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時間:2022-05-21 03:35:26
導語:初中政治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升教師素質,奠定學生
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此外,初中政治教師還應當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新知識,勇于接受新理念,讓自己始終處于充滿活力的狀態,隨時都能夠以思想品德的角度為學生講解現代社會中的一些現象,使學生在無形中對政治學科產生興趣,對教師產生敬佩感,自覺地接受教師的教誨。
二、深入挖掘教材,搭建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有效載體
較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德育觀是人文精神培養中的重要一環,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觸動學生的感悟和分析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教材人文精神知識點的深入講解和引伸,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自身實際出發,綜合學生的個人情感、學習能力、性格、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來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德育行為和社會實踐能力。在蘇教版的初中政治教材中,都穿插著一系列正面教育意義的教學案例,這些教學案例中都是以反映人的優秀品質,倡導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為根本出發點。所以,政治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先進人物事跡的內涵,對其有進一步的延伸,在課堂上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生動的事例教育,能夠充分將社會文化價值觀轉移到學生的學習主體中,使得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轉換成有靈性的精神力量,并逐漸體現在學生本人的言談舉止中。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應當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所以,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具體做好政治課程內容的教學設計。如講解《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時,可結合課本上的法律知識,在課堂上模擬小型的法庭審判,讓學生來扮演法官、原告和被告等角色,通過實踐促使其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意義、作用和公平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意識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怎樣依法來保護自身權益、敢于對違法行為作斗爭的目的。還可以結合《對自己的一生負責》一課的內容,組織學生觀看相關題材的電教片,讓學生真正了解我國的社會制度、經濟發展、國情實際以及當今世界的經濟、戰爭、人口等問題,使學生在心中產生一種社會使命感,自覺地擔負起建設國家的責任感。
三、營造濃厚氛圍,構建具有人文關懷特征的課堂教育
人文精神,也可以理解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健康、快樂交流。對于初中政治教學來講,在課堂上營造出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是課程標準下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營造出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的課堂環境,使其始終能夠在公平、自信、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開展人文教育就應轉變傳統的呆板式、主動灌輸式教學方法,師生之間應當以平等的身份進行交流,既增加了學生的人文精神,又體現出教師的人文關懷。這樣,在政治課堂上,學生不僅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而且還變得更加自信。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一個嚴肅的知識權威,而是學生的知識伙伴。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應當通過創建溫馨融洽的師生關系來營造充滿溫情的課堂氣氛。教師對學生應當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使學生時刻都能感受著強大的感染力,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情感所在,所以,這種人文關懷在潛移默化中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教師組織分組討論、演講等活動。此時,教師以一名旁觀者的身份在學生身邊進行指導和交流,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所以,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與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爭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自由發揮,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勇于進取、敢于創新、善于表達的綜合人文素養。
四、創設良好情境,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中展現完善自我
在日常的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和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來加強學生的表達、交流和完善自我的能力。通過課前教師所創設的一系列教學情境讓學生完全參與到課堂當中,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課堂思維,讓學生以更加主動的意識參與到政治學習中去。情境教育不僅能夠較好地體現出政治教學課堂的“自由開放、多姿多彩”的特征,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展現能力,不斷豐富自我。可見,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創設相應的情境能夠讓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情境教學中,政治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調動起個人思維。例如,在講解《保持樂觀心態》這一章節時,教師在課前完全可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事先,可安排兩名有一定表達能力的學生來表演一個小品,兩名同學分別扮演樂觀者和悲觀者,通過表演,學生的注意力將在短時間內高度集中起來,課堂參與率大幅提高。小品結束后,教師可給學生留下一道思考題:同學們在看完小品后,你更愿意和小品中的哪位同學交朋友?小品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這樣,學生對新穎的情境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人都躍躍欲試,想上臺繼續表演,學生們時而深思,時而侃侃而談。在情境教學中,雖然學生的表演不專業,但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卻遠大于教師的說教,最重要的是澄清了學生自身對“交友原則”的模糊性認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學生通過自編自導,以喜聞樂見的小品形式將《保持樂觀心態》這篇課文的主題靈活地展現出來,既強化了學生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又使得具有表達天賦、善于交流等特長和興趣的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培養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初中政治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自身實際出發,不斷弘揚人文精神,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出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搭建起具有人文關懷特征的人文精神教育,使學生不斷地充實自我,完善自我。此外,培養人文精神,教師還應當大力提升個人綜合素質,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理念。
作者:吳惠萍工作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林業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的關系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