩上背著兩支步槍,一手牽著僵繩,一手攙著一個病號——成為主線上的連結點;課文結尾段的“一長串大雁飛”與課題“三人行”相呼應——以無數的大雁飛對有數的戰士們,令人深思。這樣布局謀篇,既使結構嚴謹,又深化了主題。

二、預示情節發展,表現人物形象

有些課文的重點段落,數詞預示著情節發展,表現了人物形象。如《二虎子》中的一段描寫:“……男的一邊只剩下十幾個人……只有七個人了……只剩下四個人了……”讀了如臨其境,扣人心弦。人們眼看著被認領的人越來越少,擔憂老王的心越提越緊;希望、信賴的目光,由時而瞅二虎子,轉而直盯住二虎子。隨著二虎子認領老王的情節的推進,一個勇敢、機智、沉著、果斷的少年英雄形象就躍然紙上。

三、概括課文內容,體現事件脈絡

如引導自學《一個蘋果》時,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他們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并用上三個數詞:“一個蘋果,八個人吃,還剩大半個。”接著教師啟發學生圍繞“哪八個人吃?他們怎樣傳吃蘋果?”的問題,邊讀文邊思考,理出事情的主要過程。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具體數詞來說明戰士們干渴的狀況:“整整七天,沒喝過一口水……不用說一個(蘋果),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痹僮穯枺簯鹗咳绱烁煽?,為什么“一個蘋果轉一圈,還剩下大半個”呢?在學生基本理解課文中心思想后,教師又引導學生根據數詞“一”、“八”、“(大)半”之間的內在聯系,簡單地在黑板上勾畫出板書圖,增強形象性。

四、呈現多彩畫面,揭示課文中心

《小站》一文中的數詞使用率特別高。僅直接描寫小站的就有15個。如遠看小站,“一個鐵路線上的小站”,“一間……小屋”,“一排……木柵欄”,“三五個人影”;近看小站,正面:“一張紅榜”,“一塊小黑板”,“二百四十一天安全無事故的記錄”,“一張……宣傳畫”,“兩三個挑著蘿筐的農民”,“兩位工作人員”;中間:“一個噴水池”,“一座假山”,“一根小樹”;兩頭:“幾株杏樹”,“一群蜜蜂”。以上數詞,集中表現了小站“小”的特點。作者巧用數詞,集中表現,從不同角度,精心描繪了一整幅絢麗多彩、引人注目的畫面。最后,作者又在這幅畫面上,用濃墨重彩,著重渲染了“一股活潑的噴泉”,“幾樹燦爛的杏花”,把贊美之情推向高潮,接著又滑向結尾——“這噴泉,這杏花,給旅客們帶來了溫暖的春意!”自然、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虛指具體事物,實表作者情感

有些古詩中,作者運用數詞虛指具體事物,實表自己的思想感情。如《贈汪倫》一詩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情厚誼,讀來生動感人。再如《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既大膽又豐富奇特,卻合情合理的想象,寫出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無比熱愛之情。

六、蘊含內在聯系,獨具作者匠心。

有的課文中,數詞與數詞之間蘊含著必然的內在聯系,體現了作者的匠心。如《手術臺就是陣地》一文的結尾:“這次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本渲械摹叭烊埂焙汀傲艂€小時”這兩個數量詞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天一夜是二十四個小時,三天三夜就是七十二個小時,在七十二個小時里,白求恩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可見,白求恩大夫工作的時間長,而休息時間卻很短(三小時),數字反差有力地表現了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和舍己為人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