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討

時間:2022-10-22 10:25:39

導語: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討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再追求單一的規模擴張,而是轉向內涵式發展,教育部發力本科建設,致力于“金課”建設。正是由于處在互聯網時代,計算機專業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學科專業,然而其課程教學質量并不高,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重構勢在必行。該文將從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狀分析、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重構以及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的實踐路徑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為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助力教育部金課建設的推進。

關鍵詞:金課建設;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

教育,乃民生大計,國之大計。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的實現都離不開教育的發展與支持。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實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強調,“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實施過程中,將開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也就是“金專建設”計劃以及“金課建設”計劃。其中,“金課建設”計劃,即建設10000門左右國家級一流課程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課程。計算機專業作為“金課建設”的重點學科之一,課程教學質量存在一些問題,由此可以看到其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不科學、不完整。只有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重構,沿著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實踐路徑前行,方能實現中國高等教育計算機專業的并跑領跑。

1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狀分析

1.1評價標準的同一性

在我國,計算機專業經常依附于學校其他老牌專業、王牌專業而生,而一個學校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往往是固定的、單一的,評價標準也是與其他專業相同的。也就是說,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無異于其他專業,這就抹殺了計算機專業的獨特性,同時也褻瀆了計算機專業不同課程的差異性。不同的專業開設不同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重要程度、考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大相徑庭,使用模式化、統一化的評價標準去評價不同專業的課程教學質量是不合理的。另外,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中,也有公共必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專業課程等側重點不同的課程類型,采用同一種評價標準大大弱化了每門課程的個性與特色,最終導致所培養的學生專業性不強,編程能力弱,只能充當“碼農”中的搬運工,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難以支撐他們開展未來的工作,難以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得到較大的發展。

1.2評價主體的主觀性

值得肯定的是,我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主體上基本實現了多元化。一般來說,和其他專業一樣,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主體主要有計算機專業學生、同行、學校督導。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評價主體具有較強的主觀色彩。就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評價時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甚至是報復心理,對于私交甚好的教師,罔顧教學質量就給高分、高等級,對于給自己掛科或是低分的教師,就算教學質量再好,也給低分、低等級。同時,學生對于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評價時敷衍了事,使得評價結果不具參考價值。就同行、學校督導而言,被評價者都是同事,礙于情面不好下狠手,確有不足的也不予指出,評價結果差別不大,或是對于與自己關系好的教師給予較高的評價,同時不排除小團體的存在,互相評高分,給他人低分,考核獎勵收入囊中。這就使得評價流于形式,失去意義,對于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改革毫無幫助,阻滯“金課建設”的進程。

1.3評價結果的局限性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旨在指出課程教學的不足之處,為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提供借鑒,使得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能夠有所提升,為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創造條件。事實上,我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結果最終呈現為分數、等級或排名,以此作為評優選先、晉升、評職稱的依據,而課程教學的不足之處沒有告知教師,教師也無從得知自身的不足以及課程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簡言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反饋機制嚴重缺失。評價的結果不應該是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最后一步,而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該是首尾相接、循環往復的,評價的結果是新一輪循環的起點,推動學科發展,推動“金課建設”。我國的計算機專業并不是一個成熟的學科,它需要在不斷的改革中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這離不開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反饋機制的建立健全。

2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重構

2.1評價標準體系的重構

在金課建設背景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的重構意義重大。一方面,評價標準體系應該從四個維度去落實,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以及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在教學內容維度上,應該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實施過程的評價,課程內容是否符合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這是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最根本的依據,應該要嚴守評價標準。在教學方法維度上,主要對教師教學的方法是否多元化、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采取填鴨式、灌輸式等見效甚微、引起學生反感的教學方法,實操課的教授能否將課堂時間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等進行評價,引導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的提升將事半功倍;在教學態度維度上,主要涉及教師的備課態度、授課態度、作業批閱與課后答疑態度、學術交流態度等,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擺正教學態度,才能做出成績,因而,教學態度這一指標不可或缺;最后,教學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一維度,囊括了學生的成績、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競賽成績、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競賽成績、科研成績等。另一方面,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的重構要將計算機專業的特殊性納入考慮,要有針對性,具有可行性。

