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與發展

時間:2022-04-18 09:13:34

導語: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與發展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新媒體技術發展,在此過程中涌現很多新媒體技術。新媒體技術基于網絡、信息等新興技術,在相關技術不斷優化發展的過程中,提高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水平,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新的發展思路。視覺傳達設計在新媒體時代下,應該按照大眾對設計提出的要求,合理的應用新媒體技術,將其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中,提高設計的整體水平。

一、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

(一)精準性

新媒體技術在信息傳達方面,改變了以往以電視媒體、紙質媒體單向交互的傳遞方式,用戶給出關鍵詞與具體內容,便可以獲取對應的內容。受眾借由電視媒體、紙質媒體等渠道獲取信息,只可以被動地接收信息,在特定信息查詢方面會浪費不少時間,傳統媒體方式不利于用戶查詢特定信息,在新媒體技術出現后被時代拋棄。新媒體基于信息、網絡等新興技術,讓受眾在信息獲取方面擁有主動權,受眾可以通過資源庫在短時間內找到需要的信息,在信息鎖定方面精準性更高。

(二)及時性

通過傳統媒體獲取信息需要經歷完整的工作鏈,新聞素材收集、編排、加工、排版、印刷與發售為新聞報紙工作鏈,用戶通過新聞報紙獲取信息,無法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經過,存在信息延遲傳達的問題,新聞及時性原則無法保障。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改變,任何人均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傳信息、傳播信息,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快速了解事件大致情況。微博、微信或其他社交軟件均可以作為傳播信息的平臺,提高信息傳播的及時性與高效性。

(三)互動性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不同,用戶在信息獲取與查詢方面擁有自主選擇權。以新媒體技術作為支撐,用戶可以按照自身需求,靈活的選擇媒體形式查找信息,找到其需要的資源。傳統電視媒體、報紙等媒體,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在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傳媒方式可以根據大眾需求,提高媒體信息的交互性,為受眾提供人性化服務,使其獲得良好的體驗感。

(四)多樣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變化,可以利用智能設備查找信息,信息查詢的速度更快,可以更好地滿足受眾在信息查詢和閱覽方面的需求。在智能設備類型不斷增多的過程中,平板、手機、電腦、電子手表等智能設備均可以成為傳播媒介。另外,信息的種類也得到極大豐富,用戶在信息傳播中,可以使用圖片、聲音、文字等素材豐富信息內容,讓人們獲得的閱讀體驗。

二、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趨勢

(一)設計方向開始發生變化

視覺傳達設計和平面設計存在較大差別,前者設計內容更加豐富,在形象設計、產品包裝設計等基礎上,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設計整體水平。在信息數據時代,設計工作需要逐漸提高,傳統設計模式過于滯后,沒有信息化技術的加持,難以達到現代設計要求和標準。為了更好地解決此類問題,設計人員需要改變設計思路和方式,創新設計方式,使用新媒體技術傳輸信息,提高信息傳輸效率,可以更好地完成信息傳輸任務。在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基于視覺傳達設計特征,引導設計朝著三維、思維方向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在新媒體技術的作用下,可以高效的整合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對行業發展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可以滿足新媒體時代對視覺傳達設計提出的要求。

(二)視覺傳達設計向多維空間發展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出現很多新的技術,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很多選項。設計人員可以根據設計思路與要求,靈活的選擇技術完成設計任務。視覺傳達設計的關注點在美觀、真實、舒適等方面,為了提高信息傳輸的便利性,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程度。在新媒體時代,我國平面設計還處于二維水平,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在未來平面設計將會發展為三維設計和思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人員應該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積極學習行業領域出現的新知識,掌握技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效果。與二維設計不同,三維設計、四維設計擁有鮮明的層次感,該設計也擁有較強的互動性,為各類社會要素提供技術支持。在新媒體技術應用過程中,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推廣受到部分因素干擾,很多設計人員對其掌握程度不足,因此新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普及程度不高。根據社會發展規律,未來視覺傳達設計將成為一種主趨勢,通過三維空間或思維空間,將設計內容直觀、生動的表現出來,擁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設計人員需要考量由新媒體藝術設計隊伍設計的作品,學習作品在設計方面的優點,打開設計人員的眼界,科學的規劃設計方案,科學的應用新媒體技術,創造大量優秀的視覺藝術作品。

