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路徑

時間:2022-10-17 02:44:34

導語: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路徑

摘要: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精英人才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將課程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在探討課程思政內涵和重要性的基礎上,對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院校;英語課堂;路徑;探索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作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更加有責任、有義務探索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從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在探討課程思政內涵和重要性的基礎上,對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索。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和重要性

1.課程思政的內涵“課程思政”是一種育人理念,是指“課程承載思政”或“思政寓于課程”。“課程思政”是一個育人過程,是一個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知識傳播或實踐活動中的過程。它注重課堂教學、實踐運用、品格塑造的統一,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一,其實質是“化理論為德性”“化理論為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課程思政”呢?“課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師在傳授課程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內在品德,轉化為學生精神系統的有機構成,轉化為學生的素養(yǎng)或能力,即一種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2.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課程思政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切實落實高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學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高校課程思政不但要融入教學改革,還要作為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設計、教材教案編寫等方面,貫穿于課堂教學、教研實習等環(huán)節(jié)。可見,英語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二、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重點優(yōu)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六個方面探討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1.提高政治站位,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4的“topic”是“TheAmericanDream”,其中“ReadingA”講述的是一位無學歷、無背景的意大利移民Tony,從學技能找工作開始,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奮斗,逐步成功買房置地,實現了拿到美國綠卡的夢想。講完這一內容后,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實際,讓他們談談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夢想,引導他們領悟到:21世紀的大學生應該努力奮斗,實現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美國夢”截然不同,“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社會主義強國富民夢。大學生在比較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接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深切體會到:新時代的中國,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深挖英語教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找準英語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目標之間的契合點,并進行有效設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導入《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Unit2的“Values”(價值觀)“ReadingA”之前,教師可以問學生:Canmoneybringhappiness?接著,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正反方辯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英語教學的無縫對接。3.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教學,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講解《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Unit2“ConnectingtoNature”Part1“PhotosfromaSafari”的“Beforeyoulisten”時,教師可以出示兩張照片,一張是捕殺野生動物的畫面,另一張是食用野生動物的畫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非法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然后,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捕殺與食用野生動物之弊端的話題。最后,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就能強化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共建綠色地球及和諧社會的共鳴。4.結合勞動教育特點,深化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教育結合高職大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勞動教育的精神,培育大學生的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是“課程思政”融入英語教學的又一途徑。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高職大學生除了應具備職業(yè)技能外,還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精神。以RestaurantServiceEnglish“OrderDishes”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增加RestaurantServiceEnglish里菜單的各地特色菜名。這樣做,既能將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能激勵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5.融合個人價值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健康的心理是在各種活動中培育出來的,而且能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E時代高職英語》綜合教程1Unit6SocialNetworks中有一個教學場景(situationteaching):你的同學大衛(wèi)沉迷于微信聊天、更新微博及瀏覽其他社交網站,忽略了自己的學習和身邊的同學與朋友。作為朋友的你,該怎么辦?教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角色扮演活動,請學生們分組扮演大衛(wèi)和他的朋友,讓學生思考作為大衛(wèi)的朋友,應該如何巧妙與他溝通,讓他意識到沉迷網絡、忽視現實生活的嚴重后果。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總結這是一種心理疏導過程,能夠很自然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進去,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有全新、全面的認識。6.開展新穎的教學活動,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例如,教學Unit5CultureDiversity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請兩位學生分別用英文介紹中國的聚會和美國的party。通過對中國聚會和西方國家聚會的比較,學生能夠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然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任務,安排學生搜集中國傳統節(jié)日等傳統文化方面的資料,掌握如何用英語介紹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等傳統文化。這樣,學生就能用英語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帶進未來。

三、結語

總之,作為高校要力爭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人人講育人。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長效而系統的工程,目前課程思政實施理論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探索實踐路徑的過程還亟待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而實現立德樹人目標,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甘雯.“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大學英語思政元素的探索[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9(36).

[2]項伙珍.關于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4).

[3]朱芮.“課程思政”視域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9(01).

作者:劉梅香 單位:衡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