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9-23 10:31:21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確山縣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強化質量控制措施,逐步建立健全檢驗檢測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確山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筆者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尚不完善。確山縣雖然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但鄉鎮還沒有成立相應的監管機構,也沒有派駐監管人員,監管工作缺乏系統性、連貫性,監管工作難度較大。(二)部分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質量安全意識有待提高。確山縣農業生產方式分散,規模小,部分生產者缺乏質量安全意識,在生產環節使用禁用農藥,不嚴格按照農藥間隔期施藥的現象時有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措施難以完全落實到位。部分生產經營者考慮企業成本,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不力,對監管支持配合不夠,甚至有抵觸情緒。(三)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比較薄弱。一是縣、鄉、村監管隊伍人員不足,存在斷層和缺位現象。面對面寬、量大、分散的生產經營者,監管不到位,監管難、處罰難等問題仍然存在。二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涉及農業、畜牧、食藥、質監等多個職能部門,由于監管部門職能分割,職責界限存在模糊地帶,重復監管與監管盲區并存。三是監管工作經費投入不足,不能滿足監管工作需要。監管執法依據不全,客觀上缺少執法依據,難以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四)市場準入制度不夠健全,質量問題追溯難。目前,確山縣未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加上部分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淡薄,標準化措施得不到貫徹執行。尤其對于一些分散生產、品牌知名度不高、規模小的農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難以通過質量追溯來維護自身的權益。(五)質量安全標準推廣相對滯后。由于確山縣分散經營農戶面寬、量大,標準化生產意識不強,實施難度大、推廣力度小、實施面較窄。同時,一些生產企業存在重拿證、輕使用,重培育、輕監管,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建議
(一)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在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加大對各級監管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引進和培養一批專業技能人才,及時調整和充實基層監管人員,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監管體系。整合監管檢測資源,切實解決管理體制上的重復監管、監管盲區等問題,真正形成監管合力,增強監管實效。(二)進一步推動監管制度落地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要強化生產企業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企業主動開展自檢,做到不合格農產品堅決不出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要建立起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無縫銜接機制,以市場準入倒逼農產品產地準出。(三)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通過建立可追溯體系,實行網絡化管理,解決農產品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爭取每個生產基地有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要求生產過程有文字記載,產品流向能跟蹤調查,農產品生產實行編碼標識,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利用此方式可追溯到農產品生產信息。按照“產銷可記錄、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的要求,努力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更多的生產企業積極主動加入可追溯平臺,確保產品追溯體系真正發揮作用。(四)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保障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經營者自律是基礎,政府引導支持、監督管理是保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國家和地方的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滿足執法監督、檢測監管和認證認定等實際工作的需要。其次,要加強組織領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政府相關部門通力合作,需要政府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五)創新監管執法、聯合執法手段。農業監管部門與農業執法部門聯合,要針對市場監管出現的問題,查出一件、處理一件,這樣針對檢驗結果能夠及時、快速地杜絕問題農產品流入銷售渠道。監管與執法部門形成合力,堅決打擊制售和使用偽劣農業投入品行為,凈化農業投入品市場,重點加強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檢測和整治力度,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糧”“放心菜”。
作者:范艷 單位:確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
- 上一篇: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考核實施方案
- 下一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