(三)視覺傳達設計向動態化發展

在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視覺信息傳遞本身便具備多元化特點,設計工作受到成本與技術的限制,主要以靜態的方式呈現作品,設計人員需要明確視覺傳達設計要求和關鍵點,在多方考量、精心設計下,也可以提高設計水平,讓設計出的產品獲得大眾認可與喜愛。視覺傳達設計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設計方式,在品牌LOGO設計、海報設計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在消費群體審美觀念發生變化的今天,設計人員已經發現傳統靜態作品不能滿足大眾審美需求的實際情況,為了達到企業在官方網頁設計方面的要求,可以使用生動、形象的動態視覺信息,提高作品視覺表現效果。動態浮動的背景圖片、滾動的文字信息,均為該理念的設計形式,為信息傳遞注入活力、增添更多色彩,為大眾推送生動、直觀的信息,便于大眾獲取信息。

三、新媒體對視覺設計的影響

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設計主要以二維形式呈現,此類設計不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感。在傳統媒體設計中,也存在一些看似立體的設計,但是其也從屬于二維設計層面,和其他平面設計的區別僅在空間呈現方面。在新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視覺傳達設計語言得到豐富,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平面設計方式,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逐漸朝三維、四維空間過渡,空間感已經成為視覺設計的關鍵要素。在此期間,全息影像技術被行業人員認可,該技術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張。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使用全息影像技術,在不依靠其他設備與工具的前提下,將信息以三維形式傳播,讓受眾了解相關信息,可以在信息讀取中,在情感方面擁有良好的體驗感。傳統媒體主要為單向傳播的方式,在新媒體環境中視覺傳達設計思路發生變化,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下,改變信息呈現的空間形式,同時雙向傳播信息。傳統媒體視覺方面的設計,設計師一般將自身意圖隱藏在設計中,受眾閱讀信息并通過摸索,從中獲取信息,發現作品的內涵,讀懂設計師的意圖。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意圖過于隱晦,借助作品也可以傳遞信息,但使受眾在信息傳遞中的參與感和體驗感缺失。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下,人機交互設計在視覺設計中的使用程度提高,逐漸發展為主流設計形式。在新媒體時代,設計人員應該了解行業環境發生的變化,確定新媒體技術特點,選擇科學的方式引導傳統媒介順利過渡到新媒體,借助新媒體技術和傳統媒體在設計方面的關鍵元素,提高設計整體水平。新媒體在藝術設計方面,基于技術手段讓受眾獲得互動趣味性體驗,良好的參與到設計活動中,完成信息交流活動。基于新媒體設計理念調整設計內容,可以更好地交流信息,受眾在互動中了解設計師的意圖,通過自我剖析獲得全面、可靠的信息,提高信息傳遞的完整性。很多高校對視覺傳達設計學科教學定位發生改變,視覺傳達設計與新興技術相互結合,以現代技術作為支撐,在設計方面實現虛擬與現實的轉換,設計師通過技術將自身思維投放在虛擬世界,利用新媒介傳輸信息,受眾觀看設計時,可以結合自身經歷分析設計內容,探究設計師投放在設計中的情感,了解設計人員的意圖。

四、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創新

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為了加快各類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速度,需要加大視覺傳達設計的引入力度,保留傳統設計的優點,合理應用技術,突出視覺設計效果。視覺主要分為動態和靜態兩種,在新媒體技術的作用下,推動視覺傳達設計朝動態方向發展,讓受眾在閱覽信息時擁有良好的視覺體驗感。

