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金融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1 01:19: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金融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研究論文
農業產業化是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走上市場化、規?;?、集約化經營,農村走上繁榮,農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對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做好金融支持,扶持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中有效的推動器。
所謂農業產業化經營,就是指農戶與供銷、加工服務主體的產銷協作、經營組合。伴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和組織發育,現在已形成了多種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模式,其主要有:公司+農戶、合作組織+農戶、批發市場+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以及一些少量的產銷一體化公司。盡管其產業化的經營模式多樣,但其參與的主體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處于產業化中生產環節的農戶以及一些小規模農民專業戶;二是起連接生產和市場的龍頭企業,其中包括農村鄉鎮企業、農民專業大戶、城市商貿加工企業以及一些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三是以一些農戶為主的合作中介組織,如專業合作性的專業協會;四是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銷一體化公司。在產業化過程中,幾類主體在一定程度上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本文以龍頭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來探討如何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以推動和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一、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必要性
(一)農業產業化主體融資的特殊性
在我國農業產業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大都在資本運作、融資方面具有弱質性,其主要表現在內部弱質性和外部融資環境的不利性兩個方面:
農業龍頭企業融資的內在弱質性主要表現在其一些龍頭企業內部信用達不到銀行貸款的要求,自有流動資金先天不足,內部治理結構常常不規范、企業產權不清,資信等級低,從而沒有長期信用基礎,信用地位不穩固,獲取擔保貸款能力差。
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體系論文
摘要:農業產業化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農業產業化的投入主體,因此,構建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體系十分必要。當前,應積極發展農村各類金融組織,建立多樣化的農村金融機構,優化投融資環境,完善農業產業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確保農業投融資持久、高效運行。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體系;農業金融服務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農業產業化打破了原有農業發展的產業邊界,涵蓋了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結了農民、企業與市場,實際上貫穿了傳統的一、二、三產業。在資金配置方式上,由于產業化過程中在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方式會出現變化,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相應地會出現變化。一是龍頭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二是農戶的生產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三是農業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農業產業化所需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各級政府的財力有限,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強,農戶的資金實力較弱以及社會資金流入產業化的渠道不暢,導致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需資金嚴重缺乏,農村金融的發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一、現有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不能滿足農業產業化需要
農業產業化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投入主體。目前農業投入主要來自財政、銀行、農戶(家庭開發經營支出)。據《中國統計年鑒》資料計算,近十年在財政、銀行、農戶的農業總投入中,財政平均占17%,銀行平均占61%,農戶占22%,三者總投入平均增長20,6%,其中財政占7%,農戶占17%,銀行占76%。但是,相對于農業產業化巨大的金融需求,現有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仍難以有效滿足客戶需要。
(一)從金融層面分析
農業科技的財政金融論文
1農業科技創新的財政金融支持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的發展,金融組織體系日趨完善,具備了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實力。金融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既是農業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銀行自身發展、提高競爭力的需要,各級金融部門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持續加大,農業科技貸款穩步增長;信貸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積極拓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貸款領域,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科技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農村金融科技服務水平,加快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環境和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步伐,為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圍繞科技創新的特點不斷豐富特色金融產品,滿足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需求;積極開展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逐步擴大農業保險險種和覆蓋面;積極利用證券市場進行融資;發展風險投資,支持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
2財政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2.1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相對量不足,農業投資強度偏低
農業科技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必然要求財政資金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各級財政部門把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加大了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較有力的保障。但是,財政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的絕對量雖然逐步增加,相對量仍然不足,農業科研政府投入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即農業投資強度偏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農業科研投資占農業產值比重大于2%時,該國農業科技才會出現原始創新,農業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才可能協調發展[4]。我國農業投資強度遠低于該投入水平,尤其是地方財政可支配的資金不多,民生工程建設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壓力又比較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相對就顯得力不從心,資金到位相對較低。
2.2財政對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補貼很少,降低了金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意愿
農村金融信貸發展農業論文
摘要:“三農”問題關系國計民生,解決好“三農”問題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而農村信貸則是目前農村地區主要的金融形式,農村信貸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本文以福州市為例,敘述了農業信貸的發展現狀,得出了福州市農業信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村金融;農業信貸;問題與建議
由于農村金融體制不夠完善,農業發展受到制約,“三農”問題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農村金融體系直接決定了農村未來的發展趨勢。黨中央已采取眾多措施緩解城鄉矛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這對農村金融體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探索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金融問題,建設和完善適合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是當務之急。在我國現階段,農戶已成為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減少城鄉經濟差距,就應當在市場中追求農戶家庭效益的最大化。農業收入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農民的農業收入并不樂觀。因此,提高農業投資規模,提升農業技術水平,有利于農戶整體收入的提高。在農業資金規模投入中,農業信貸已成為農民投資的主要來源,進一步研究農業信貸對解決農村金融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業農村金融信貸的重要意義