2.2評價實施過程的改進

針對評價主體主觀性強這一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進行重構:第一,將校外專家納入評價主體中,使得計算機專業學生、同行、督導、校外專家的評價權值為20%、20%、30%、30%。由于專家非本校職工,幾乎可以保證他們與校內教師不相識或不相熟,可以避免人情分,同時,專家相對于學生更具備專業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素質,評價結果更具專業性,能夠為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注入新鮮血液;第二,教務處將評價實施的權力下放至二級學院,由二級學院根據計算機專業的特色制定專門的評價標準,選擇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具有一定了解的教師組成專門的評價實施小組,使得評價更具說服力,評價的實施更有組織、有紀律,保證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日常工作的有序開展;第三,為了避免評價的隨意性、主觀性,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時,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應該做出嚴格的比例規定,優秀和不合格的比例保持在10%以內,并且對于這兩個等級的教師由學校組織復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督促評價者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

2.3評價反饋機制的構建

當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尚不完善,且其評價為終結性評價,而非發展性評價。對于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而言,其最終目的是給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依據,促進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建設計算機專業的金課,然而,現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結果是等級、排名、分數,并沒有指出教師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對于自身課程教學的不足也無從掌握。結果不是最終目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真正想要實現的是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簡言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反饋機制尚未建立。只有當評價反饋機制成立并行之有效,計算機專業教師才能收到關于自身課程教學的反饋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改進自身的課程教學,才能有效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建設計算機專業特有的金課,助力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

3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實踐路徑

3.1強化金課建設師資隊伍

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需要強大的人力支持,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不可或缺。對于教師隊伍中固有的老教師,學校應該為其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鼓勵計算機專業教師參與企業的軟件開發、程序開發等項目研究,增加對行業的了解,掌握行業前沿知識與技能;對于尚有空缺的計算機專業教師崗位,應大力引進“雙師型”教師,保證教師隊伍充滿活力,同時,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邀請計算機行業的專家、能手參與教學、指導實操課的開展。

3.2遵循金課建設教學規律

在計算機專業的金課建設過程中,務必要遵循金課建設教學規律。課程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運用構建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學習理論。此外,課程教學應該遵循非指導性教學理論,為學生創造易于接受的氣氛,鼓勵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探索,并對探索的結果進行反思、評價和討論。同時,計算機專業教師應該貫徹發展性教育理論,重點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盡可能通過教學使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

3.3發展產教融合教學模式

“產教融合”是當前教育界廣泛運用的一大教學模式,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同樣可以將之內化。一方面,與產業、企業合作辦學可以得到極大的資金支持。行業、企業能夠為計算機專業帶來充裕的財力支持,為計算機專業的實驗室建設、基礎設施的改善、學生的獎助金發放創造更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行業、企業的加入,能夠為計算機專業帶來行業最前沿的信息,激發金課建設的內在動力和外在活力,使其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3.4創建校本研發全新模式

孔子說,育人要因材施教。同樣,金課建設也應該因校制宜。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應該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研發校本課程,讓教師參與計算機專業課程的研發與討論,引發他們對本專業的思考,使得他們的才能有展示的舞臺。在校本研發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業態發展近況,適當增加實操課程的比重。由此,推動計算機專業金課建設的進程。

4結語

在金課建設的大背景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要有所提升,勢必要對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重構,使終結性評價轉變為發展性評價,有效提升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推動我國金課建設發展進程,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又一大跨步。

參考文獻:

[1]王偉毅.“金課”視閾下的高職院校課程建設路徑[J].河北職業教育,2019,3(5):75-77.

[2]王志鳳,王桂花.基于結構性改革的高職“金課”重構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29):23-26.

[3]戴菲菲.發展性評價視閾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8):10-11,40.

[4]薛海峰,朱志峰,楊權社.高職院校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析[J].高教論壇,2019(9):86-88,106.

[5]王偉毅.關于高職院校“金課”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8):155-156.

作者:王靜 單位:長春電子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