(一)動態視覺創新

1.動態視覺設計優勢傳統視覺傳達設計為靜態表現方式,難以讓受眾擁有良好的體驗感。視覺傳達設計在新媒體技術不斷優化、創新的過程中,加大對新媒體技術的引入力度,提高信息傳遞效率,為設計工作良好進行提供助力。在新媒體時代中出現不少技術,設計人員按照設計最終想呈現的效果,靈活的引入技術,可以讓受眾通過設計感受到新媒體技術的層次感,從中獲得多元、準確的信息。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引入大量新媒體技術,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形式的立體性與鮮活性,增加受眾對相關信息的印象,達到設計目的。動態視覺傳達設計從受眾體驗需求層面,使用技術手段將視覺、聽覺有機地結合起來,帶給受眾更強烈的體驗,對設計內容產生興趣,自主讀取設計內容。動態設計應該在目標的導向下選擇多媒體技術,科學的組織設計內容,提高其對受眾的吸引力。動態物體與靜態物體相比,前者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因此,在動態傳達設計中,圍繞設計元素進行動態化處理,讓被處理對象擁有突出的視覺呈現感,使受眾觀看信息后,可以快速記憶相關內容。進行視覺設計時,需要在動態化處理階段,考慮到主體情感因素對信息獲取效果形成的影響,選擇一定的方式提高設計內容的趣味性,快速抓住受眾的眼球。2.動態設計表現在視覺設計中對文字、圖形與色彩等設計元素進行動態化處理,提高相關元素在視覺方面的表現效果。文字為設計的主要元素,對其進行動態化處理操作時,需提高文字空間呈現感,同時要保證外形設計,凸顯文字內涵。設計文字時需要將動畫和字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字體動態化設計,讓其擁有良好的美感,可以更好地吸引大眾關注。在動態文本設計方面,需要研究字體在外觀設計方面的利弊得失,設計人員應該將設計關鍵點轉移到受眾體驗感,基于該要點確定文字持續時間、出現方式。基于大眾在閱讀方面的習慣,對各方面要素進行合理的設計,使文字達到聚焦大眾注意力的目的。對圖形進行動態化處理,基于圖形內容和設計效果呈現需求,處理單一幀數的圖片,讓其具備連貫性。動態事物對人的吸引力較大,視覺傳達選擇動態化圖片處理的方式,可以為受眾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文字與圖片動態化處理階段,為了提高文字和圖片配合效果,需要從整體視角調整配色,提高設計內容在視覺方面的呈現效果。

(二)多感官交互體驗創新

在新媒體時代下,受眾在信息閱覽方面的需求逐漸提高,傳統的設計方式已經不合時宜。視覺傳達設計可以提高設計內容的直觀性,吸引大眾目光,增加受眾對設計內容的印象。視覺傳達設計基于受眾對信息接收質量方面的需求,調整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方式,不僅關注人的視覺,也希望設計內容可以通過聽覺與觸覺,讓受眾在信息獲取中擁有良好的體驗感。1.融入聽覺創新視覺傳達設計時,為了強化受眾在信息獲取中的體驗感,可以適當地引入聽覺,從聽覺與視覺兩方面設計內容,使用文字作為補充,在提高信息立體呈現感同時,確保受眾了解設計較為全面的信息,在整個活動中擁有良好的體驗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融入聲音元素,讓受眾通過聽覺和視覺獲得信息,可以提高受眾在信息獲取中的專注度,抵消該階段的疲乏感,可以獲得較為全面的數據。2.融入觸覺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還可以引入觸覺,將觸覺與視覺結合起來,提高人們獲取信息的精準度。基于觸覺與視覺層面進行設計,需要改變以往的設計方式,讓人們通過接觸獲得信息。觸感作為人體獲取信息的一種途徑,在人與事物接觸、互動中,進行信息傳播的操作,加深個人對相關信息的印象。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讓觸覺與視覺交互,使受眾在該階段擁有良好的體驗感。以智能手機為例,人們可以通過屏幕操控,發出指令并得到相應的反饋,從中獲得良好的觸碰體驗。在設計環節,分析受眾在信息獲取方面的需求,實現視覺與其他感官的交互,提高受眾在信息獲取中的體驗感。

五、結語

視覺傳達設計為廣告宣傳常用的手段,在發展中視覺傳達設計演變為一門藝術學科,成為新媒體時代不可缺少的元素。視覺傳達設計涉及的內容較多,為了提高視覺傳達設計效果,設計人員使用大量的新媒體技術表現設計,讓相關作品擁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讓大眾可以舒適、直觀的閱覽視覺信息。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需要轉變視覺傳達設計觀念,積極關注行業領域出現的新技術,創新視覺傳達設計的方式,滿足人們對信息閱覽在感官方面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信息呈現效果。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設計人員應該比較各類技術,基于視覺傳達設計要求和大眾實際需求,調整設計目標,為大眾推送優質的設計作品。

作者:李琳 單位:重慶工信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