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改革策略

時間:2022-05-27 09:09:41

導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改革策略

摘要:互聯網時代,新媒體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并在高等教育領域廣泛應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與新媒體語境的充分結合,能有效提升其教學效果。本文對新媒體語境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要想更好地完善二者的融合教學,需要學校重視、教師轉變觀念、學生積極配合等措施,才能真正發揮新媒體作用,切實提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

關鍵詞:新媒體語境;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對策研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社會對于翻譯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大,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興起和發展[1]。翻譯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學生需要大量的翻譯實踐以夯實基礎,進而提高自身的翻譯水平。互聯網的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式,解決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課時不足、學生翻譯實踐少的問題。通過互聯網構建的新媒體語境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媒體語境是通過對互聯網的利用,對其提供的信息與數據進行綜合處理而構成的交互性的多媒體系統,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如文字、音頻、視頻及圖像等內容,也涵蓋了網絡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平臺等。新媒體語境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熟悉和掌握新媒體技術,并且能夠熟練地進行相關教學與學習的操作,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交互式的教學體系。新媒體語境下,大學英語翻譯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托移動信息終端,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多樣化的教學,通過對于互聯網和數據庫的使用,與學生在線上線下展開交互式的學習有效地提升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效果,但也面臨著很多新的情況,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對于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的發現和重視,既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活動本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目前我國社會經濟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1新媒體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性很強,學生除了要掌握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外需要大量的翻譯實踐才能提升自己的翻譯技能。而傳統的英語翻譯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受各高校理論課程學時削減的影響,翻譯課程的課堂教學完成翻譯理論和技巧講授已經占據了大半的時間,留給學生實踐的課時很少,很難檢驗和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新媒體可以借助最新的網絡信息技術把理論知識和翻譯技巧通過平臺預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隨時通過平臺或聊天工具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根據大數據平臺中提供的信息,確定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并于課堂上與同學交流解決,課堂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翻譯實踐練習,這樣既解決了翻譯課時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問題,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新媒體能把枯燥的理論視頻化、動態化,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2]。新媒體是基于大數據發展的平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需要翻譯人才掌握跨學科、跨門類的綜合性知識,傳統教學中學生涉及的知識面不可能涵蓋所有,因此在翻譯時,借助新媒體平臺提供的大數據可以實現知識的互補,也能提升翻譯的質量,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2新媒體語境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教學理念保守和落后,教學內容急需更新

縱觀目前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情況與預期尚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教學理念和自身教學意識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導致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與時展相脫節。特別是教師中年齡較大的群體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新媒體技術缺少了解和認識,對其掌握和使用也不到位,導致產生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和抵觸思想[3]。目前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所使用的教材早已經過時,并且更新速度緩慢,不能滿足教學發展的需要。語言是不斷發展的,每年都會有大量衍生的流行詞匯和語法現象出現,并且語言最終是要和社會上發生的時事新聞相聯系的。一般來說,英語翻譯類教材更新周期一般為五年左右,但是目前來看,翻譯類教材的更新遠遠落后于時代,特別是內容上相對陳舊,長此以往,大學生據此進行的語言翻譯訓練,很容易陷入到語言實踐與書本知識相脫節的尷尬境地。

2.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單一

英語翻譯教學的關鍵是交互性與實踐性。在傳統的英語翻譯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并根據教師的要求和安排進行翻譯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在新媒體環境下就顯得過于單一和乏味,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也很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更難以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新媒體帶來的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并沒有完全發揮出其優勢。

2.3學校對教學改革重視程度不夠

英語翻譯人才最重要的素質是語言應用能力,新媒體語境,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了更多的綜合實踐機會,但部分高校在教學實踐當中還沒有形成和建立起與新媒體語境相適應的教學體系,對于在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也不夠[4]。部分高校沒有從整體層面上提出翻譯教學要與新媒體技術和資源相整合,教師個人的教學改革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教學效果雖好,但未獲得學校層面的肯定和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2.4學生重理論輕實踐

大學英語翻譯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學習的目標是為了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正常交往能力。學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看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意識差。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看似掌握得很好,但在實際的翻譯工作中問題頻出,翻譯時詞不達意,不能準確地傳達出中文或英文的意思。“00”后的大學生更是沉迷于網絡,自律性差,打游戲、刷視頻的時間甚至超出了學習的時間,對于翻譯課程的考核,只追求理論成績的考核,而忽視自身真實的英語翻譯水平。

3新媒體語境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策略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英語翻譯的教學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教育教學資源,補充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學時少的短板,努力建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新型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翻譯素質得到有效提升[5]。

3.1加大學校重視力度

學校應充分關注新媒體語境下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優勢,加大對新媒體與翻譯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應增加投入,完善相應的設施建設,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還要經常性地開展形式69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第30卷多樣的培訓活動,激發教師新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力,以提高教師使用新媒體的積極性。還可以從政策層面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新媒體技術的教學改革,確立一些改革效果較好的優質課程,同時對積極參與并且取得良好成績的教師,在職稱評定或榮譽獎勵上給予認定。

3.2轉變教學理念

將新媒體技術與教學相結合,提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效果,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大學英語翻譯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服務于翻譯教學的優勢,并能積極主動地將其應用于教學中,與自身的教學知識、學生的學習現狀結合起來。新媒體語境下的教學更具開放性,教師應根據互聯網提供的資源,鼓勵學生將翻譯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翻譯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利用新媒體,模擬情境與學生進行英文交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在課程之外,也要盡可能地多創造一些機會,使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得到不斷強化[6]。同時互聯網的開放性也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學生隨時都會通過微信、QQ或平臺提出問題,教師也要樹立隨時服務意識,與學生一起成長。

3.3轉換教師角色

在新媒體語境下,教師的角色定位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課堂的設計者、管理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在英語翻譯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通過新媒體平臺預先推送給學生,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學習,完成翻譯知識的內化。課堂不再是教師“一言堂”,雖然主體地位受到了弱化,但是主導性增加,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翻譯教師也要主動適應這種角色的轉變,利用新媒體技術,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與學生時時溝通交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真正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

3.4豐富教學方式

新媒體語境下,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各類教學平臺和APP提供的視頻、音頻和圖片給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學方式也更加多樣化。教師可以播放各類國際會議中的翻譯視頻,讓學生體會大型會議現場翻譯的流暢性和標準化,培養學生的職業感;也可以通過網絡將翻譯素材傳遞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翻譯出最優成果進行展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意識;還可以主動將課堂的“講授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講解來觀察學生對翻譯知識的掌握程度;鼓勵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翻譯競賽,“以賽代練、以賽促學”,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給予學生更多的翻譯實踐機會,真正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7]。

4結語

新媒體語境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彌補了原有的翻譯教學學時不足的問題,豐富了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升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但是要真正發揮出新媒體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促進作用,高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都要充分配合,明確各自的職責與義務,才能拓展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新局面,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翻譯人才[8]。

參考文獻:

[1]劉喜玲.新建構主義視角下網絡與數字媒體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9(23):14-15.

[2]史斌.“互聯網+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探討[J].才智,2019(8):166-167.

[3]汪娟.基于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10):143-144.

[4]楊娜.翻譯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4):47-48.

[5]馮素素.“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策略探討[J].海外英語,2019(2):26-27.

[6]王書蕊,鄭爾東,王泳欽.線上線下融合式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J].實踐探索,2019(9):79-80.

[7]高英,顧臻臻.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2):113-114.

[8]李忠民,劉洪艷.基于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實訓系統的地方本科院校翻譯課程改革[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9,28(2):96-99+123.

作者:賴春彩 單位:廣東培正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