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品德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4-30 09:48: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幼兒品德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幼兒品德教育

幼兒品德教育分析論文

一、家園合作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從降生到完全獨立進入社會,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家庭德育在培養幼兒的思想基礎方面,特別是在早期教育中起著幼兒園和社會教育難以起到的作用。這個時期基礎打不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將決定其孩子未來的發展。列寧夫人克魯斯卡婭曾說過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紋,很難磨滅。為此,家長們一定要克服“樹長自直”和“順其自然”的說法,切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古訓,因為人是有意識的。要培養幼兒優良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為教師要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和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思想品德變化的情況,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教師也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各方面的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和對幼兒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產生實效。

二、資源利用法

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瑣碎的,潛移默化之中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將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去,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培養的重要途徑。例如,進餐時,老師除了讓幼兒品嘗燒的美味可口的飯菜外,還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了解伙房工作人員是怎樣工作的;飯后,老師便帶幼兒去觀察食堂,阿姨在給餐具消毒、拖地等;小朋友親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實際觀察不僅使幼兒對工作人員產生敬意,而且使他們懂得了應該尊重和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飯菜,不往地上亂扔臟東西的道理。

三、啟發誘導法

幼兒由于受年齡和生理的影響,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啟發誘導就顯得格外重要。如培養幼兒與人友好相處的習慣,教師首先應該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樂感,再啟發幼兒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然后教會幼兒與人相處的方法及規則,怎樣尋求幫助和幫助別人,怎樣征求他人的意見和接受他人的意見,例如對幼兒說:“某某小朋友今天把圖書弄壞了”,啟發幼兒一齊幫助同伴修理圖書;例如告訴幼兒“今天玩娃娃家”,啟發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學習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見。

查看全文

幼兒園品德教育研究

摘要:幼兒時期是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幼兒時期養成良好習慣對幼兒健康成長乃至其人生道路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幼兒階段,德育教育應該力避抽象的道理說教,而以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工作重點。這一點已被業界人士所逐漸接受與認識。在實踐中,如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則很值得業界人士深入研究與探討。在這方面,我園針對幼兒的心理特點,將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找準教育中的切入點、滲透點,注重準確抓住教育契機,做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幼兒:品德教育;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礎時期和主要場所,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缺點,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因此在幼兒園向幼兒進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園全體教職工團結一心,根據《幼兒園規程》中的德育要求,以實施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者、建設者為目標,拓展幼兒德育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素質,促進幼兒和諧、健康的發展。

一、優化環境,營造氛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一部分總則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這充分說明創設良好環境的重要性。注重幼兒園德育的隱性資源。我們通過挖掘、建設幼兒園隱性的、潛在的德育資源來提高幼兒園德育的實效。我們把幼兒園隱性德育資源分為物質環境和人際關系兩類,物質環境包括園容園貌、活動室墻面和區角環境,在物質環境的創設中,我們滲透了積極向上的思想,以生動、可感、有趣的形象塑造幼兒可模仿的對象,讓幼兒在不經意間受到道德的熏陶。幼兒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老師成為他們一日活動的組織者,成為他們模仿學習的主要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為此我們加強了教師師德行為的建設,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做好表率。我園開展“樹師表”形象活動。有教師自律宣言、“愛的奉獻”演講活動,形成了“團結、求實、開拓、創新”的園風。

