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區)

時間:2022-05-19 06:19:00

導語: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區)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淮陰質監局認真貫徹區委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市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總部署,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富民強區、實施質量興區戰略,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食品安全監管為重點、以效能建設為抓手,團結奮斗,截止到5月底,已完成61%的目標任務。

一、突破難點工作,積極推進質量興區等工作進程

“質量興區”是我局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我們把實施名牌戰略與服務經濟發展作為與政府的切入點,深入調研,反復匯報,在市局劉局長帶領下,去泰州學習取經后,又先后去鹽城、灌南等局學習取經后,立即搭建質量興區辦公室班子,抽調三位同志專司該項工作,并且做到三到位,即:經費到位、裝備到位、責任到位。區政府于4月28日召開了全區鄉鎮、部門及大中型企業質量興區推進會,4月30日又召開質量興區聯絡員會議,對有關工作進行了部署。目前,政府——部門——鄉鎮——大中型企業網絡已基本健立;工作思路基本理清,目標任務基本明確、責任基本到位。各單位、各部門都簽定了目標責任狀。

電子監管網入網、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名牌創建等工作,我局多次組織對企業開展有關培訓,專門邀請了南京丁香花科技公司、省信達誠質量技術管理咨詢公司等多名專家來淮講課,就有關問題進行集中講解,500余家企業的負責人參加聽課,現場咨詢踴躍,專家現場講解回答問題3個多小時。截至目前,我局電子監管已入網81個企業共97個產品、16個市名牌已進入評審階段,超額完成市局目標、圓滿完成區政府工作目標。另質量誠信目標超額完成、市質量獎申報順利完成。名牌推進工作上升為政府層面,黨委政府近期已出臺名牌建設等項工作的獎勵措施,獎勵面涵蓋品牌創建、ISO9000.認證、質量興區等多項工作。

二、狠抓重點工作,強化行政執法有效性

一是把食品安全責任制、打假責任制、安全監察責任制和源頭監管責任制四者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定人、定責、定片。二是行政執法工作以專項整治為基礎,全面展開。截至目前,接收市局移交案11起,處理舉報投訴27起,查處萬元以上大案19起,查獲違法貨值40萬元,電線電纜、低壓電器、配電柜、掛面、食品包裝袋、建筑工地鋼筋(水泥)等多個專項整治工作接連展開,尤其對區在建重點工程原材料質量的把關監督工作,更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是強化大要案件聯動機制,與公安、工商等部門緊密聯系;重特大案件互相配合到位,案件查處順利,有效促進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為一些大要案件的查處工作提供了保證。上半年,我們僅查處3萬元以上的大案6件、5萬元以上大案1件。

三、突出創新亮點,力求業務工作高效、便捷

開發全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網絡信息系統,將現有業務工作進行整合,實現質監部門各項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便捷化,也是我們今年的一個工作亮點。我們重點繪制了:淮陰區標準、計量企業總體動態圖;淮陰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總體動態圖;淮陰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總體動態圖;淮陰區食品安全質量監管警示圖;淮陰區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總體動態圖;淮陰區3C認證企業總體動態圖;淮陰區品牌建設、質量信譽企業總體動態圖;淮陰區體系認證企業總體動態圖;淮陰區產品質量監管警示圖。徹底解決生產企業多、分布散、信息量大、動性強的特點,實現對生產企業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管理的科學化、快捷化。目前,九個動態圖已請專業公司研制出,各項業務參數正在緊張的錄入之中。

存在問題:

1.行風、政風、機關作風建設仍需進一步強化。我局雖連續2年取得區目標考核和軟環境先進集體2項榮譽稱號。但今年由于區里對垂管部門政策調整,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的“爭先”帶來影響。因此,保證我們上述工作不出錯是前提,同時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力度,才能保證在地方的爭先、進位。

2.執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盡管我們沒有“兩錯”案件,但我們仍不同程度的存在處罰不到位等情況。

3.聯辦案件操作難有待解決。隨著新財務制度實行,財務帳戶相對獨立,過去延續多年的罰沒款分成難以操作。不解決這個問題,很多稽查工作的開展將受到影響。

下一步打算:

一是圍繞一個中心。即以“質量興區”工作。逐步推進落實為中心,加快督查,確保工作進度,并擬在6月下旬召開全區質量興區工作第二階段工作會議,對照驗收目錄進行逐家部署,確保驗收細則中逐條逐項工作一一落實到位。

二是突出兩個重點。即食品、特種設備安全。尤其是奧運在即,奧運安“保”工作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除局內加強人員值班、強化防范外,進行預案演練。食品、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仍將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鄉鎮一塊由于人員有限,一定程度上的監管真空仍然存在。因此,在食品安全方面:要進一步加大打擊食品生產加工中違法行為的力度;特種設備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動態監管圖,加大現場監察頻度和力度,全面提高各類在用設備的定期檢驗率。從嚴監管,努力提高食品和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效能。

三是要強化三個基礎。即:標準化、計量、質量技術基礎工作。以服務為抓手、以幫助完善為前提,力爭在做大做強企業上有新舉措。