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的運用

時間:2022-05-13 11:07:24

導語: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的運用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英語教學迎來全新改革,無論是觀念還是教法都要接受嚴峻考驗,這給教學帶來了很大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教師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引導,嘗試在新課改的激流中找到新的出路。將支架教學引入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主動表達,并充分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對問題展開積極思考,還有助于實現教學相長。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支架模式在傳統教學中,受到應試制度的影響,對于寫作,大部分教師習慣先講和寫,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力無法提升。對此,我們要結合實際進行改善,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準確把握其最近發展區,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行文思路和語言素材,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其在良好的氛圍中積極表達,實現素養發展。

一、構建問題支架,激活學生思維

有效的寫作教學離不開興趣,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盡自己最大努力寫好文章。教師在教學中可巧設問題,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其在問題的驅動下躍躍欲試。問題不僅是貫穿教學的線索,還是學生思維的起點。在寫作中,教師可先提出與寫作相關的問題,以此作為支架,一方面,激發學生,讓其在興趣的驅動下自主參與;另一方面,結合認知展開,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思考中慢慢融入課堂。長此以往,不僅能打破傳統,優化教學,讓課堂呈現出新面貌,還能改變學生對寫作的看法。在教學8BUnit8AGreenWorld時,鑒于文章主要表達的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可設計寫作內容,讓學生自擬題目。在具體教學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在這一環節教師一般會借問引導。如果教師開門見山直接提問:Howdoyouthinkweshouldprotecttheenvironment?學生就會覺得很枯燥,在思考行文時就只會著重從“How”展開,思維無法發散。為了避免這一問題,教師可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兩幅圖:第一幅是綠色的世界,生機盎然;第二幅是臟亂差的一角,飛蟲滿天。然后在視覺沖擊的基礎上展開引導:Howdoyoufeelwhenyouseethesetwopictures?Doyouthinkitisimportanttoprotecttheenvironment?Howshouldweprotecttheenvironment?這樣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使其在直觀感受中產生表達欲望,為后續寫作奠定基礎。我們可以借助問題調動學生,使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解決問題,在獲取基本知識的前提下產生表達欲望。同時,我們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學生思維閉塞時加以引導,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構建閱讀支架,喚醒學生認知

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過程。要想使這一過程優美流暢,就要做到自身語言大于輸出,促進優質文章的生成。以讀促寫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將其運用到課堂上不僅能激發學生,還能促使學生表達,使其在支架的幫助下積累更多語言,提升文章質量。閱讀的渠道,可以是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是網絡或者雜志上的美文。一般在寫作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精選主題相似的文章,一方面,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幫助其積累素材;另一方面,明確文章的寫作框架,為后續表達奠定扎實基礎。借助之前的教學,學生已經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此時教師呈現相關文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成效會很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重點詞匯圈畫出來,以便后續運用。這一課中,可提供寫作的重要詞匯有很多,如recycling,punish,reduceairpollution,causeairpollution等。除了一些描述類的詞匯,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一些銜接詞,使文章層次分明,邏輯合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學生的寫作難度,使其帶著興趣融入其中,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升,實現能力突破。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文本支架,讓其在了解的基礎上展開思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文章的開頭要加強指導,如保護環境這一類的文章,教師可先從現狀著手,中間著重介紹環境污染的細節,最后呼吁人們保護環境,展示清晰的結構。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寫作主題,使學生對文章的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還能優化寫作方法,使學生在表達中加深對文章詞匯、短語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閱讀不僅是單一的語言輸入,更是促進寫作的重要途徑,不容忽視。

三、構建合作支架,培養學生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占主導地位,習慣與學生進行單一交流,忽略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導致學生的思維難以發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引導,讓學生在完成模仿寫作任務的基礎上相互合作與交流。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讓學生交流得更加順暢。寫作課堂的合作交流著重作文的檢查,在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互查,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吸取他人之長,在相互借鑒中獲得突破性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合作支架,先讓學生了解在語境中如何借鑒,嘗試找到自己文章與范文之間的差異,并根據這一契合點促進語言的改進。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各自的文章展開討論,發現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在巡視的過程中,許多教師會發現個別學生寫了長難句,這種表達值得表揚,但這種表達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問題,以其中一句為例“Therandomuseofplasticbags,largeamountofsewagedischargeandmisuseofvariousresourceshaveledtoseriousenvironmentalpollution”,這句話就可改成“Therebe”句型,如“Therearemanyfactoriesleadingtoenvironmentalpollution,including...”教師可以借助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學生,使其在交流、借鑒的過程中明確寫作要點,并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善,建立起范文與練習之間的聯系,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主動參與其中。

四、構建反思支架,提升學生素養

評價是寫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對整體寫作質量有直接影響。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對學生的寫作結果與過程展開指導,主要包括總體評價、個別指導、學生自評等。這三類評價相輔相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教師在評價時可根據前三個環節進行具體評價,從學生問題解決、閱讀積累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現展開。在評價后,教師要根據情況展開個別指導,尤其是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要根據其不足之處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指出文章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采取直接或者委婉的方式,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讓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這樣不僅能落實評價,還能鼓勵、激發學生,讓其知錯就改,不斷提升能力。在寫作中,部分學生的描述過于空洞,行文中沒有具體的實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如果寫作主題是“Protecttheenvironment”,那么整篇文章的內容就要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然而,有些學生模糊了重點,主要講述了目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對此,教師要進行個別指導,提醒學生寫作要緊扣主題,不可偏題。此外,大部分學生存在拼寫、語法錯誤,教師要幫助學生重溫基礎要點,鼓勵學生及時改正,讓文章盡善盡美。在總體評價之后,教師還可讓學生談談在本次寫作中的疑惑與收獲,思考如何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等。長此以往,學生就能提高對錯誤的敏銳度,在明確寫作方向的基礎上充分體驗寫作的正式感,切實提升寫作能力,落實學科素養發展。

總之,支架模式是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發展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享受到寫作的樂趣,提升思維能力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金明忠.支架理論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33).

[2]楊曉燕.支架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27).

作者:鄒根林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