二、選好載體,形成特色

查看全文

品德教育在幼兒教育的滲透方法

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也是幼兒良好性格的收獲,幼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而幼兒的未來命運取決于其品德教育的質量。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中幼兒的生活和各項活動,均可滲透品德教育的元素,為培養孩子們健全的人格,使其成為優秀而誠實的人,幼兒教師應在對幼兒品德教育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1幼兒園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全面、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道德修養是評價一個人自我評價的重要指標,而道德素質的培養與其未來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品德教育尤為重要,在培養幼兒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品德教育的優勢,尤其是把品德教育融入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當中,既可以促進幼兒的各項發展,又能使幼兒在生活與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保證幼兒的全面進步。但同時,由于諸多原因,目前我國幼兒道德素質的培養仍有以下問題:第一,在具體的教育進程中,忽略了對品德教育的正面影響。因為教學活動中幼兒獲取知識、健康成長的主要方式都會依賴整個教學活動,在其中形成的個人品質都會逐漸影響幼兒未來的人生,品德教育應由全體幼兒主動參與。但是在目前的幼兒園教學中,幼兒園注重的是文化知識類和技能類的學習,對幼兒的識字、數數等進行了全面的學習,幼兒園有關部門和老師針對品德教育的思想認識不夠,致使品德教育工作不能正常進行。第二,在游戲中忽略品德培養,因為在游戲中可以提升幼兒的個人品質,而幼兒受年齡和思想文化等的制約,對知識的理解還很薄弱,因此,要運用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主動投入到品德教育的進程之中,讓幼兒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品德教育并未被納入到幼兒的游戲之中,因而削弱了其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在日常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忽略了對幼兒進行道德修養的正面培育。幼兒的游戲在幼兒園和日常的活動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并且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他們的道德修養會起到更大的人生促進作用。但是就當前的教育發展形態而言,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老師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都是講授式的理論教育方式,即使是使用游戲教學,教學的針對性也不夠強,既沒有針對幼兒的特征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也沒有針對問題的出現進行及時的處理,導致其幼兒的品德發展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

2品德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方法

2.1品德教育巧妙滲入,幼兒日?;顒迂S富

幼兒園的日?;顒邮菍τ變旱赖滤刭|滲透的重要場所,在實施早期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把道德修養教育內容融入到幼兒的生活瑣事和各種生活活動中去,充分發掘和運用生活中的道德要素,把品德教育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隨時、隨地的開展品德教育,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品德素質。比如,很多孩子喜歡亂扔垃圾、果殼、碎紙,我們組織了一次“撿垃圾”的活動,由教師帶著孩子去小區的花園中拾起垃圾,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養成了一個好的生活和行為。當孩子們戴著一次性手套,親子動手撿完了撿垃圾,老師笑著問道:“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垃圾在這個小花園里?”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是有人不注意衛生,亂扔東西?!苯處熡謫枺骸耙驗闆]有人拾起,因此造成許多垃圾的堆積”,老師又問:“小花園中放滿了很多垃圾,你認為這個園子好看不好看?”“如果我們班上堆滿了垃圾,還好看不好看?”有幼兒回答說:“不好看?!苯處焼枺骸拔覀儜撛鯓颖Wo課堂環境?”孩子們大聲地說:“人們不要再亂扔垃圾”,讓孩子們養成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的意識,讓他們的壞習慣逐漸得到改善。幼兒在這樣的情境之下,養成了對大自然更愛護的心理,也會逐漸改變亂扔垃圾的習慣,在扔垃圾的時候,如果沒有操作到位,幼兒會感覺很不好意思,慢慢地形成對自然環境的維護意識。

查看全文

淺析幼兒教育有效滲透品德教育策略

摘要:任何一位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兒教育是我們人生最初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后期發展甚至是終身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性格、品質都是從幼兒教育開始培養而逐步形成的。在幼兒教育中,品德教育貫穿于各個環節之中,包括在幼兒園的學習、游戲及生活之中,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為幼兒品德教育提供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文章主要從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個方面,對在幼兒教育中有效滲透品德教育的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有效滲透;品德教育

伴隨社會發展的步伐,跟隨社會經濟發展的腳步,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幼兒教育,已經得到社會及廣大家庭的極大關注。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深知幼兒教育在我們人生當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其教學成效。幼兒教育之中的品德教育乃是幼兒教育中極為關鍵的教育內容,深刻影響著孩子將來的健康發展。而幼兒品德教育又主要包含幼兒園教育及家庭教育兩個方面,所以,幼教工作者要通過這兩個方面的教育,為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通過幼兒的學習活動有效進行品德教育

在幼兒園學習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組織他們開展學習活動。在組織學習活動時,要將培養目標放在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生活能力這兩個方面上。另外一個重點是幼兒的語言學習活動,因為在語言學習活動中可以挖掘出極為充實的幼兒品德教育內容。比如,“愛護環境的好孩子”“學會做家務”“寶寶懂禮貌”等語言教學內容,可以讓幼兒感悟什么是真善美,為他們的精神倉庫加注新鮮食糧,填充他們智慧的頭腦。通過團隊合作提升孩子群體生活的能力,這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所必須遵循的道德及品德原則。所以,幼兒教師必須要利用手中及身邊的幼兒品德教育材料,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通過手腦并用完成品德教育的有效滲透。

