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藝術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18:18: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體藝術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摸底調查報告
為準確掌握我縣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狀況,摸清全縣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和結構等情況,進一步做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根據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我縣從2011年起連續開展了4次農村實用人才資源調查工作。調查工作主要圍繞全縣的礦業、林業產品加工、花卉苗木、茶葉、蔬菜、水果、養殖等產業開展,對全縣大部分地區農村實用人才狀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及數據上報工作,為下一步研究探索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奠定基礎?,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開發,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作用發揮日漸明顯,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壯大、農村發展。四次農村實用人才資源調查工作共抽取13個鄉鎮92個行政村,共調查統計出各類農村實用人才1841人。
1、按類別劃分。一是生產型人才624人,占人才總數的33.89%;二是經營型人才534人,占人才總數的29.01%;三是技能服務型人才111人,占人才總數的6.03%;四是科技帶動型人才273人,占人才總數的14.83%;五是社會服務型人才299人,占人才總數的16.24%。
2、按性別劃分。男性1738人,占總數的94.41%;女性103人,占總數的5.59%。
3、按年齡劃分。40歲及以下的514人,占27.82%;40歲以上的1327人,占72.08%。
實用人才調查思考
中央三個一號文件精神如同春雨向全國農民表明了對廣大農民的務實精神,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央對農業大國的決心。解決“三農”問題,是保持國民經濟協調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而“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收問題,增收問題的核心是技能問題。作為**市行政中心的椒江,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現狀如何,應該如何加強這支隊伍建設呢?我們在有關部門的領導和組織下進行了調研,尋求推進我區農村實用人才的機制和辦法。
一、基本情況
**年中央、國務院專門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第一次提出了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都能成長”,第一次把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與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這次我們調查的農村實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能夠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為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并得到群眾認可的農村勞動者,是一般農村人力資源中優秀部分。主要包括種植能手、養殖能手、捕撈能手、加工能手、企業經營人才、農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技能帶動型人才、文體藝術類人才等九類農村實用人才。
調查采用抽樣的方式,在全區行政村中以**年農村居民純收入從高到低排序,按10%的比例,隨機起點,等距確定的原則,選擇了29個樣本村,涉及8街道1漁村,農村人口近4萬人。統計調查年度為**年12月31日至**年12月31日。調查情況如下:
椒江區農村實用人才情況表
人才工作領導單位職能
市委組織部
1、在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全市人才工作的牽頭抓總、宏觀指導、綜合協調、督促檢查;承擔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管理職能,定期向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工作。
2、了解掌握全市人才工作開展情況,針對人才工作中熱點、難點問題,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完善相關規定和意見,探索人才工作新機制。
3、牽頭制定全市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牽頭或參與制定全市人才培養、吸引、使用的有關政策。
4、負責聯系和掌握一批優秀人才,建立和不斷完善全市人才信息庫。負責市領導聯系優秀人才的服務工作。
5、負責全市黨政人才隊伍建設,牽頭協調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承擔全市優秀人才培養、選拔、考核和推薦使用工作。
文體局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按照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和統一部署,在縣督導組的正確指導下,我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已完成了學習調研、分析檢查階段各個環節工作。現根據局支部學習實踐活動安排,經反復研究討論,形成了縣文體局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體會
通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大黨員干部普遍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局班子以“科學發展、擴大內需、惠民工程”為主題,圍繞“鄉鎮文體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共享工程、掛鉤扶貧點、節日活動”,展開了學習討論和調研分析,進一步認清了我縣文化體育事業的優勢和差距,增強了憂患意識、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樹立了科學發展理念,使全體黨員干部朝著“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而努力。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的體會: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體黨員干部的重大舉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繼續,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步驟,是實施“文化興縣”戰略,建設“綠色××、生態家園、活力佤山、和諧邊陲”目標的前題保障。二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查找并著力解決文化體肓事業工作中存在的實踐科學發展觀不足的問題,認真解決思想、作風、能力、素質方面與推動文體科學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認真解決一些影響和制約文體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才能為下一步實施“文化興縣”戰略打下扎實基礎,使人民群眾基本文體權益得到保障、文體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優秀文化遺產進一步得到弘揚。三是廣大黨員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念做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只有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歷史地位,準確地掌握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理論體系,才能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更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才能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思路、規劃、工作目標和前進方向。
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的成效
黨的十六大以來,局班子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加強系統思想道德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文體系統職能作用,積極為“文化興縣”戰略目標任務而努力工作。
1、認真研究規劃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十六大以來,中央、省、市、縣,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局班子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分析,研究制定了《××縣文體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縣文體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今后5-15年文體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政策措施以及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科學規劃。并緊密聯系全縣文體工作實際,提出了“服務××、改革創新、夯實基礎、加強管理”的總體工作思路。