農村金融是指具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只為農業生產提供信貸服務的農業金融,或僅為農業和農村領域自身需要而開展的業務活動。農業信貸是農村金融的主要形式。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農村金融中的農業信貸越來越引起人的高度重視,然而農業信貸發展不健全等問題阻礙著農業問題的解決,對農業信貸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農業農村金融信貸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以及城鄉差距的減小影響不可忽略。首先,農業信貸提供了大量運轉資金,能夠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求?,F在農戶大多依靠人力和自然條件進行生產,工作效率低導致資源的浪費。欲對現有條件進行改善,就需要科技推動農業,而科技農業需要巨額的經濟投資,這些大規模的農業投資遠遠超過了農戶的支付范圍,對于農業信貸來說可以為農戶提供大量資金以解決該項難題。其次,農業信貸提供大量資金為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提供科技農業技術,這些技術對農業生產規模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二、福州市主要農業信貸發展現狀
建現代農業金融服務缺位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發展現代農業,是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產業基礎,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基本途徑?,F代農業其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既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要提高土地生產率;既要實現農業機械現代化,又要實現生物技術現代化。
關鍵詞: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和農村農業增長金融領域傳統農業產供銷農業生產社區投資法
發展現代農業,是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產業基礎,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基本途徑?,F代農業其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既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要提高土地生產率;既要實現農業機械現代化,又要實現生物技術現代化。
目前,我國農業總體上還是處于傳統農業階段,必須通過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走高產、優質、高效農業道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沒有現代化的金融服務,發展現代農業就是一句空話。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對金融服務要求更高,具體表現在:公務員之家
一是現代農業要求的金融范圍有所擴大。傳統農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起點和價值鏈的低端,金融服務主要在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資金需求。而現代農業是“種養加”、“產供銷”和“貿工農”一體化,農工商聯系更加緊密,這必然要求金融服務范圍從傳統農業生產擴大到農產品加工流通,農機、農資生產銷售,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等各個環節,覆蓋整個價值鏈和產業鏈,因此,為之服務的金融產品必須多樣化,服務必須綜合化,并將業務范圍擴大到保險、農產品期貨、證券等金融領域。
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論文
一、現代農業發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三明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耕地面積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國集體林權改革試驗區、福建主要商品糧基地和農作物主產區,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較好的產業基礎。當前,三明市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新階段,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由分散的小農生產向規?;?、組織化、社會化加快轉變。2013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9.44億元,增長4.8%;現代農業產業總產值865億元,增長17.9%;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532元,增長12.3%。在三明市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資金不足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在產業經營和金融需求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農業集約化經營逐步推進,規模化金融需求明顯增多。2013年末,三明市土地流轉面積達69.9萬畝,占承包耕地面積的30%,其中流轉給170家農業企業7萬畝、62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7萬畝、1071家庭農場5.7萬畝。相比常規農業,現代農業資金需求大成為集約型農業的基本特點,特別是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資金和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
(二)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全方位金融需求增多。目前三明市已形成水稻制種、食用菌、茶葉、蓮子等20條特色農業產業鏈,農業產業鏈條前、中、后各環節結合更加緊密。在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的背景下,涉農金融機構通過積極整合農業產業鏈,使原來分散的信貸主體相互合作、制約,農業產業鏈金融應運而生。
(三)經營主體呈現多元化,特色化金融需求增多。表現在近年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特色金融需求不斷增多。截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6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505家、家庭農場1945個。
(四)農業功能向縱深演變,創新型金融需求增多。近年來,三明市農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加速融合,逐步形成了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生物能源農業、休閑農業和文化創意農業等多種新型業態,創新型金融需求逐漸增多。
低碳經濟農業金融生態環境論文
一、低碳經濟與農業金融生態環境
所謂低碳經濟指的是以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為指導,通過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制度及技術創新等途徑,以達到減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暗吞冀洕笔且粋€先進的概念,有助于減緩和控制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相當積極的現實意義。農業金融生態環境是為農村經濟生存和發展提供包括資金融通在內的一系列金融服務的所有金融機構,和農村經濟有關聯的諸多因素彼此作用和相互交融而產生的一種具有動態特點及一定均衡性的綜合系統。
二、低碳經濟時期河南省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現狀
1.農村金融機構穩健運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現階段,河南農村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如農村商業銀行等),另一類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各種農村資金互助社等)。2013年,河南省農村金融機構無論在資產規模方面,還是在利潤方面,均呈持續上升趨勢,銀行業機構體系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機構個數明顯增多,從業人員也穩中有升。2013年,河南省小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資產總額為8078億元,較2009年上升3730億元;河南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為411億元,較2009年上升253億元。
2.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農業綜合開發金融論文
摘要:在我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農村金融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需求,然而,我國農村現存金融狀況卻不能有效的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本文立足于這一現實,分析了農村金融供給與需求狀況,農村金融發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應該采取的措施和遵循的原則。通過這些分析使我們認清在建設新農村的背景下,如何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金融發展協調起來。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金融支持;金融需求;金融供給
Abstract:Intheprocessofourcountry’snewruralconstruction,ruraleconomicdevelopmenthasproducedstrongdesiresforthedevelopmentoftheruralfinance.However,therealityisoppositetowhatwedesire.So,thistextisbasedontherealitytoanalyzetherealconditionsofruralfinancialdemandandsupply,findouttheactualproblemsand,atthesametime,comeupwiththeprinciplesandthemeasurestodealwiththeproblems.throughtheseanalysis’s,wecanrealizehowtodeveloptheruraleconomicsandruralfinanceinharmony.
