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方法
時間:2022-08-26 03:51:54
導語: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畜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檢測,主要是針對畜產品中違禁藥物,藥物殘留和常規營養成分等指標進行檢測。畜產品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關系到企業和農牧民的經濟利益,同時也關系到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問題。
關鍵詞: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準確性
畜產品質檢安全不僅關系到農牧民的經濟效益,同時也關系到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而畜產品的質檢往往存在著不準確的可能,因此探討提高畜產品質檢準確性就顯得至關重要。要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就要從抽樣、檢測人員的素質、檢測方法、以及實驗誤差的控制和檢測數據結果的處理上著手。
1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
在進行畜產品質量檢驗工作時,對產品進行具有代表性的抽樣是質檢第1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如果不能選取合適的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那么所得到的實驗數據再準確,也都是以偏概全的錯誤結論。因此,抽樣環節對于畜產品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對畜產品進行抽樣時不同的畜產品所依據的抽樣方法也是有區別的,因此,在對畜產品進行抽樣前就要制定詳細的抽樣方案,以及數據標準,包括所選取的樣品的數量、封存運輸方式等。對于抽取的樣品還必須做唯一的特殊性標志防止樣品與樣品之間發生混淆,避免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抽樣之前要依照國際抽樣標準進行抽樣環節的工作標準制定。常見的畜產品抽樣標準有《肉與肉制品取樣辦法》《飼料采樣》《農業部生鮮乳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規范》等[1]。
2工作人員須具備較高專業素質
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質檢人員必須是愛崗敬業,能夠熟練掌握畜產品質量檢驗操作規范流程,以及對畜產品質量檢驗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等極為熟悉的高素質檢驗人員。質檢人員的素質是獲得高精度畜產品質檢安全結果的保證。為了保證檢驗過程符合標準,得出最準確的檢驗結果,對于質檢人員就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質檢人員必須秉著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職業道德精神,對檢測數據做客觀公正的檢驗報告,不得出具虛假的畜產品質量檢測報告。質檢人員在進行畜產品的質檢工作時能把握檢測流程,進行規范和準確檢驗操作。同時質檢人員還必須能夠通過自身的知識對檢測的結果加以判斷,對檢測得到的數據和資料,進行綜合的分析。質檢人員對資料的分析和檢測結果的判斷,將會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質檢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的訓練并取得相關從業證書之后,才可以進行畜產品質檢工作。
3嚴格檢驗方法
由于當前對于同一種畜產品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檢驗方法。因此,在對畜產品進行檢驗之前就要選取合適的檢驗標準并且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嚴格的檢驗。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不同的檢驗方法所產生的檢驗結果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是,在細節上會出現檢驗結果的偏差,這樣的偏差也會影響畜產品質檢結果的準確性。因此,要盡量避免使用標準化規定以外的檢驗方法進行畜產品的檢驗,從而避免不同的檢驗方法導致的檢驗結果偏差。同時在進行檢驗時,也要考慮到不同的檢驗儀器靈敏度以及參與檢驗工作人員的主觀判斷以及不同實驗環境條件所造成的差異。在確定所要采取的檢驗方法之前,需進行空白試驗和平行試驗先對檢驗方法的可行性進行試驗。除此之外還應該對樣品設標用來測試回收率驗證方法有沒有可行性[2]。具體而言,對畜產品進行檢測要經歷提取,凈化和檢測3個步驟。3.1提取和凈化。在提取時可以采用物理或者化學方法使樣品轉化為容易分析的狀態,方法設計時就應該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待檢測目標物選擇不同的適宜提取試劑,保證提取到的目標待檢測物的準確性。除了利用化學試劑進行提取之外還可以采用固相萃取法進行提取和凈化,提高檢測的準確度。3.2檢測。對于畜產品的檢測技術選取需要根據目標待檢測物與畜產品種類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通常采用的檢測方法有酶聯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以及液相色譜-四級桿-質譜法。
4控制誤差