文體局領導班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按照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和統一部署,在縣督導組的正確指導下,我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已完成了學習調研、分析檢查階段各個環節工作?,F根據局支部學習實踐活動安排,經反復研究討論,形成了縣文體局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體會
通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大黨員干部普遍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局班子以“科學發展、擴大內需、惠民工程”為主題,圍繞“鄉鎮文體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共享工程、掛鉤扶貧點、節日活動”,展開了學習討論和調研分析,進一步認清了我縣文化體育事業的優勢和差距,增強了憂患意識、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樹立了科學發展理念,使全體黨員干部朝著“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而努力。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的體會: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體黨員干部的重大舉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繼續,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步驟,是實施“文化興縣”戰略,建設“綠色××、生態家園、活力佤山、和諧邊陲”目標的前題保障。二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查找并著力解決文化體肓事業工作中存在的實踐科學發展觀不足的問題,認真解決思想、作風、能力、素質方面與推動文體科學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認真解決一些影響和制約文體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才能為下一步實施“文化興縣”戰略打下扎實基礎,使人民群眾基本文體權益得到保障、文體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優秀文化遺產進一步得到弘揚。三是廣大黨員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念做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只有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歷史地位,準確地掌握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理論體系,才能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更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才能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思路、規劃、工作目標和前進方向。
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的成效
黨的十六大以來,局班子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加強系統思想道德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文體系統職能作用,積極為“文化興縣”戰略目標任務而努力工作。
1、認真研究規劃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十六大以來,中央、省、市、縣,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局班子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分析,研究制定了《××縣文體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縣文體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今后5-15年文體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政策措施以及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科學規劃。并緊密聯系全縣文體工作實際,提出了“服務××、改革創新、夯實基礎、加強管理”的總體工作思路。
文體局領導班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按照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和統一部署,在縣督導組的正確指導下,我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已完成了學習調研、分析檢查階段各個環節工作?,F根據局支部學習實踐活動安排,經反復研究討論,形成了縣文體局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體會
通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大黨員干部普遍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局班子以“科學發展、擴大內需、惠民工程”為主題,圍繞“鄉鎮文體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共享工程、掛鉤扶貧點、節日活動”,展開了學習討論和調研分析,進一步認清了我縣文化體育事業的優勢和差距,增強了憂患意識、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樹立了科學發展理念,使全體黨員干部朝著“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而努力。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的體會: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體黨員干部的重大舉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繼續,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步驟,是實施“文化興縣”戰略,建設“綠色××、生態家園、活力佤山、和諧邊陲”目標的前題保障。二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查找并著力解決文化體肓事業工作中存在的實踐科學發展觀不足的問題,認真解決思想、作風、能力、素質方面與推動文體科學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認真解決一些影響和制約文體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才能為下一步實施“文化興縣”戰略打下扎實基礎,使人民群眾基本文體權益得到保障、文體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優秀文化遺產進一步得到弘揚。三是廣大黨員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念做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只有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歷史地位,準確地掌握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理論體系,才能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更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才能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思路、規劃、工作目標和前進方向。
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的成效
黨的十六大以來,局班子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加強系統思想道德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文體系統職能作用,積極為“文化興縣”戰略目標任務而努力工作。
1、認真研究規劃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十六大以來,中央、省、市、縣,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局班子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分析,研究制定了《××縣文體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縣文體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今后5-15年文體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政策措施以及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科學規劃。并緊密聯系全縣文體工作實際,提出了“服務××、改革創新、夯實基礎、加強管理”的總體工作思路。
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經驗材料
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經驗材料
為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人事局認真總結近年來開發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的經驗做法,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建設。