Keywords:Ruraleconomicdevelopment,Financesupport,Financedemand,Financesupply
一、問題提出
目前,農村金融體系機構主要有農村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郵政儲蓄。但是在發揮作用方面,這四家機構在農村發揮的作用并不明顯,農發行基本上變成了一個糧食銀行,或者說糧棉油的銀行,它不能深入到農民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特別是不能支撐其他多種經濟的發展。農業銀行是一個國有商業銀行,由于贏利動機存在,因此它的許多業務從農村基層撤出。郵政儲蓄只是一個儲蓄銀行沒有貸款業務,功能過分單一,實際上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只能落在農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這些狀況決定了必須對現有農村金融體系進行變革。
搭建對農業產業的金融服務系統研究論文
摘要:農業產業化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農業產業化的投入主體,因此,構建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體系十分必要。當前,應積極發展農村各類金融組織,建立多樣化的農村金融機構,優化投融資環境,完善農業產業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確保農業投融資持久、高效運行。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體系;農業金融服務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農業產業化打破了原有農業發展的產業邊界,涵蓋了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結了農民、企業與市場,實際上貫穿了傳統的一、二、三產業。在資金配置方式上,由于產業化過程中在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方式會出現變化,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相應地會出現變化。一是龍頭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二是農戶的生產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三是農業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農業產業化所需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各級政府的財力有限,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強,農戶的資金實力較弱以及社會資金流入產業化的渠道不暢,導致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需資金嚴重缺乏,農村金融的發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一、現有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不能滿足農業產業化需要
農業產業化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投入主體。目前農業投入主要來自財政、銀行、農戶(家庭開發經營支出)。據《中國統計年鑒》資料計算,近十年在財政、銀行、農戶的農業總投入中,財政平均占17%,銀行平均占61%,農戶占22%,三者總投入平均增長20,6%,其中財政占7%,農戶占17%,銀行占76%。但是,相對于農業產業化巨大的金融需求,現有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仍難以有效滿足客戶需要。
(一)從金融層面分析
農業產業化金融管理論文
農業產業化是改造傳統農業,實現農業走上市場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農村走上繁榮,農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對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做好金融支持,扶持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中有效的推動器。
所謂農業產業化經營,就是指農戶與供銷、加工服務主體的產銷協作、經營組合。伴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和組織發育,現在已形成了多種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模式,其主要有:公司+農戶、合作組織+農戶、批發市場+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以及一些少量的產銷一體化公司。盡管其產業化的經營模式多樣,但其參與的主體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處于產業化中生產環節的農戶以及一些小規模農民專業戶;二是起連接生產和市場的龍頭企業,其中包括農村鄉鎮企業、農民專業大戶、城市商貿加工企業以及一些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三是以一些農戶為主的合作中介組織,如專業合作性的專業協會;四是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銷一體化公司。在產業化過程中,幾類主體在一定程度上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本文以龍頭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來探討如何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以推動和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一、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必要性
(一)農業產業化主體融資的特殊性
在我國農業產業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大都在資本運作、融資方面具有弱質性,其主要表現在內部弱質性和外部融資環境的不利性兩個方面:
農業龍頭企業融資的內在弱質性主要表現在其一些龍頭企業內部信用達不到銀行貸款的要求,自有流動資金先天不足,內部治理結構常常不規范、企業產權不清,資信等級低,從而沒有長期信用基礎,信用地位不穩固,獲取擔保貸款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