在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進行的過程中,由于檢驗選擇的方法和儀器設備以及質檢人員個人能力的差異和客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所得到的檢測結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誤差,這些誤差也是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誤差有3種類型,分別是偶然誤差、過失誤差以及系統性誤差。對于誤差的有效控制和避免,也是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關鍵因素之一。4.1偶然誤差。偶然誤差是指偶然的隨機因素所造成的誤差。如在檢測中不同的環境溫度以及環境的濕度和微小的氣壓波動、儀器的細微變化等都會導致偶然誤差的產生。除了環境以外,質檢人員在處理樣品時細微的操作差別也會產生偶然誤差,這些偶然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就必須對偶然誤差加以控制,使偶然誤差在一定范圍之內波動。要想盡力消除偶然誤差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就應該增加實驗的次數。增加實驗次數,能夠有效地減少偶然誤差對最終實驗結果的影響。通常來說,實驗要進行3次以上才能夠對偶然誤差進行有效的避免。還需要對實驗的結果計算RSD判斷實驗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性。這樣就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檢測結果[3]。4.2過失誤差。過失誤差與偶然誤差不同,是由于檢測工作中質檢人員工作失誤所造成的實驗結果誤差,如由于加了錯誤的試劑或者讀數失誤以及記錄數據和計算失誤等。這些都是由于質檢人員的粗心大意所造成的誤差,是可以避免的。因此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就要求質檢人員必須在檢驗的過程中有高度的責任心,謹慎、認真、細致地進行檢驗流程和計算,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規范,按照標準進行檢測工作,避免過失誤差的產生,以提高最終檢測結果的準確性。4.3系統誤差。系統誤差是由于檢測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經常性原因造成的可測量誤差。系統誤差在檢測重復進行、重復測定時也會重復的出現。因此,系統誤差對于檢測結果的影響也是比較固定的、可測量的。系統誤差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降低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以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4.3.1通過空白試驗消除因為試劑或者檢測器皿中雜質所造成的誤差。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因為試劑和實驗器材中所含的雜質所造成的系統誤差可以通過空白實驗的方式進行矯正。所謂空白實驗就是指在不對樣品進行試樣的情況下按照規范的檢測流程在同樣的操作條件之下進行測定,通過空白試驗所最終得到的結果也就被稱之為空白值。從試樣測定的結果中扣除空白值的部分就可以消除因為實驗試劑和器皿中所帶有的雜質形成的系統誤差,從而得到更加準確的檢測結果。4.3.2對參與檢測過程中的各種儀器進行校正,消除因為儀器不準確所帶來的誤差。在進行分析測定的過程中,對于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種具有準確的體積或者質量的檢測儀器和器材都需要提前進行校正以避免因為儀器不準確所帶來的系統誤差。比如實驗中所用到的電子天平,容量瓶等器材都要進行準確的校正。除了常規的實驗器材之外,其他的大型精密分析檢測儀器,比如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等也應該定期進行儀器的檢查和校準。同時,在兩次鑒定期間也應該進行期間核查,并且對于計算結果也要采用不確定值和校正值。4.3.3采用對照實驗,降低檢測結果的誤差。采用對照實驗也可以有效降低實驗中產生的系統誤差,常見的對照試驗有以下3種方式。(1)采用和待檢測樣品相近的標準樣品進行同樣步驟的檢測分析方法,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平行檢測,得到檢測結果之后再將標準樣品的檢測結果與對照實驗的檢測結果相除,得到一個校正系數,然后再用樣品測試得到的含量乘以校正系數就能夠去除誤差得到更加準確的檢測結果。(2)取2份待測樣品,在其中1份中加上特定含量的待檢測物質的成分。然后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測定,在計算測定得到的結果與加入的待檢測成分具有的差異,也可以用來判斷檢測方法是否準確可靠。(3)通過本實驗室進行測定的結果,與外部實驗室測定結果的對比,判斷本實驗室測定結果的準確度。以上3種對照實驗的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消除檢測過程中的實驗誤差,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5對實驗數據進行科學的處理
在完成了對樣品的質檢工作之后,對于實驗數據的處理方式和計算方式也將影響到整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算的時候,質檢人員不僅應該認真仔細進行計算,還必須正確地對檢驗數據進行處理和記錄。對于數據的記錄工作應該以檢驗過程中與產品檢驗相關的一切信息和數據為對象進行完整的過程描述和數據記錄。對檢測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還必須按照標準的要求對測定值進行修約,通常情況下,以《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為標準進行修約。
6結語
為了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首先在抽樣環節就必須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其次參與檢驗的質檢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還必須根據不同的樣品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還要盡力避免實驗誤差的產生,對于實驗中可能會產生的系統誤差、偶然誤差和過失誤差都要做到全方位的限制。
參考文獻:
[1]劉光新.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準確性的措施[J].當代畜牧,2018,430(26):28-29.
[2]李子權.抽樣技術及抽樣檢測在動物免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J].中國動物檢疫,2008,25(6):10-11.
[3]紅,徐為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措施與評價[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6(10):1512-1513.
作者:劉曉蓉 李建鯤 單位:昌吉州畜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 上一篇:智能電表質量評價方案和模型分析
- 下一篇:生鮮農產品品質與質量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