二、通過幼兒的游戲活動有效進行品德教育

查看全文

品德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滲入

一、幼兒德育的概念界定

我國幼兒教育界關于幼兒德育沒有統一的定義,但通過文獻研究,比較有共識的觀點認為:幼兒德育是培養幼兒德行、品德的教育,是成人根據社會的要求,對幼兒施加一定的影響,以促進幼兒品德自主建構的教育。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情感教育和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關于“滲透”一詞,《新華字典》中解釋為:某種事物或勢力逐漸進入其他方面。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就是要使品德教育進入到幼兒園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幼兒德育存在的問題

1.游戲活動中缺乏品德教育的滲透

以皮亞杰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學派認為,兒童是他自己道德的建構者,兒童的品德是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品德教育的任務在于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兒童的品德是通過自身的不斷建構而發展起來的。通過觀察研究發現:幼兒園大多數游戲活動,教師是主導者、指揮者,在游戲目標的制定、游戲組織過程和游戲組織形式的確定方面,缺少兒童主體性的發揮。杜威說過:“我們可以把馬引到水邊,卻不能強迫它喝水。”兒童也是如此,我們要把一些道德認識有意識地灌輸給兒童,但是我們不能強迫兒童去執行。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戲“娃娃家”中,兒童在分配角色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明明想扮演爸爸,浩浩也想扮演爸爸,兩個小朋友在爭論不休的時候,老師說:“好了,不要吵了,浩浩扮演爸爸?!泵髅髀犕昀蠋煹脑挷磺樵傅剜狡鹆诵∽?。這個案例中的教師只是采取了強制性的手段,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分配角色,而沒有教會兒童謙讓、懂得分享,缺少了對兒童品德教育的滲透。

2.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品德教育的滲透

查看全文

幼兒體育活動品德教育探討

摘要:幼兒體育活動在塑造幼兒身心健康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體育活動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同樣是幼兒體育必不可少的任務。本文從不同方面分析如何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期能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育活動;品德教育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各項教育實踐活動中都蘊含著品德教育的因素,其中體育活動中的品德教育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加里寧曾經說過:“若要培養出健康、強壯、靈敏、機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難又卓有信心正視前面的人,則體育和運動乃是很重要的因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體育活動作為一種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增強幼兒體質,使幼兒掌握體育運動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還具有開發幼兒智力,陶冶幼兒情操,磨練幼兒意志和培養幼兒愛國主義精神及勇敢品質等作用?!?-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部分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表現出退縮、猶豫或不知所措等情況,這些都是意志品質薄弱的結果。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拓展渠道,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要面臨各種各樣與價值取向有關的問題,比如:該不該遵守游戲規則?遇到玩具有好有壞、排隊有前有后,該不該謙讓?同伴摔倒或遇到困難時該不該幫助?怎樣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任務和委托?這些問題都需要幼兒用自己的行為做出回答。但是,受幼兒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的約束,他們道德品質的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很難正確、穩妥地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充分利用體育活動這種形式,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以幫助幼兒正確調整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在這方面的做法和想法是這樣的: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力來自于興趣,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從營造溫馨的氛圍入手,使幼兒感覺到很有趣味。

(一)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和生活化的經驗,提高幼兒的興趣

查看全文

品德教育在幼兒教學的作用

一、在幼兒生活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廣泛多樣的道德教育因素,為形成幼兒道德品質和良好習慣養成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只要教師多加關注,隨時觀察幼兒行為動態,抓住時機進行隨機教育,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契機無時不在,無所不在,教師給予的一個滿意的目光,一句贊揚的話,一個微微的點頭,都是對幼兒良好行為的強化,美德的滲透勝于任何說教。

二、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到品德教育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孩子們獲得生活經驗、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體驗快樂。雖然幼兒園的游戲活動有很多種,比如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音樂游戲等等。游戲沒有固定模式,但游戲的組織形式只有兩種:一是由教師發起并組織的游戲,二是幼兒自由選擇游戲內容和形式的自主游戲。在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不同游戲的類型特點,以及孩子們的現實需要,選擇側重點,在游戲中采取適宜的教育行為,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品德影響。

