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奧運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09:19:00
導語:綠色奧運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申請時北京失敗,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北京的環境質量問題。而這竟然成了當時悉尼戰勝北京的一張王牌。為了取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北京奧組委提出人文奧運、綠色奧運和科技奧運,并為改善北京的生態環境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資金。北京申奧從失敗到成功充分說明,環境保護已成為現代奧運的主題,綠色奧運成為北京奧運會的主旋律。
1環境保護已成為現代奧運的主題
自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發展會議以來,環境保護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奧委會的重視。
1991年對奧運憲章作了修改,新憲章要求爭辦奧運會的所有城市從2000年起必須提交一項環保計劃。在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峰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主張。6個月后,他提出要把環境保護作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僅次于體育和文化的第三個方面。1994年的利勒哈默爾冬季奧運會就是環保已成為奧林匹克精神的第三個方面的體現。1995年7月15日晚上在洛桑(瑞士)閉幕的關于體育和環境問題的首次會議確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將把保護環境作為奧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現代奧運會的主題。
1996年在亞特蘭大舉行的國際奧委會會議決定成立環境委員會。體育、文化、環境是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三大支柱,國際奧委會已于1999年制定《奧林匹克21世紀議程》,明確奧林匹克運動要全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事業。
亞特蘭大自愿在1996年奧運會時執行新憲章,提出了自己有關垃圾、能源消耗和大氣污染防治的計劃。占地21英畝的奧運百年公園、新建的節能水上中心和交通系統是其環保努力成功的證明。另外,五、六百輛接送運動員和觀眾的可使用替換燃料的車輛。奧運百年公園是30年來美國修建的最大的城市公園,一個非盈利性組織在奧運會前籌集了450萬美元,在亞特蘭大種了3萬棵樹。
悉尼在籌辦2000年奧運會的過程中也在環保方面投入了較大的資金。為了保護一種生活在沼澤地中的瀕臨絕種的青蛙,悉尼組委會修改了原定將該沼澤地迅速填土以修建奧運會場的計劃,并投資40萬澳元建設保護措施。悉尼奧運會場館的建設采用了尖端技術,如利用太陽能發電,安裝可動式座位等。1993年決定在悉尼舉辦奧運會后,政府斥資1.37億澳元用于環境保護。在曾經是廢棄物品堆積如山的垃圾場上,用1m厚的粘土對廢棄物進行了密封,并在上面植樹造林。
北京市積極響應國際奧委會號召,決定將2008年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會”,通過申辦和舉辦奧運會,進一步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制,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2北京奧運三大理念之一:“綠色奧運”
北京作為一個快速發展中的特大城市,一直把保護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北京、新奧運”、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戰略構想。
“綠色奧運”作為北京奧運三大理念之一,不僅是響應國際奧委會的號召,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北京采取了積極的措施落實“綠色奧運”承諾,隨著北京市在環境改善方面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北京奧組委按照國際慣例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在奧運工程建設中嚴格推行綠色施工,《綠色奧運行動計劃》等教育宣傳活動得到了非政府組織和廣大公眾的積極響應。
北京綠色奧運的宗旨可以概括為:為奧運會提供一座具有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環境優美、節約能源和資源、市民具有良好環境道德意識,并具有良好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世界一流的生態城市。
2008年北京“綠色奧運”就是要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于整個籌辦、舉辦及賽后利用的過程中,以生態建設保障綠色奧運,以綠色奧運促進人、城市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綠色奧運”目標,北京將在環境保護方面采取的措施是:規劃選址;清潔能源;清潔交通;保護資源;廢物管理;綠化植樹;綠色產品;高新技術;清潔施工;環境教育。
3“綠色奧運”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環境保護運動
3.1“綠色奧運”推進了環保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實施,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奧運”的宗旨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將北京奧運會辦成環保典范,同時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素養。按照“綠色奧運”目標,北京將實施引進清潔能源、調整工業結構、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等一系列對策措施,2008年奧運期間城市環境質量將達到發達國家大城市的水平。自1998年開展大規模的環境污染防治行動以來,全市與環保相關的投入累計達到670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4%。作為“綠色奧運”的基本目標,城市環境質量穩步改善,與1998年比較,2003年市區空氣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下降了49%、13%和25%。
3.2“綠色奧運”創造出無限商機,促進了環保產業和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
北京“綠色奧運”為環保產業以及相關產業帶來上百億元的市場空間。北京市政府決定在未來幾年投資450億元用于環境治理,加上1998年至2002年投入的460億元,近10年間北京市用于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投入將達到900億元。
環境建設必然帶動環保產業的發展。發展環保產業是辦好2008年奧運會的需要,更是實現首都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北京市經濟委員會預測,到2005年底,北京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115億元,年均遞增率為18%,環保產業產值增長率約為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2倍。
同時,相關產業也隨之迅速發展。2003年,全市天然氣供應能力由1998年的3億m[3]增加到22億m[3],城市熱力供熱面積由3600萬m[3]增加到7700萬m[3],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能力分別由每天60萬t和4000多t,提高到每天190萬t和9300多t。北京的城市管理體制也正在發生積極轉變,BOT、TOT項目代建制等新的投融資方式得到肯定和推廣。“十五”期間,隨著國家經貿委“支持北京2008年奧運會綠色行動方案”的實施,北京環保產業將重點建設國家環保產業示范園區、中關村環保科技園和國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一體化示范項目三個環保產業基地。
3.3“綠色奧運”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成為重要的奧運遺產
北京的“綠色奧運”,不僅代表了當今國際環保事業發展的前進方向,也反映出技術進步、資源節約、適度消費的環境友好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符合當今倡導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以循環經濟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方法和思路,符合適應區域生態承載力、滿足有限環境容量的客觀規律,必將成為一項長期促進北京發展的奧運遺產。
4結論
在北京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的概念已經得到廣泛認同,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已經成為經濟生活的主旋律。目前,北京年節水量達到1億m[3],市區所有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配套建設再生水回用裝置;工業單位產值能耗穩定下降,照明節能、建筑節能、變頻、熱泵等技術逐步推廣;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年年提高,垃圾分類收集和廢舊物品回收系統日漸規范。今后一個時期,資源綜合利用相關技術和產業的革新、重組和管理機制轉變,仍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點課題,節水、節能、節約資源仍是重點關注領域。
我們深信,北京通過奧運會平臺,環境友好和循環經濟的理念與模式,能夠在城市發展中逐步得到落實,切實促進北京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綠色奧運”建設,北京地區的環境咨詢服務業將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更強,“綠色奧運”的理念和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從而推動中國的環境保護運動。
- 上一篇:電信公司科學發展觀服務調研報告
- 下一篇:電信客戶經理科學發展觀優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