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滲帷幕灌漿質量檢測論文
時間:2022-12-04 02:56:33
導語:防滲帷幕灌漿質量檢測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檢測方法概述
1.1復核及優化帷幕灌漿底線
傳統的壓水試驗分單塞和雙塞兩種方由于傳統的雙塞法在封堵上存在封堵不嚴或易造成卡孔事故,一般采用單塞的方法。單塞壓水試驗是在鉆孔過程中,鉆到一定的深度后,用塞球封堵在某特定位置,利用鉆機的重量讓塞球變形達到封閉塞球與鉆孔底段的目的,從而利用相應的壓力計、流量計進行測試。為了減少對鉆孔施工的影響,本程中的壓水試驗采用了改進的雙塞壓水試驗的方法,即鉆孔一次成形,利用油泵對特定長度的兩段塞子進行加壓讓塞球變形達到封閉的目的,再利用壓力計和流量計對該段的圖3灌前大功率聲波CT成果圖圖4灌后大功率聲波CT成果圖圖5灌漿效果好的鉆孔錄像成果圖滲透率進行測試,該方法不依賴鉆機,也不對鉆孔施工造成影響,提高了測試效率與精度。圖1為鉆孔壓水試驗成果圖,根據規范要求解釋試驗成果圖對巖體滲透性進行分類。同時結合設計給出的防滲標準,對比設計底線發現小樁號端底部巖體屬于微透水區,該部位底線可抬升;而大樁號巖原底線下部巖體的透水率值大多在5Lu以上,遠高于設計標準,為保證工程質量,則建議該部位的防滲帷幕底線下調(圖1)。
在0+30、0+54位置完成了預定深度的鉆孔,并進行了鉆孔大功率聲波CT檢測。大功率聲波成果圖見圖3。從大功率聲波成果圖上可以看出,鉆孔深度60m以上,巖體波速較高,反映出巖體完整;鉆孔深度60~70m間存在2000~2800m/s的低波速區,解釋為砂層分布區,分布形態上看,小樁號端較厚,大樁號端較薄。由于砂層埋深深、規模大,對工程影響大,屬不良地質體,為保證工程質量,最后確定的處理方案是先對砂層段進行高噴處理、再進行細磨細水泥灌漿、最后根據檢測情況確定是否進行化學灌漿處理。
1.2巖溶灌后檢測
施工方完成高噴灌漿后,我方利用鉆孔壓水、鉆孔全景錄像、大功率聲波CT對灌漿效果進行檢測,得到如下結果:(1)鉆孔壓水試驗成果反映:經高噴灌漿處理后,檢測鉆孔的透水率大多數小于1.0Lu,說明采用高噴灌漿處理的效果良好的。(2)大功率聲波CT成果參見圖4,通過成果圖可以看出砂層區域的波速大幅提高,高于3.4km/s,低速范圍縮小,反映了高噴灌漿的效果良好。(3)鉆孔全景錄像成果參看圖5,其中發現不良灌注孔,全部進行處理,達到了控制施工質量的目標。
2結語
通過此工程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防滲帷幕灌漿質量檢測應該分為前后兩步。灌前進行帷幕線的復核和優化工作,查清不良體發育范圍、規模,用以指導灌漿施工;灌后采用多種方法綜合判斷,提高防滲帷幕灌漿施工質量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作者:楊正剛孫濤樓加丁韓道林單位: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星級賓館衛生質量檢測論文
- 下一篇:高校創業教育質量檢測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