三、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有多種形式(集體、分組、個別),這里主要指集體教學活動?!队變簣@工作規程》指出:"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比如故事教學,哪些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強化,哪些應該給予弱化,是值得教師深思的。品德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品德教育因素,使教育活動更有價值。在教學活動中調動孩子的情緒情感,"以情感人,移情育人"從而實現教師期待的品德教育目標。

查看全文

幼兒品德教育現狀及措施

摘要:幼兒教育是現階段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一方面是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另一方面是幼兒心理等方面發育極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必須要以良好的教育進行引導。在幼兒教育中,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幼兒的品德形成,主要與自我意識、意志特征和親社會行為三個方面有關,所以要進行幼兒品德教育,還需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本文從幼兒教育出發,對于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進行探討,旨在強化幼兒教育工作。

關鍵詞:提高;幼兒品德教育;有效性

品德對于人的影響非常重大,所以在目前的教育中,品德教育受到很大的重視。幼兒的心智發育不完整,心理方面也存在嚴重的缺陷,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某些不好的影響對其品德形成的負面作用較大,因此積極地采取措施進行幼兒品德教育,將其品德形成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至關重要。品德教育要發揮作用,就要進行有效性探究,因為只有有效的品德教育,才能促進幼兒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自我意識的教育問題

在目前的幼兒品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自我意識的培養不明確。品德的形成需要建立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但是由于幼兒的心理發育不健全,自我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圍因素的誘導,從而形成一些不好的品德。在幼兒品德教育中,進行自我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幼兒教育來看,自我意識的培養非常的不到位,大多數情況下,自我意識培養都是混雜在其他方面的培養當中,這就造成幼兒的自我意識形成比較緩慢。

查看全文

幼兒園兒童品德教育論文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但就目前來看,許多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使得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氣,品德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關注兒童成長的重要問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幼兒園教師應當積極在教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夠樹立幼兒良好的人格品質,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兒童發展。

一、幼兒園兒童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幼兒園承載了重要的兒童教育功能,但當前大多幼兒園片面的注重幼兒知識教育,并沒有行使兒童德育的重要功能,這就衍生出了幼兒園兒童品德教育的一些問題。

(一)游戲活動中缺乏品德教育

兒童道德建立是兒童在與環境的不斷交互中完成的,游戲活動是幼兒教師為了更好的完成幼兒教育而創建的一種復合兒童特點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兒童往往能夠更多的明白事理,建立道德觀。但就目前來看,許多幼兒園的游戲活動大多由教師主導來完成,制約了兒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使得兒童在建立道德的過程中往往過于被動,從而影響了德育效果。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戲活動中,兒童都想扮演“爸爸”這一角色,這時教師往往隨意的定下角色,并沒有考慮到兒童的想法,也沒有教導兒童要懂得謙讓、分享,在游戲活動中并沒有滲透品德教育。

(二)教學活動中缺乏品德教育

查看全文

幼兒品德教育論文3篇

第一篇:幼兒品德教育實踐與探索

一、充分利用各類活動進行品德教育

1.利用升旗儀式活動,進行品德教育。周一升旗儀式是大家期待的集中大活動。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可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愛國愛家、勇敢上進、健康環保、感恩誠實等方面的品德教育。升旗活動的流程豐富、可視性強,包含“升旗儀式”“小小播報員”“才藝表演”“星寶寶授冠”等。這些活動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舞臺,能使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養大方開明、自信勇敢的品格。

2.利用角色游戲進行品德教育。角色游戲是孩子們模仿成人進行社會性交往的活動,游戲中可深入滲透品德教育。如:“營業員’,熱情招待客人;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司機”開車靠右行;“小交警”嚴格執法;“銀行”工作人員規范操作、正確記錄;“顧客’,有序存取錢等。角色游戲能潛移默化的讓幼兒既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范,又能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3.利用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進行品德教育。德育內容可根據班級幼兒的個性特點,有計劃實施的主題教育活動,確保幼兒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發展。如:“三八”婦女節的“愛媽媽”教育;“三月十二”的“愛護小樹苗”教育;“九九”重陽節是“敬愛老人”的教育;“十一”的“愛祖國”教育等。不同領域相關內容滲透實施,讓孩子的作品參與到主題墻布置中,能使幼兒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動中“學一點知識,懂一點道理,做一點實事,養成一種品德”。

二、優化教育環境,注重品德教育的隱性滲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