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術的研討論文
時間:2022-11-09 09:33:00
導語:剖宮產術的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剖宮產術
1988年Stark首創的剖宮產術受到了婦產科醫生的推崇和應用。作者對這一新術式進行多項指標的臨床觀察,并進行追蹤隨訪,與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進行比較,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在本院分娩孕婦共8500例,其中初產婦剖宮產1700例,將受術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新式剖宮產510例,年齡23~38歲,中位年齡28歲。B組: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1190例,年齡23~37歲,中位年齡27歲。對兩組患者術后追蹤隨訪至2006年4月,觀察再次妊娠、二次剖宮產時腹腔粘連的情況,其中A組再次剖宮產72例,B組再次剖宮產121例,兩組剖宮產指征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72例再次剖宮產,其中距第一次剖宮產≤3年剖宮產9例,>3年63例;B組121例再次剖宮產,其中距第一次剖宮產≤3年剖宮產14例,>3年107例。
1.2手術方式
A組采用新式剖宮產術式,取恥骨聯合上3橫指切口,切開皮膚,裁開筋膜,撕拉式鈍性分離脂肪層,在子宮下段漿肌層中央切開2~3cm橫切口,左右撕開子宮肌層約10~12cm,胎兒胎盤娩出后,用1號可吸收線連續縫合子宮全層,不縫合腹膜,用1號可吸收線連續縫合筋膜層,4號絲線間斷褥式縫合皮膚及皮下脂肪3針。B組采用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取下腹正中線縱切口,依次切開皮膚及皮下脂肪長約15cm,裁開筋膜腹膜,子宮下段橫向剪開膀胱腹膜反折,并下推,在子宮下段肌層正中橫切2~3cm,向兩側撕開10~12cm,胎兒胎盤娩出后,用1號可吸收線連續縫合子宮肌層和膀胱腹膜反折,1號絲線連續縫合腹膜,7號絲線間斷縫合筋膜,4號絲線間斷縫合皮膚及皮下脂肪。
1.3觀察指標
對二次剖宮產的患者,進行術中術后觀察,記錄每例手術時間、娩胎時間、住院時間、術后起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疼痛、產褥病率,術中主要觀察開腹時粘連、子宮破裂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
2結果
2.1兩組第1次手術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1。A組各指標均優于B組(P<0.01或P<0.05)。表1兩組產婦第1次手術術后恢復情況比較(略)
2.2兩組產婦再次剖宮產情況比較
見表2。除腹壁切口血腫外,其余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2再次剖宮產兩種術式比較(略
3討論
新式剖宮產術的優點:新式剖宮產采用Jool—cohen切口,該切口與下腹皮膚張力一致,縫合時對合準確,愈合后瘢痕纖細,該切口的位置遠離錐狀肌,且不縫合腹膜,具有手術時間短、術時損傷少、術后切口疼痛輕、產婦下床活動早、肛門排氣早、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新式剖宮產術后再次手術的優點:腹壁切口瘢痕纖細,再次手術時均按原切口原方式通過腹壁各層,不需切除原瘢痕,切口與皮紋方向一致,術后切口疼痛輕。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肛門排氣時間、起床活動時間、住院天數A組明顯短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新式剖宮產術后再次手術時作者發現腹壁各層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連。A組與B組(對照組)比較,切皮至娩胎時間、總手術時間、術中出血、新生兒Apgar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產褥病率兩組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術后隨訪至3個月,B超檢查子宮內切口均愈合佳,無晚期產后出血發生。
本資料第一次采用新式剖宮產在再次剖宮手術的病例中,見到子宮與腹膜有粘連8例,其中疏松粘連7例,致密粘連1例;對照組再次手術病例中,子宮與腹膜粘連12例,其中疏松粘連10例,致密粘連2例。腹腔內粘連比較,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溫濟英等[1]的報道一致。根據動物實驗及臨床觀察,發生盆腔粘連的原因是腹腔缺血、局部組織壞死、異物刺激,主要緣于腹膜的牽拉和缺血[2]。新式剖宮產術雖無縫合腹膜造成腹膜異物反應,但鈍性分離腹膜卻造成腹膜的損傷,由于手術中多種操作引起的機械性損傷和熱損傷均可導致組織缺血,從而引起粘連的發生。
第2次剖宮產術中發現不全子宮破裂A組和B組各有1例。兩組發生子宮破裂者均為2年以內的剖宮產且術后子宮內切口愈合欠佳者,說明新式剖宮產一層式縫合不影響子宮內切口愈合。
本資料新式剖宮產術式術后出現腹壁切口血腫3例,而B組未發現,可能是由于新式剖宮產術式采用撕拉式進腹,拉斷肌肉的營養血管,而術中未發現,導致術后腹壁切口血腫形成。
總之,新式剖宮產術后恢復比傳統剖宮產快,第2次手術仍可采用原術式,而且新式剖宮產因切口與皮紋方向一致,切口張力低,切口美觀,術后疼痛比傳統剖宮產少,可以不用鎮痛泵等優點。但第2次剖宮產術時,如前置胎盤、宮口開全而產程停滯、胎盤早剝等急診行剖宮產時,由于第1次新式剖宮產下腹橫切口瘢痕形成,彈性差,娩胎相對困難,而且術中容易出血,出血多時縫合困難;傳統剖宮產術野清晰,子宮容易托出,能達到準確縫合,從而減少術中出血,減少手術時間。因此,作者認為,第2次剖宮產術前估計經原橫切口手術有困難時宜改縱切口為好。
【參考文獻】
1溫濟英,胡克.新式剖宮產對再次妊娠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2004,20(7):769~771.
2馬彥彥編.新式剖宮產術.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1~44.
- 上一篇:運動對骨質疏松影響試析論文
- 下一篇:鐵路職工事故反思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