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帶動鄉村發展分析

時間:2022-07-07 11:31:00

導語: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帶動鄉村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帶動鄉村發展分析

當前,我國“三農”工作隊伍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大學生勇于創新和嘗試,具備將自身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優勢,面對城市和非農產業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返鄉就業創業,這不僅為其自身發展贏得新的機遇,也為拓展鄉村經濟新的增長極帶來源動力。農業農村部等三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意見》,國家發改委等 14 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依托現有各類園區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的意見》,上述政策均著眼當下,從財政撬動、稅費減免、提升就業服務等多維度為返鄉入鄉創業鋪路架橋,進一步拉動了大學生返鄉入鄉投身鄉村振興。

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帶動了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向鄉村,為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大學生在經過系統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后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加上各地政府在創業支持方面向大學生傾斜,可以說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本身就具備了人才、政策、資金及市場競爭力等優勢。而當前從事農業生產人員的老齡化和空心化趨勢已經嚴重制約農業產業集約化和產業融合發展,同時資金問題也是制約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農業農村有一定了解,且具備專業知識的大學生投身鄉村無疑能為鄉村建設和農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且隨著創業氛圍的日益濃厚,返鄉大學生還能帶動更多投資者或共同創業者走進鄉村,為鄉村發展帶來社會資本支持或人力資源填充。如,近年來福建武平巖前鎮大布村著力打造返鄉入鄉創業園示范點,依托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吸引了一批有專業技能和創業熱情的大學生返鄉創業。其中王穎鵬就是返鄉創業大學生隊伍中的一員,近年來他先后流轉 1.3 hm2村集體土地種植千禧小番茄、辣椒、百香果、西瓜等經濟作物,并參與種子培育、施肥、病蟲害防治、包裝、運輸等多個環節,努力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不僅提升了當地的果蔬種植技術和農業生產效率,還為推動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充分發揮了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還破解了鄉村勞動力流失嚴重的問題。各地為大學生提供了多元互補的創業支持和形式多樣的創業就業服務,這極大調動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地區經濟發展活力,更多大學生回流至鄉村意味著科技、人文、信息等要素將得到進一步拓展,圍繞農業、農村、農民的創業項目也將更豐富。

不論是生態、綠色、高科技的現代農業,還是依托地方優勢資源的鄉村旅游業,在融入特色元素和創新元素的同時都離不開當地村民的參與和支持。村民借助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契機,一方面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變身服務農業的新農民,另一方面讓農作物優質高產,收入倍增成為現實。因此,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搭起的就業平臺、鋪就的振興之路,為鄉村有生力量提供了廣闊天地,農民扎根家鄉的底氣更足了。如,位于重慶市潼南區玉溪鎮青石村的精品采摘果園里,村民正忙著打理果園,游客正興高采烈采摘。每到水果收獲旺季,果園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游客。這個精品果園是西南大學畢業生蔣坤創辦的,大學畢業后蔣坤先是到一處檸檬種植基地一邊工作,一邊積累基地管理、栽培技術、市場營銷等方面經驗,之后便回到家鄉先后共流轉 9.3 hm2土地創辦采摘果園。幾年來,他不僅打破了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與科研單位合作打造了果樹品種基因庫,還帶動了當地 30 余人就業,可謂“錦上添花”。人才支撐是鄉村振興總進程中的關鍵環節,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既能為農業農村發展添活力,也能為農民增收添動力。不論是從鄉村振興宏觀視角來看,還是從大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微觀視角來看,廣大青年學生在鄉村這片廣闊天地中釋放青春能量,點燃創業夢想,肩負時代重任,都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作者:杜保亮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