一是加強政策指導。出臺了第一份關于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規范性文件——《**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選拔和管理辦法》。確定“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種植、養殖、農機、加工、購銷、捕撈、文體藝術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長并做出一定貢獻的人員中推薦選拔。并根據本市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制定“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建立“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對“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分類登記、歸檔入庫,及時了解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為后續管理提供依據。
二是抓好隊伍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一支由“市、縣、鄉、村”四級組成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笆濉逼陂g,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11645人,占全市人才總量的2.9%,隨著我市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到2010年,我市農村實用人才要達2萬人左右;獲得高、中、初級職稱農村實用人才比例將由目前的1.7:5:4.3上升到2010年的2.5:4:3.5。
三是強化表彰獎勵。為激勵農村實用人才成長,建立完善了農村實用才激勵機制。2005年,根據《**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選拔和管理辦法》規定,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對為100名有突出貢獻的農村實用人才進行了表彰獎勵,并授予了“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榮譽稱號。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是注重培養“帶頭人”。2002年以來,結合“一村一品”工作,先后派出了26名農村產業帶頭人赴日本大分縣學習先進的農村發展經驗,通過培養“帶頭人”,起到了明顯的輻射作用,有力推動了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帶動實用技術成果的廣泛推廣,也為培養更多的農村實用人才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2009年社區教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發揮社區教育促進人的發展和服務經濟社會的兩大功能,確立“人文化、數字化、多元化、優質化”社區教育發展目標,把握“豐富內涵,創新載體、提升層次,打造品牌”社區教育發展主線,努力構建與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服務型社區教育體系,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對社區教育的滿意度,以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為契機,配合社區學院,充分利用社區內的教育資源,立足社區、依靠社區、服務社區、建設社區,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大力開展各項社區教育工作構建和諧莘塍發揮應有作用。
二、工作任務
1、加強社區學校規范化建設,為社區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圍繞市社區建設總體思路,在社區學院的指導下,本著適應發展需要,充分發揮社區教育中心、社區學校作用要求下,規范化、特色化建設好社區學校。
2、努力開展以提高社區成員文化素質的培訓活動。要利用社區學校和轄區內的其他教育資源共同開展以健康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科普教育、新黨員培訓以及文體活動。
3、大力開展以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的成人教育。充分利用社區教育中心基地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如辦公自動化、公共英語、會計從業資格、電子電工知識等。力爭使學習社區居民參與率達40%以上。
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工作報告
的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人文品種多樣,十八大召開以來,縣文體局緊緊圍繞打造中部綠色崛起試驗示范區和建設全縣各族人民美麗幸福家園這一總體工作目標,以服務傳承和保護文化為宗旨,為提升群眾文化品味,促進歷史人文的深入挖掘不斷努力。根據縣人大的調研需求,我局認真圍繞近年來,我縣文化傳承保護與挖掘深入開展情況進行匯報。
一、我縣被列入非遺傳承項目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申報成功10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中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的是《黎族民歌》;被列為省級保護名錄的有9項,分別為《咚鈴伽》(舞蹈類)、《王妚大的民歌》(音樂類)、《黎族婚俗》(禮俗類)、《苗族三月三》(歲時節令)、《苗族蠟染刺繡》(民間技藝)、《黎母神話》(民間文學類)、《黎族骨傷療法》(民間醫藥類)。2011年,又積極開展第四批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申報工作,公布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苗族民歌》。
(二)確認了10個非遺項目的縣級傳承人105人。其中《黎族民歌》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1人,縣級傳承人36人。《黎族婚俗》省級傳承人1人,縣級傳承人1人?!独枳寮徣究椑C技藝》傳承人28人,《苗族蠟染剌繡技藝》傳承人13人,《咚鈴伽》傳承人2人,《黎族骨傷療法》傳承人1個,《苗族民歌》傳承人13人,《黎母山神話》傳承1個,黎族苗族民間舞蹈傳承人7人。2007年我縣黎族歌后王妚大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杰出民間藝人”,2009年王妚大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成為名符其實的黎族歌后。
(三)開展文化遺產書籍的整理編纂工作。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文化書籍的出版,《黎母山神韻》已經正式出版發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匯編》、《縣民間故事集》和《縣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圖文集》初稿完成,正在進入審核階段。我縣還錄制了一批DVD光碟包括《醉美》主題晚會,《民歌精選》,《縣第三屆民間文藝展演》,另外《王妚大晚年專輯》完成錄制。
(四)實現原民族歌舞團整體劃轉工作。我縣原民族歌舞團承擔著全縣歌舞的傳承與創新工作,為完成國家文化部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2012年我縣原民族歌舞團整體劃轉到文化館,更名為民歌展演團,工作內容以保護和傳承民歌為主,兼傳承展演其它非遺項目和黎族苗族民間歌舞。
我市年度農民培訓工作要領
年全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我市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解放思想、創業創新,完善農民培訓機制,加快現代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在農業“兩區”建設人才、農村實用人才、農業創業創新人才培養上實現新的突破,為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為農業增效、農民致富,為“十二五”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工作目標和任務
1、農業大、中專“雙證制”學歷教育。一是積極配合市、縣(市、區)農辦做好大專涉農專業學歷招生工作,配合浙江農林大學做好農業領軍人才培養工作;二是完成農廣校種、養和涉農專業學歷招生1000名,確保完成800名。培養的重點對象是具有大專、高、初中文化,年齡在45歲以下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服務實體和農業產業組織的骨干,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業種養大戶,鄉村干部、非農業專業回鄉創業大學生和大學生村官等。
2、農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計劃完成1500名,確保完成1000名,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的重點對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年齡一般在55歲以下的農產品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骨干、農業種養大戶,農村能源、農機操作與維修、植保、村級動物防疫等領域從業的職業型農民。通過從農業專業技能培訓到農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的轉變,來進一步實現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重心的戰略性轉移。
3、農村實用人才(包括農業專業技能)培訓。計劃完成20000名,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12000名,農業專業技能培訓8000名。培訓的重點對象是種養能手、捕撈能手、加工能手、企業經營人才、農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技能帶動性人才、文體藝術人才,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業種養大戶,鄉村干部、非農業專業回鄉創業大學生和大學生村官等。
4、組織現代遠程教育培訓。一是市本級舉辦“農業大講堂”宣傳培訓活動3-6期,培訓農民10-15萬以上人次;二是縣(市、區)舉辦“農業專題”宣傳培訓活動20-30期,培訓農民30-40萬以上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